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7)
- 2023(11547)
- 2022(9587)
- 2021(8950)
- 2020(7506)
- 2019(16895)
- 2018(16294)
- 2017(32012)
- 2016(17355)
- 2015(19139)
- 2014(19404)
- 2013(18751)
- 2012(17525)
- 2011(15600)
- 2010(16072)
- 2009(15431)
- 2008(14759)
- 2007(13658)
- 2006(12230)
- 2005(11463)
- 学科
- 济(65266)
- 经济(65195)
- 业(53795)
- 管理(53024)
- 企(43695)
- 企业(43695)
- 融(29757)
- 金融(29750)
- 银(28769)
- 银行(28755)
- 行(27741)
- 中国(27294)
- 方法(27131)
- 财(26737)
- 数学(24327)
- 数学方法(24076)
- 制(21581)
- 农(19181)
- 贸(18370)
- 贸易(18355)
- 易(18039)
- 务(17434)
- 财务(17389)
- 财务管理(17352)
- 企业财务(16579)
- 业经(14403)
- 地方(13713)
- 体(13656)
- 策(12680)
- 出(12361)
- 机构
- 学院(236705)
- 大学(234800)
- 济(105376)
- 经济(103005)
- 管理(90098)
- 研究(79424)
- 理学(74859)
- 中国(74380)
- 理学院(74170)
- 管理学(73108)
- 管理学院(72658)
- 财(58186)
- 京(49009)
- 财经(43930)
- 科学(41907)
- 中心(39971)
- 经(39888)
- 所(39115)
- 江(37757)
- 农(36289)
- 研究所(34413)
- 经济学(34102)
- 财经大学(32783)
- 北京(31403)
- 经济学院(30834)
- 融(30615)
- 州(30242)
- 银(30172)
- 金融(30094)
- 业大(29613)
- 基金
- 项目(145795)
- 科学(115040)
- 研究(110704)
- 基金(106743)
- 家(90838)
- 国家(90030)
- 科学基金(77827)
- 社会(71267)
- 社会科(67653)
- 社会科学(67639)
- 省(56133)
- 基金项目(54371)
- 教育(50834)
- 自然(48169)
- 自然科(47119)
- 自然科学(47106)
- 划(46637)
- 自然科学基金(46303)
- 资助(46180)
- 编号(45261)
- 成果(38463)
- 部(33436)
- 重点(32516)
- 课题(31862)
- 发(30920)
- 创(30498)
- 性(30160)
- 国家社会(29557)
- 教育部(29395)
- 制(28891)
- 期刊
- 济(118653)
- 经济(118653)
- 研究(80922)
- 中国(52501)
- 融(50042)
- 金融(50042)
- 财(47307)
- 管理(34603)
- 农(33266)
- 学报(31630)
- 科学(28903)
- 大学(25353)
- 学学(24076)
- 教育(23315)
- 财经(23129)
- 农业(21068)
- 经济研究(20272)
- 经(19675)
- 技术(19662)
- 业经(17932)
- 贸(15519)
- 问题(15184)
- 国际(14344)
- 理论(13439)
- 实践(11958)
- 践(11958)
- 财会(11390)
- 统计(11182)
- 世界(11178)
- 技术经济(11079)
共检索到388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敬群 王浩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为有效监测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金融风险溢出,本文通过TVP-VAR模型测度了金融风险动态溢出指数和吸收指数,利用有向网络拓扑结构考察金融风险主要溢出路径和特殊时期演变规律,再基于TVP-FAVAR模型实证研究宏观政策的金融风险溢出调控效果。研究表明,(1)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在2015年后增强,各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风险溢出效应呈非线性。(2)在金融系统内,“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是主要的风险溢出路径,且次贷危机时期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尤其是股票市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时期的风险溢出路径更为复杂。(3)从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看,次贷危机期间,提高货币市场利率、降低货币增速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风险溢出的调控效果更显著,而疫情期间,财政政策和外汇干预政策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上述结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李明琢 董兵兵
我国推出债务置换政策致力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但关于该政策能否有效化解风险以及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探索如何防范与化解债务置换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债务置换政策尽管能够缓解地方政府的短期违约风险,但是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的副作用。其副作用来源于两种渠道:流动性渠道和违约转移渠道,债务置换设计中应该充分关注这两种渠道的副作用。本文还发现,搭配货币政策或宏观审慎政策可以缓解债务置换副作用,相比之下宏观审慎政策更加有效。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债务置换政策的成功,本文建议实施“债务置换+宏观审慎”的政策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哲希 韩少华
宏观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稳定"。以此为标准,本报告对2018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就经济稳定而言,虽然经济增速完成了预期目标,但是应看到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较为疲软。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宏观政策在稳定经济尤其是稳定总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就金融稳定而言,2018年防控金融风险取得一定成效,流动性风险与不当的金融创新风险有所缓解,结构性去杠杆也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房地产泡沫、高债务与信用违约等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防范。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宏观政策 经济稳定 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刘雅丽
2003年底以来,随着基金公司产品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s,MMF)开始在我国出现,并获得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但是依据其在美国的发展经历,货币市场基金会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本文试图从货币层次、信贷政策、加息等三方面分析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操作经验,为改进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欧元区宏观政策溢出效应的评估对于保障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尤其重要,对此,本文通过构建溢出效应理论分析框架,并且结合美国、英国、欧元区、中国和日本五个系统重要性经济体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各系统重要性经济体与欧元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联系,欧元区宏观政策产生不同的溢出效应。促进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扩张性宏观政策的实施,将促使欧元区对与其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美英等国产生负向溢出效应。而中国与欧元区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而具有互补性,欧元区扩张性宏观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欧元区自金融危机以来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及债务危机后滋生的内生性财政整顿需求,促使欧元区宏观政策溢出效应呈现复杂...
关键词:
宏观政策 溢出效应 系统重要性经济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文章首先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并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的角度分析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论述了当前经济秩序混乱对宏观调控政策调控力度的抑制作用 ,最后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两条基本途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宗新 黄梓健
本文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四个市场选取指标构建资本市场压力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从时域和频域视角考察风险在四个子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资本市场压力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样本区间内的重大风险事件;极端冲击将导致风险溢出水平上升,各子市场在风险传递中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根据风险溢出的大小、方向和长短期结构,能够对风险动态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进行有效判别。本文的研究对完善资本市场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慧青 王健康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与土地政策在不同时期均对住房体系发挥了作用。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对比分析,说明市场化工具对商品房建设存在较强作用,并表现为逆风向调控的特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关键决定因素为政府政策目标,三类住房产品间并不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商品房市场的成交萎缩长期存在,必然通过财政收入影响到其他二类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为保证"十二五"期间住房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策工具须从土地供应环节入手,加强税收调控,灵活运用利率工具。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住房供应 商品房 廉租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现在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当代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将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如果制度和技术等创新力不足,在低效率下形成的高速增长会拉动各类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使总量失衡进入"滞胀"状态。我国现阶段的总量失衡的调控也必须防止"滞胀"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指出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较长时期的通胀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并提出了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衡 中等收入 宏观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小亮 刘玲君 陈彦斌
近十余年来,为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中央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了“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跨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等多项重要宏观调控创新举措。这些创新举措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不过,由于缺少整体逻辑,各项宏观调控创新举措往往各行其是,在调控目标、政策力度、调控期限等方面可能存在潜在矛盾,最终有可能削弱宏观调控的整体效率。提高宏观调控效率,需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各项创新举措统筹起来,进而提炼并明确各项创新举措的整体逻辑。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框架通过重构政策目标体系、准确设计政策力度和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能够有效化解各类创新举措之间的潜在矛盾,从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源芳 袁秀文 籍生亮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Beta系数的单指数模型,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对资本市场Beta系数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检验了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规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导致了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改变,Beta系数具有明显的跨期时变特征,互联网金融对资本市场风险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同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强的获取客户和流量能力,客户黏性高,能够对传统银行资产和负债等业务构成较大冲击,但由于大银行比中小银行具有更高的风控能力和资产定价能力,因此大银行受到的冲击要明显小于中小银行,这为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安全防线及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方意 和文佳 荆中博
本文结合条件在险价值方法、事件分析法以及正交分解法构建一揽子模型,量化分析在外部冲击下实体经济内部及其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在外部冲击发生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自身风险以及两者间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加,且与冲击直接关联部门的风险溢出增幅最大。其次,渠道分解显示,相比外部冲击的直接影响,风险溢出对实体经济和各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强,甚至导致部分部门风险反复上升。最后,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存在风险溢出闭环,即外部冲击通过实体经济将风险依次传导至股票、货币及债券市场,而债券市场风险又会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溢出。本文为正确认识外部冲击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全面影响、协调解决经济稳增长与金融防风险问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险溢出 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外部冲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陈小亮
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有进,但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从而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本报告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政策空间”“预期管理”“政策协调性”七大维度对2021年中国宏观政策及其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总体上看,2021年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设定合理,而且通过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政策空间的充裕度,又在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不过,宏观调控也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一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力度应有所加大,从而更好地熨平负向的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二是宏观政策的传导效率需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宏观政策“稳健有效”。三是在实施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同时,可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四是宏观政策协调性有待加强,要实现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从而更好地应对经济的“三重压力”。这些举措将有助于2022年宏观政策更好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姜旭朝
传统经济把金融市场分割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从而赋予两个市场不同的功能以及管理两个市场的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浪潮使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融合的趋势非常明显,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的问题,对现有的金融政策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当局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做出政策的调整,更好地调控经济。
关键词: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宏观金融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迎联
我国经济的深层隐患不仅是通胀问题,更是通胀、停滞与失业并存的"滞胀"问题。相关分析表明,滞胀的风险来自于"投资拉动、出口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货币超经济发行、流动性过剩、收入分配失衡、外部输入性以及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叠加作用。抑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财政需求,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内生型增长是今后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滞胀风险 宏观政策 内生型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