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6)
2023(14170)
2022(11793)
2021(10765)
2020(9178)
2019(20962)
2018(20209)
2017(38498)
2016(20825)
2015(23624)
2014(23263)
2013(23484)
2012(22206)
2011(20403)
2010(20248)
2009(19140)
2008(18926)
2007(16865)
2006(14790)
2005(13422)
作者
(64030)
(53735)
(53712)
(51018)
(34370)
(25935)
(24253)
(21008)
(20174)
(18716)
(18639)
(17647)
(17086)
(17042)
(16934)
(16661)
(16145)
(15911)
(15543)
(15367)
(13506)
(13218)
(13077)
(12348)
(12214)
(12025)
(11732)
(11503)
(10769)
(10636)
学科
(111139)
经济(111036)
管理(59613)
(57023)
方法(47366)
(45063)
企业(45063)
数学(42800)
数学方法(42555)
中国(27372)
(24798)
(24758)
地方(21705)
(21018)
(20742)
贸易(20735)
(20152)
业经(20006)
(17592)
农业(16860)
(15699)
金融(15697)
(15220)
财务(15203)
财务管理(15168)
(15121)
银行(15070)
环境(15056)
企业财务(14477)
(14396)
机构
大学(321250)
学院(316982)
(148580)
经济(146121)
管理(119327)
研究(114969)
理学(103586)
理学院(102407)
管理学(100978)
管理学院(100400)
中国(87019)
科学(68511)
(66567)
(64617)
(59282)
(58423)
研究所(54171)
财经(52749)
中心(51083)
业大(48555)
经济学(48510)
(48135)
农业(46501)
(45035)
经济学院(43856)
北京(42118)
(40101)
财经大学(39329)
(38514)
师范(38031)
基金
项目(210989)
科学(166421)
基金(157846)
研究(147217)
(139972)
国家(138885)
科学基金(117639)
社会(98960)
社会科(94055)
社会科学(94028)
基金项目(83146)
(78984)
自然(75700)
自然科(74006)
自然科学(73977)
自然科学基金(72765)
(67815)
教育(66347)
资助(64870)
编号(55080)
(48355)
重点(48055)
(46012)
成果(44295)
(43620)
国家社会(42964)
教育部(41462)
科研(41170)
创新(41010)
人文(39582)
期刊
(159976)
经济(159976)
研究(94423)
中国(56047)
学报(55134)
(51847)
(49522)
科学(49111)
管理(41889)
大学(40666)
学学(38955)
农业(34752)
(30040)
金融(30040)
经济研究(28326)
财经(27967)
(24127)
技术(24044)
业经(22602)
问题(21610)
教育(21603)
(19877)
(19467)
技术经济(17722)
世界(17428)
国际(17351)
统计(16406)
(15213)
商业(14825)
(14574)
共检索到466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主要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外逃对我国GDP、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者物价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甚微,对未就业人数和财政赤字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外债年增加额、国际储备增加额、净出口额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我国的资本外逃主要是利用内外资的差别待遇进行套利的“过渡性”资本外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唐羽  
选取1981~2015年62个新兴经济体作为样本,测算资本外逃规模,并基于所测算的资本外逃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本币币值变动率、政府公共债务、本国存款利率、政治风险因素对新兴经济体资本外逃影响显著。考虑到资本外逃具有一定惯性,为增强结果的可靠性,使用动态模型进行验证,其中动态面板模型选用两步系统GMM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并据此结果为新兴经济体提出政策建议,以防范资本集中大规模外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唐羽  
选取19812015年62个新兴经济体作为样本,测算资本外逃规模,并基于所测算的资本外逃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本币币值变动率、政府公共债务、本国存款利率、政治风险因素对新兴经济体资本外逃影响显著。考虑到资本外逃具有一定惯性,为增强结果的可靠性,使用动态模型进行验证,其中动态面板模型选用两步系统GMM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并据此结果为新兴经济体提出政策建议,以防范资本集中大规模外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韩继云  
本文阐述了国际理论界对资本外逃所给出的定义与测算模型 ,并运用国际测算模型 ,对 1989— 1998年中国资本外逃的总量进行了测算与分析比较。同时 ,还对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成因与负面影响进行了讨论。为了有效防治中国资本外逃 ,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宏观经济对策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继云  
近10年来,中国出现了大规模资本外逃,特别是近几年资本外逃的规模急剧扩大,愈演愈烈,已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安全与发展。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理论界对资本外逃所给出的定义与测算模型;以翔实的数据资料,运用国际测算模型,测算了1989—1998年中国资本外逃的总量,并对此作了分析比较。同时,本文还对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成因与负面影响进行了讨论。本文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结论是:(1)中国资本大规模外逃已形成巨大隐患,不能排除它在某些时候恶化的可能;(2)考虑到中国存在资本外逃,中国真正引进外资恐怕要打一定的折扣;(3)不消除外汇黑市和骗汇、逃汇、套汇,中国资本大规模外逃就不可能被杜绝。为了有效防治中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国  李杰  
基于外国直接投资与资本外逃关系的理论,采用G ranger因果关系和协整检验方法,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资本外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资本外逃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很强的正相关,资本外逃引起了外国直接投资,同时,中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最后据此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继云  
近几年资本外逃的规模急剧扩大 ,已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安全与发展。运用国际理论界对资本外逃所给出的定义与测算模型 ,测算 1989年~ 1998年中国资本外逃的总量 ,对此作出细致、必要的分析比较 ,对中国资本外逃的成因与负面影响进行讨论 :中国资本大规模外逃已形成巨大隐患 ,不能排除它在某些时候恶化的可能 ;不消除外汇黑市和骗汇、逃汇、套汇 ,中国资本大规模外逃就不可能被杜绝。由此战略性提出对策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杨丽暑   田冬炜  
从分析与资本外逃相关的时间序列开始 ,依据现代动态计量学的理论方法 ,构建了一个关于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RDL) ,得出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和短期变动的误差修正模型 (ECM )。结果表明 :驱动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经济因素为财政赤字增加、政治金融风险和汇率高估 ,内外资差别待遇是产生资本外逃的重要制度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杜蕴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和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越来越为理论界瞩目。本文在测算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外逃数额的基础上,探讨了宏观环境的负面因素和腐败问题与资本外逃的关系,认为腐败行为导致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资本外逃的形式被外化的,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根治,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本外逃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芮  
本文在简介资本外逃概念及其测算模型的前提下 ,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认为 ,90年代以来 ,中国已经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其中 ,1987~1997年中国的资本外逃具有三个特点 :1.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外逃数额大、并且日益扩增 ;3.资本大量外逃与外资大量流入并存。同时本文分析了造成内外资反向流动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龙才  张吉光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过剩,另一方面外资却不断涌入;过剩的国内储蓄与流入的外资在满足国内投资需求和弥补政府的赤字之后还有一个差额。可这个差额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似乎从国内“迷失”了。李扬认为发生了资本外逃(1998)。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并引起警示的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才凌惠  朱延福  
资本外逃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资本外逃有利于宏观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而产权制度对资本外逃的影响不可忽视。将产权制度因素纳入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产权制度对资本外逃的影响;考虑知识产权的内生性,应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深入挖掘了两者间的关系。对60个国家2006—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知识产权内生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知识产权有显著的影响;在分类样本中,法律和政治环境指数同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知识产权指数同时对两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实物产权指数仅对发达国家的资本外逃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综合研究结论,制定符合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知识产权和实物产权制度标准,完善产权实施的法律法规,维护政治环境的稳定是减少资本外逃的关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建国  黄凌莹  
利用1982-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美国与中国存款利率差、财政赤字、中国政府内外资差别待遇政策对资本外逃都起到了推动性作用,而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则对资本外逃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建立灵活、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实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进一步消除内外资的差别待遇是防止资本外逃最根本的措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海珍  FrankR.Gunter  
本文分别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因果分析三种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子分析与因果分析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说明驱动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因素不是投资环境恶化,中国资本外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内资和外资采取的差别政策待遇所引起的,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