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7)
- 2023(12382)
- 2022(10180)
- 2021(9445)
- 2020(8198)
- 2019(18339)
- 2018(18427)
- 2017(36478)
- 2016(19869)
- 2015(22649)
- 2014(22992)
- 2013(22651)
- 2012(21333)
- 2011(18953)
- 2010(19458)
- 2009(18727)
- 2008(19225)
- 2007(17803)
- 2006(15837)
- 2005(14649)
- 学科
- 济(94100)
- 经济(93981)
- 业(88117)
- 企(79604)
- 企业(79604)
- 管理(75245)
- 方法(44249)
- 数学(35672)
- 数学方法(35426)
- 财(31968)
- 业经(29314)
- 农(29235)
- 中国(24767)
- 制(23084)
- 务(23053)
- 财务(23022)
- 财务管理(22989)
- 企业财务(21862)
- 农业(20092)
- 技术(18171)
- 体(17676)
- 贸(17008)
- 贸易(16996)
- 理论(16665)
- 银(16658)
- 银行(16638)
- 策(16625)
- 易(16513)
- 融(16080)
- 金融(16073)
- 机构
- 学院(300668)
- 大学(297086)
- 济(133023)
- 经济(130504)
- 管理(120329)
- 理学(102136)
- 理学院(101211)
- 管理学(99967)
- 管理学院(99412)
- 研究(93586)
- 中国(78824)
- 财(67506)
- 京(62270)
- 财经(52875)
- 科学(50914)
- 经(47899)
- 农(47742)
- 所(46848)
- 江(46651)
- 中心(43479)
- 经济学(41485)
- 研究所(41113)
- 北京(39522)
- 业大(39435)
- 财经大学(38956)
- 经济学院(37656)
- 农业(37567)
- 州(36859)
- 商学(34882)
- 商学院(34585)
- 基金
- 项目(181381)
- 科学(144453)
- 研究(137329)
- 基金(133589)
- 家(113218)
- 国家(112163)
- 科学基金(98110)
- 社会(89622)
- 社会科(84941)
- 社会科学(84922)
- 省(70354)
- 基金项目(69483)
- 教育(63429)
- 自然(60751)
- 自然科(59390)
- 自然科学(59375)
- 自然科学基金(58403)
- 划(57625)
- 资助(55947)
- 编号(55821)
- 成果(45929)
- 部(41992)
- 创(40314)
- 重点(39508)
- 业(39216)
- 发(38411)
- 课题(37980)
- 国家社会(37148)
- 教育部(36908)
- 创新(36833)
- 期刊
- 济(154472)
- 经济(154472)
- 研究(93237)
- 中国(58933)
- 财(56549)
- 管理(50782)
- 农(44768)
- 学报(39704)
- 科学(38178)
- 融(35914)
- 金融(35914)
- 大学(31798)
- 农业(30207)
- 学学(30163)
- 财经(28721)
- 教育(28656)
- 技术(27608)
- 业经(26600)
- 经(24748)
- 经济研究(24606)
- 问题(20624)
- 贸(18171)
- 业(17835)
- 技术经济(17668)
- 商业(16009)
- 国际(15393)
- 世界(15197)
- 理论(14955)
- 现代(14889)
- 统计(14825)
共检索到46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木之 李丹
我们实证了检验资本市场关注的媒体公关中"IPO有偿沉默"现象。在采用多种方法度量媒体公关费用之后,我们发现拟上市公司媒体公关费用越高,被曝光的负面新闻越少,且这种关系在2012年关于要求拟上市企业提前预披露时点之后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公关费用和负面新闻的负向关系在来自全国性媒体(相对于地方性媒体)、市场化媒体(相对于国有体制内媒体)的报道中显著性更强;民企相比国企更可能通过媒体公关抑制负面报道。最后我们发现,拟上市公司媒体公关费用与其上市速度显著正相关,但也与IPO"业绩变脸"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公司媒体公关严重影响了媒体客观独立的职业操守,并且干扰了资本市场的上市秩序,影响资本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京 罗福凯
基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十二五"时期扩大科技创新的制度背景,构建理论模型以分析异质要素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沪深两市2008-2013年度A股企业样本数据探讨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考察了技术资本与知识资本配置结构如何影响企业成长,进而验证了当前市场环境下二者对企业成长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均衡配置有利于企业成长;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具有协同和均衡效应,二者应共同投资且在要素资本结构中的比重不能差距过大。以企业当前发展状况而言,技术资本对企业成长的贡献比知识资本更大,该研究为我国企业成长和优化要素资本配置结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永强 陈欢
金融危机冲击下,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会发生怎样的调整与变化?内外部资本市场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了外部冲击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常态经济运行环境下,企业集团通过活跃的内部资本市场来缓解融资约束,但金融危机爆发后,内部资本市场的这种作用消失了;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内部资本市场被外部债务市场所替代。此外,危机爆发前,虽然系族总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了"交叉补贴",但其并非在系族内"挑选胜者",而更多地考虑企业的投资机会在行业中的相对水平。
关键词:
金融危机冲击 内部资本市场 机制变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辛莹莹 徐培哲
本文以"沪港通"政策实施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DID)的方法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后,相比于没有进入"沪港通"标的股的企业,"沪港通"标的股企业有更高的投资效率。进一步检验其作用机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带来的资本市场开放可以通过监督效应来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同时资本市场开放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即"沪港通"政策实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
关键词:
“沪港通”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姝 赵颖 童婧
本文以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为出发点,以权益资本成本为落脚点,探讨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且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首次披露"效应;但是对于同样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而言,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高低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于社会责任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也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投资者普遍认为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传递的是一个有利的信号,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普遍较低,这些报告给投资者传递的信号并没能降低他们对企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权益资本成本 首次披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璇 乔贵涛 刘金芹
审计质量传染效应会对聘用共同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系统性影响,进而系统影响财务报告中关于公司特质性信息的反映程度,最终影响聘用共同审计师的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以2008~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和签字注册会计师层面研究聘用共同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股价同步性高的上市公司聘用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其股价同步性也系统性偏高,而且这种现象存在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和复核合伙人层面;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业专长有助于抑制上述现象的发生。研究结论对于审计质量改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以及投资者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建明
本文利用我国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之前的公司样本,从会计独董对不利审计意见规避的角度来验证会计独董是否影响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治理效率。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并配备具有会计专长的独立董事,更趋于积极规避不利审计意见。而且,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所聘会计独董的背景不同,其在规避不利审计意见上存在显著的行为差异,因而总体上我国审计委员会具有治理有效性和治理效率的差异性等特点。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会计独董 公司治理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剑华 尹红华 刘明 郝颖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有利于提升集团资本配置效率的理论阐释,以2013~2018年电力能源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产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两方面出发测度上市公司资金管理绩效水平,实证考察财务资源集中管理对企业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并立足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多元化程度差异,探究财务资源集中对资金管理绩效的异化效应。研究表明:相较于未执行财务资源集中管理的企业而言,执行财务资源集中管理的企业资金管理绩效水平显著较高;财务资源集中管理对企业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在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时更为显著。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财务资源集中管理通过增强上市公司的产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了经营绩效水平。该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优化、推进财务资源集中管控、提升资金管理绩效水平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仲兵 王攀娜
利用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启动卖空机制的准自然实验,本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得到,放松卖空管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具体来看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缓解投资不足;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面临市场卖空压力更大样本,放松卖空管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得到,放松卖空管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正向价值效应。研究发现卖空机制通过股价压力传导增加了大股东监管管理层的动机,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本文对于理解放松卖空管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具有意义,所得结论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了解和评价中国放松卖空管制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
放松卖空管制 投资效率 卖空压力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竹 张欣
使用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所有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以及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和信息透明度这两种机制在其中发挥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企业的研发投入越少,说明会计稳健性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基于所有权性质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会计稳健性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更强,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和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够缓解会计稳健性对研发投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会计稳健性在企业投资活动中的影响及降低会计稳健性对研发投资的负面作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小林 徐庆美 司登奎 吕学梁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那么在当前我国正面临投资结构"脱实向虚"的情况下,金融开放除了具有"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之外,对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否具有"纠偏"作用呢?文章以2010-201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标志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结构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1)"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引导企业投资结构从偏重金融资产投资转向实体投资,且该效应在高融资约束、高成长性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凸显。(2)在作用渠道上,"沪深港通"交易制度通过融资成本渠道和资产收益率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缩小了实体投资收益率与金融投资收益率的差距,对企业投资结构"脱实向虚"产生了"纠偏"作用,从而最终促使企业投资结构偏向实体投资。(3)"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也会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价值的提升。文章为揭示我国持续扩大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以引导经济"脱虚入实"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2003—2014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数据,检验了新兴资本市场中分析师的关注是否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分别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对企业做出盈利预测的分析师人数衡量企业创新和分析师关注,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的关注程度越高,企业后期专利产出越多。同时,相对于其他企业,声誉高的分析师所关注的企业创新产出更多。此外,分析师的关注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创新。以上结果表明,在中国,分析师的关注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分析师关注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政府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中介市场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罡 朱卫东 张子余
文章利用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企业寻租与地方政府补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补助越少,而且企业寻租有助于其获得政府补助;(2)区分不同所有制企业后,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助越多,而对非国有企业的补助则越少,说明在政府补助方面存在所有制歧视,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营造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财政分权 政治关联 寻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委托代理关系与现金持有水平——来自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
基于五因子模型的中国资本市场定价异象——来自流通企业的经验证据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股权融资——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开放与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来自“沪深港通”的经验证据
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商业信用提供吗?——来自中国A股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投资结构偏向——来自“沪深港通”的经验证据
女性高管、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企业商业信用水平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