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9)
2023(9675)
2022(8220)
2021(7505)
2020(6584)
2019(15099)
2018(14726)
2017(29557)
2016(16183)
2015(18278)
2014(18483)
2013(18625)
2012(17594)
2011(15956)
2010(16474)
2009(15845)
2008(15377)
2007(13921)
2006(11695)
2005(10803)
作者
(49336)
(41448)
(41233)
(39493)
(26466)
(20017)
(18928)
(15999)
(15374)
(14771)
(14105)
(13998)
(13179)
(13129)
(13123)
(12908)
(12636)
(12231)
(12102)
(11848)
(10329)
(10217)
(10214)
(9431)
(9390)
(9305)
(9294)
(9027)
(8384)
(8382)
学科
(69860)
经济(69798)
(47449)
管理(46346)
(39185)
企业(39185)
方法(35400)
数学(31347)
数学方法(31086)
(20420)
(17564)
(16831)
中国(16739)
(14253)
财务(14235)
(14227)
财务管理(14209)
企业财务(13628)
(13371)
贸易(13365)
业经(13332)
(13142)
金融(13140)
(12954)
(12547)
银行(12520)
(11895)
农业(11367)
地方(11173)
理论(10740)
机构
大学(244749)
学院(242127)
(101735)
经济(99617)
管理(91230)
研究(83315)
理学(78402)
理学院(77499)
管理学(76157)
管理学院(75697)
中国(64555)
科学(51274)
(51098)
(48758)
(43780)
(43720)
研究所(39700)
财经(39231)
中心(38510)
业大(36841)
(36277)
(35685)
农业(34660)
经济学(32686)
北京(32037)
(30915)
师范(30579)
经济学院(29723)
财经大学(29434)
(29419)
基金
项目(158677)
科学(124756)
基金(117382)
研究(111855)
(103547)
国家(102755)
科学基金(87022)
社会(71459)
社会科(67712)
社会科学(67691)
基金项目(62116)
(60282)
自然(57700)
自然科(56313)
自然科学(56293)
自然科学基金(55359)
(51999)
教育(51923)
资助(48646)
编号(44160)
成果(36419)
重点(36410)
(36282)
(33295)
(32463)
科研(31321)
教育部(30917)
创新(30321)
(30321)
课题(30225)
期刊
(108100)
经济(108100)
研究(70138)
中国(43736)
学报(41651)
(40264)
(37885)
科学(37272)
管理(31541)
大学(30782)
学学(29312)
(25992)
金融(25992)
农业(24915)
教育(21244)
财经(20943)
技术(18780)
经济研究(18041)
(17917)
业经(16674)
问题(14801)
(14230)
(12584)
(12279)
技术经济(12278)
理论(11930)
统计(11578)
商业(11514)
实践(10650)
(10650)
共检索到355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跃  
高频交易作为资本市场中证券交易领域内信息技术的结晶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如今在欧美资本市场之地位可谓举足轻重。然而,高频交易在我国方兴未艾。文章以欧美经验为基础,着重论述高频交易所具备的高频、高速和自动化运行等特征,并阐明了高频交易在改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提高流动性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剖析了与高频交易相伴而生的诸多风险与危害性。文章认为高频交易在我国的发展应遵从其自身规律,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以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监管政策,形成针对高频交易的有效监管体系,从而为其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跃  
高频交易作为资本市场中证券交易领域内信息技术的结晶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如今在欧美资本市场之地位可谓举足轻重。然而,高频交易在我国方兴未艾。文章以欧美经验为基础,着重论述高频交易所具备的高频、高速和自动化运行等特征,并阐明了高频交易在改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提高流动性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剖析了与高频交易相伴而生的诸多风险与危害性。文章认为高频交易在我国的发展应遵从其自身规律,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以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监管政策,形成针对高频交易的有效监管体系,从而为其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良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世清  涂慧萍  
根据"林木市场成熟"的概念,确定"林木市场成熟龄"的关键是要准确预测"目的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何时"达到最大"!通过对《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的提出与探讨》一书中的"林木市场成熟"概念、计算模型、所有"模拟案例"和"应用实证"分析来看,该书没有探讨预测理论与方法,更没有预测"目的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论述的却是森林经营内部收益率达到最高时的年龄!由此可见,"林木市场成熟理论"计算方法所确定的"林木市场成熟龄"与其内涵是不一致的。通过进一步分析,指出:"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既不利于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提供多种林产品的作用,又会导致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陷入无序和混乱状态。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单克强  
居民住房是必需的生活资料,非资本性是住房与工业和商业用房的本质区别。住房资本化是指将住房由作为自住保障的消费品转为投资品,并通过资本的杠杆融资而将风险因素注入住房市场。提出住房资本化的概念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更为科学地研究住房市场运行和调节问题,为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的本源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第一,住房资本化不是住房市场化的必然选择。要摒弃资本思维和资本崇拜观,坚定地推动住房市场去资本化,对住房的非自住性投资设置更为严格的融资限制,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属性。第二,住房资本泡沫长期化对实体经济危害很大。要积极推进住房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持续去泡沫促进住房价值回归,把资本从住房投资暴利中释放出来,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第三,当前住房市场有效需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由于我国住房需求系统输入方缺乏有效控制、而输出方缺乏负反馈的约束,因此,要对住房投资需求提前进行控制,尽快出台具有负反馈效应的政策措施。第四,对资本缺乏约束必将导致住房由资本定价。所以,决不能由资本主导住房的供求,要促进个人居民住房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由资本定价向成本定价回归,扭转资本与劳动在价值分配中的位置,促进价值分配和社会财富向劳动倾斜,从而为激发劳动积极性和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钢  
法益概念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实证主义的法益概念未能揭示犯罪的本质,不宜采纳。从前实定的法益概念出发,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故应基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法益进行定义。将法益界定为社会利益、文化价值、道德秩序或宪法价值的见解以及我国传统的社会关系说均不能妥当阐释"社会危害"的内涵。根据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危害性是指社会系统的失效,而刑法的任务正是在于通过保护法益维持社会系统的存续。与此相应,法益应当是指社会共同生活的必要外在条件。社会危害性理论有助于实现法益概念的刑事政策机能,但无法替代法益概念的解释论机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夏南新  
一、走私对我国经济危害性的定性分析走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经济犯罪活动,它严重侵害了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走私不但偷逃大量国家税款,而且还扰乱正常的进出口秩序,冲击国内市场,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严重影响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由于走私商品大量充斥国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红  
2002年8月13日,印度针对中国出口的工业用缝纫机针,启动了全球第一起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调查。随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最近势头更加猛烈。日本、美国、欧盟、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制定或修订了相关的国内法,以备在必要时采取特别保障措施。近期,波兰、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做出决定,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的频繁实施,已越来越显示出“团伙化”迹象,中国纺织品出口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本文就中国“入世”后遭遇的这个“阻击手”——特别保障措施条款产生的背景、不公正性、对中国及实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曙光  
“信贷集中”的口号是建国初期从苏联搬过来的。长期以来形成我们银行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曾经一再强调,一切信贷必须集中于银行,对于其他各种信用形式一律加以排斥,它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给我国信贷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近一、两年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信贷集中”的口号似乎提得少了一些,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视为禁区。为了明辩是非,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粗浅的剖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从结构和功能上看,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都处在不正常状态。这种不正常状态最根本的制度性原因是股权的流动性分裂。从现实看,股权流动性分裂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八大危害,从而严重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机制,客观上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为此,要使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坚实、平等的制度基础,要使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惟一的出路是必须进行股权的流动性变革,以形成一个利益机制一致的股权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来友  陈稳健  陈丽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连优  
浅议「超常规」施工的危害性叶连优近年来在建安施工领域出现所谓“超常规”施工的倾向,其弊病较多,危害匪浅。本文从几个方面以社会的有关案例和体会阐述了它的危害性。国家工期定额,是指导建安施工企业控制施工工期的重要依据。它是几十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多次测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