- 年份
- 2024(9572)
- 2023(13514)
- 2022(10855)
- 2021(9886)
- 2020(7845)
- 2019(17975)
- 2018(17569)
- 2017(33650)
- 2016(18082)
- 2015(20197)
- 2014(20096)
- 2013(19882)
- 2012(18422)
- 2011(16317)
- 2010(16823)
- 2009(15731)
- 2008(16107)
- 2007(14680)
- 2006(13374)
- 2005(12819)
- 学科
- 济(89104)
- 经济(89012)
- 业(85113)
- 企(77883)
- 企业(77883)
- 管理(71161)
- 方法(32765)
- 业经(31489)
- 财(28335)
- 农(27426)
- 中国(24983)
- 数学(24225)
- 数学方法(24079)
- 务(22365)
- 财务(22337)
- 财务管理(22318)
- 企业财务(21291)
- 地方(20736)
- 农业(20068)
- 技术(18994)
- 制(18173)
- 理论(17024)
- 和(15777)
- 策(15344)
- 划(15092)
- 融(14657)
- 金融(14657)
- 银(14517)
- 银行(14506)
- 行(14038)
- 机构
- 学院(265621)
- 大学(258681)
- 济(116129)
- 经济(113959)
- 管理(108701)
- 理学(90994)
- 理学院(90166)
- 管理学(89271)
- 管理学院(88762)
- 研究(85473)
- 中国(70897)
- 财(56400)
- 京(55130)
- 科学(46361)
- 财经(43743)
- 江(43227)
- 所(41831)
- 农(40906)
- 中心(40275)
- 经(39527)
- 研究所(36717)
- 北京(35322)
- 州(34995)
- 经济学(34602)
- 业大(33718)
- 范(32178)
- 财经大学(31992)
- 师范(31881)
- 农业(31465)
- 经济学院(31091)
- 基金
- 项目(162389)
- 科学(130356)
- 研究(126049)
- 基金(117277)
- 家(99138)
- 国家(98165)
- 科学基金(87269)
- 社会(81912)
- 社会科(77805)
- 社会科学(77787)
- 省(65665)
- 基金项目(61488)
- 教育(57392)
- 自然(53155)
- 编号(52518)
- 划(52455)
- 自然科(51974)
- 自然科学(51966)
- 自然科学基金(51145)
- 资助(47018)
- 成果(42244)
- 发(39714)
- 创(37273)
- 业(36567)
- 重点(35920)
- 课题(35682)
- 部(35596)
- 国家社会(33938)
- 创新(33840)
- 发展(32970)
- 期刊
- 济(141083)
- 经济(141083)
- 研究(83422)
- 中国(59564)
- 财(48525)
- 管理(47233)
- 农(39016)
- 科学(32411)
- 融(31454)
- 金融(31454)
- 学报(31280)
- 教育(30581)
- 技术(27711)
- 农业(26906)
- 业经(25802)
- 大学(25013)
- 学学(23216)
- 财经(23143)
- 经济研究(21847)
- 经(20032)
- 问题(17792)
- 业(16916)
- 技术经济(16066)
- 图书(14071)
- 商业(13944)
- 贸(13829)
- 财会(13785)
- 现代(13756)
- 世界(13723)
- 经济管理(12927)
共检索到427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倩 刘娅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作为企业ESG生态圈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投融资活动影响企业ESG实践的资本投入与外部监管,其中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咨询、预警、启发等效应对企业ESG实践的强化效果显著。本文首先解析高质量发展的“质”态体现以及企业ESG实践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然后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对企业ESG实践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信息全面性的提升能有效改善企业信息环境,降低外部投资者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压力;资本市场信息质量越高,越能传递出包含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多维度资讯,引导外部投资者在对企业潜力与优势进行判断时关注动力源、创新力、社会融入度与社会认可;资本市场信息传递效率会通过股价信息含量和股价延迟度,影响企业信息透明度,更清晰地反映管理者行为,形成有效外部监督,促使企业在环境、社会与治理方面积极作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艳芳 蒋瑜峰
本文探讨了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根源,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分析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在资本市场上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振
<正>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04年1月《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5月《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国九条”之后,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被业界称为新“国九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正>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1月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2014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由国务院层面颁布的第三个有关资本市场的文件。由于这三个文件都是提出了九条意见,因此都被称为“国九条”。而2024年4月发布的这份意见,顺理成章地被称为新“国九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东方证券“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 邵宇 张鹏 苗子清 党印
<正>量化投资的目的是赚取经过风险调整的高收益,由于其策略优、工具强、规模大,客观上改变了资本市场生态,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量化投资的发展历程在传统投资中,投资者分析宏观经济和市场行情,寻找优质公司,虽能获得较好的收益,然而处理信息有限、受认知偏差影响较大、风控手段薄弱等影响投资收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刘梦伟 张秋月
研究目标: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基于2006~2019年31个省份及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从区域上看,金融科技对各地区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促进效应表现为西部最强,中部其次,东部最弱;从行业上看,金融科技对非富余产能行业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提升作用强于富余产能行业。机制分析发现,微观层面信息效应、中观层面补助效应和宏观层面关注效应分别是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将金融科技发展与资本市场稳定纳入同一个研究分析框架中;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揭开了金融科技发展如何影响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可能机制。研究价值:对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引导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亚瑟·莱维特 李为 水东流
过去的六十多年中,我们的市场一直是透明度与真实性的楷模,这主要归功于公司管理层、财务分析师、会计和法律界人士的专业精神。然而,我要警示大家:趁着道德的灰色地带的阴影还未加重、不良影响还未扩大时,我们应及时警惕,将阳光投射其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峥嵘
本文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全面解读和深入分析,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提出资本市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改革取向,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突破口,有必要坚持市场导向,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市场约束;严厉查处和惩治各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以解决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宁 王科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施背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而展开对微观经济主体运营转型升级的探讨,将人民幸福感获取纳入经济发展质量范畴,引入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ESG实践的动机与诉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首要目的的企业运营生产转型升级,将促使各经济主体在治理理念与方式方法上趋于一致,全社会对于环境的关注、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与重视将促进企业ESG实践。第二,出于自利性,企业也将因为争取和享有更大的科技红利、数字红利而促进自身ESG实践与表现。第三,与国家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基本认知,将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造性、前瞻性实践,使生产运营的方向更符合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继而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可。未来可基于制度建设从政府层面完善引领措施,基于战略规划从企业层面加大绿色研发创新,基于社会责任从员工层面提高个体满意度,共同推进企业ESG实践的有序、充分、能动开展,积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峥嵘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和行动纲领,为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科学指明了未来的根本方向和战略任务,也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长久、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红波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与企业非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三者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与企业非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与企业非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显著增强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与企业非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浩宇
本文以2009—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沪深港通实施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企业ESG表现明显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境内长期价值型机构投资者增持和提高资本市场关注度等三条路径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较高、政府与市场关系较好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效应更显著;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上述效应有所减弱。此外,资本市场开放在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绩效和企业商业信用获取能力。本文拓展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及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向纵深发展亦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睿智 霍雨佳 张玉明
数字化转型是提高资本市场获取信息效率并改善企业实体投资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能够显著抑制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投资水平,这种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提高企业与资本市场间信息对称性得以实现,包含向资本市场传递企业内部竞争优势信息以及提高分析师关注度两条途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在宏观调控效能较高的地区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年份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快完善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环境,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效能的发挥;企业应重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价值,提高与资本市场间的信息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