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2)
- 2023(13095)
- 2022(10664)
- 2021(9737)
- 2020(8300)
- 2019(18653)
- 2018(18175)
- 2017(36158)
- 2016(18748)
- 2015(20711)
- 2014(20024)
- 2013(20132)
- 2012(18296)
- 2011(16172)
- 2010(16627)
- 2009(16317)
- 2008(15879)
- 2007(14569)
- 2006(12865)
- 2005(11982)
- 学科
- 济(93760)
- 经济(93680)
- 业(90980)
- 企(83632)
- 企业(83632)
- 管理(73364)
- 方法(43751)
- 数学(35506)
- 数学方法(35345)
- 财(31619)
- 业经(30627)
- 融(29230)
- 金融(29230)
- 中国(26993)
- 农(26951)
- 银(26308)
- 银行(26301)
- 行(25456)
- 务(24367)
- 财务(24352)
- 财务管理(24323)
- 企业财务(23249)
- 制(22006)
- 技术(20609)
- 农业(19866)
- 地方(17316)
- 理论(16266)
- 策(15825)
- 体(15597)
- 贸(15521)
- 机构
- 学院(270374)
- 大学(265249)
- 济(129205)
- 经济(127177)
- 管理(115557)
- 理学(98721)
- 理学院(97956)
- 管理学(97110)
- 管理学院(96586)
- 研究(79756)
- 中国(73595)
- 财(63324)
- 京(52879)
- 财经(50147)
- 经(45586)
- 江(41297)
- 经济学(41086)
- 中心(39256)
- 科学(39239)
- 经济学院(37306)
- 财经大学(37304)
- 所(37261)
- 农(36700)
- 商学(34961)
- 商学院(34682)
- 北京(33127)
- 州(32973)
- 研究所(32583)
- 业大(32109)
- 经济管理(31452)
- 基金
- 项目(167929)
- 科学(137060)
- 研究(128528)
- 基金(126696)
- 家(105853)
- 国家(104901)
- 科学基金(94855)
- 社会(87968)
- 社会科(83905)
- 社会科学(83887)
- 基金项目(66715)
- 省(65367)
- 自然(58037)
- 教育(57915)
- 自然科(56862)
- 自然科学(56852)
- 自然科学基金(55997)
- 划(52232)
- 资助(51628)
- 编号(49947)
- 创(42213)
- 成果(38997)
- 部(38710)
- 创新(38404)
- 业(37711)
- 国家社会(37235)
- 重点(36528)
- 发(36132)
- 制(35524)
- 人文(35148)
- 期刊
- 济(144283)
- 经济(144283)
- 研究(84620)
- 财(54238)
- 中国(51796)
- 管理(50596)
- 融(45765)
- 金融(45765)
- 农(33967)
- 科学(31027)
- 学报(28074)
- 财经(27384)
- 技术(25481)
- 业经(24199)
- 大学(24015)
- 经(23608)
- 经济研究(23375)
- 学学(23116)
- 农业(22100)
- 教育(19262)
- 问题(18579)
- 技术经济(17839)
- 贸(16022)
- 商业(14831)
- 财会(14823)
- 业(14781)
- 国际(14570)
- 现代(14186)
- 世界(13853)
- 策(13217)
共检索到420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海燕 张信东 隋静
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本市场层面研究了外部融资依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创新投资活动显著低于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且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低的企业这一现象更显著。为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利用处置效用模型、PSM匹配等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依然稳健。这一研究为资本市场影响企业创新提供了新证据,对企业选择资本市场进行创新融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多层次资本市场 融资依赖 创新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新育 彭嘉嘉
在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的影响日渐显现,因而声誉在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所投资企业的相关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以国内接受风险投资的新三板挂牌企业201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融资约束视角出发,探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和被投资企业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缓解被投资企业后续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上述结论在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国内企业寻求银行信贷时普遍面临"所有制歧视"的客观现实,进一步探讨上述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该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廷瑞 张昭
借助中国金融新闻网高级检索,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方法构建金融监管强度指标,并采用2012~2019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探究金融监管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严监管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所收缩。由金融歧视引致的信贷资源错配,使得金融监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仅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中,而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宏观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监管与中小企业创新的关系中具有良性调节作用;而金融严监管会通过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最终对其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冲击。研究结论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燕 段姝 张林郁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科技型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现金流组合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以期为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创新效率提供启示。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创新效率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挺 祝志勇
前所未有的超长周期、系统性、综合性、颠覆性的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逆全球化与世界疫情超级冲击背景下,企业在探索式创新边际演进的同时保持韧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表现,考察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探索式创新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韧性,且对技术密集型企业与竞争型行业的作用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探索式创新会通过丰富企业技术、提升技术与产品质量增强企业韧性,但也会形成资源挤占效应,弱化对企业韧性的增强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海燕 张信东 贺亚楠
运用多期双重差分和动态分析模型,考察新三板企业转板行为对其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转板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且在转板后两年内促进效果明显。机制研究发现,转板通过增强外部监督和吸引创新人才促进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转板对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促进效果明显;对于两权合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转板有利于促进其创新投资,而对于非两权合一和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转板对其创新产出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板并不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也不会加剧管理者短视,已有IPO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并不适用于转板情境。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评估新三板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市场培育功能,为市场监管者通过转板制度安排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实践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晓玲 王婉濛 王光远
基于13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匹配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标,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为企业创新提供动能。研究表明:第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驱动中小企业创新;第二,这种创新驱动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激励技术创新;第三,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在民营企业、内部治理质量较差公司表现更显著,呈现“扶持效应”;在创新层企业表现更显著,呈现“激励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项桂娥 吴铖铖 胡晓明
创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引领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必然选择。选取2015—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内源融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并考察融资约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且内源融资的促进作用强于外源融资;(2)股权融资对创新投资表现出明显的推动效应;(3)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负向效应;(4)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且其负向调节企业外源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持续发挥内源融资的主渠道作用,降低企业融资受约束程度,为提升创新投资水平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聪慧 齐云飞
已有研究较少关注资本市场制度变革所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本文以2014年新股定价制度调整为场景,考察发行市盈率管制对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以及后续投资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市盈率管制导致公允估值较高的企业通过操纵股本规模、"压线"发行等方式减少上市时出售的股份,上市融资规模显著降低,但这些企业在上市三年内再融资的概率和规模显著上升。同时,发行市盈率管制显著降低了公允估值较高的企业在研发、并购等资金需求量大、风险较高项目上的投资支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会设法绕开政策的限制,但发行市盈率管制对企业股权融资效率、重大投资活动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的发现对监管机构全面理解新股定价制度的经济后果,从宏观层面平衡新股定价制度的利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周乐 何任
本文使用2015-2017年新三板制造业挂牌公司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著制约了新三板企业的创新行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全样本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在基于衡量相对融资约束程度的SA指数将企业划分后,发现相对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新三板 机构投资者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胡彦斌 钟田丽
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融资结构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完全市场竞争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融资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选取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1年数据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能力与融资结构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两者正相关。与现有研究不同,本研究从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因素入手,既从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分析两者内在关系的逻辑依据,又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融资结构 面板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文莉 白俊雅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股价波动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企业融资效率正相关,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带动融资效率提升;融资约束与企业融资效率负相关,融资约束的降低会提升融资效率;股价上涨主要通过增加股权融资的方式放松融资约束,进而提高融资效率,但融资约束的过度放松反而会导致融资效率的降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股票价格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也不尽相同。非国有企业的实证检验与总样本情况一致,国有企业则相反,其股价波动与融资效率负相关,融资约束与融资效率显著正相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祖光 安佩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研发投入强度 创业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龙筠 刘晓川
以往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决定要素的研究,通常是以单一性的创新能力衡量指标为因变量,考察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等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全面考察企业内、外部因素对其综合性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将视角聚焦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特征与所处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探寻企业创新能力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础上为现阶段我国的国家创新政策建言献策。
关键词:
企业创新能力 资产结构 地区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春涛 闫续文 宋敏 杨威
金融科技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这能否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呢?通过"金融科技"关键词百度新闻高级检索,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并利用2011—2016年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就经济意义而言,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每提高1%,当地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平均会增加约0.17项。作为一个宏观变量,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受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较小,但是依然会存在测量误差和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接壤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均值作为工具变量,得到了一致的估计结果。本文的结果在替换企业创新指标、使用不同回归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创新,一是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二是提高税收返还的创新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在东部地区和高科技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重塑金融行业生态格局,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关键词:
金融科技发展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政府债务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来自新三板企业的证据
挂牌、股权融资与公司业绩——来自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证据
多层次资本市场跨层次资源配置功能研究——来自中国主板和创业板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股权融资——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融资超募、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来自我国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权益保护与企业股权融资——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情绪、承销商声誉与融资超募——来自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证据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基于新三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资本市场、外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融资——来自美国1980~2008年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