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1)
2023(14780)
2022(12643)
2021(11827)
2020(10086)
2019(23130)
2018(22981)
2017(45260)
2016(24187)
2015(27439)
2014(27590)
2013(27227)
2012(25176)
2011(22733)
2010(22962)
2009(21603)
2008(20410)
2007(18036)
2006(16088)
2005(14297)
作者
(70153)
(57863)
(57614)
(54881)
(36825)
(27564)
(26308)
(22669)
(22042)
(20678)
(19780)
(19381)
(18367)
(18255)
(17970)
(17749)
(17046)
(17033)
(16652)
(16601)
(14466)
(14242)
(14062)
(13139)
(13079)
(12843)
(12835)
(12771)
(11698)
(11464)
学科
(96555)
经济(96436)
管理(70660)
(68543)
(56405)
企业(56405)
方法(46014)
数学(40597)
数学方法(40245)
中国(32900)
(29437)
金融(29429)
(28283)
(28005)
银行(27959)
(26936)
(26130)
(23128)
业经(21153)
地方(20203)
(19890)
(18415)
财务(18341)
(18323)
贸易(18308)
财务管理(18305)
(17802)
企业财务(17505)
农业(17451)
理论(16882)
机构
大学(347883)
学院(345585)
(140741)
经济(137649)
管理(136512)
理学(117825)
理学院(116586)
管理学(114768)
管理学院(114148)
研究(113319)
中国(91500)
(73663)
(69069)
科学(67601)
(56247)
财经(55442)
(53695)
中心(52763)
研究所(50965)
(50346)
业大(49698)
(49578)
北京(46979)
(43804)
经济学(43586)
师范(43376)
农业(42125)
财经大学(41481)
(41218)
(40932)
基金
项目(231212)
科学(181092)
研究(171440)
基金(167546)
(144764)
国家(143539)
科学基金(123102)
社会(107739)
社会科(102164)
社会科学(102139)
(89690)
基金项目(88784)
自然(78866)
教育(78829)
自然科(76974)
自然科学(76954)
自然科学基金(75582)
(75350)
编号(70787)
资助(70016)
成果(58336)
(51693)
重点(51127)
(48798)
课题(48477)
(47956)
教育部(44701)
创新(44667)
科研(44087)
项目编号(44054)
期刊
(150582)
经济(150582)
研究(105699)
中国(64188)
学报(53492)
(51382)
管理(49376)
(48009)
科学(47843)
(45808)
金融(45808)
大学(40712)
学学(38334)
教育(37817)
农业(32414)
技术(28608)
财经(27599)
经济研究(24772)
业经(24574)
(23410)
问题(20146)
理论(18723)
图书(17076)
实践(17068)
(17068)
技术经济(16153)
(16037)
商业(15813)
(15515)
现代(15440)
共检索到510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涛  
本文在美国特朗普经济政策刺激和美联储加息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以现阶段我国短期资本外流为研究视角,实证研究资本外流对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资本流出对金融体系冲击力度不同。FOI会降低我国GDP增长率和M2;FOS会造成人民币贬值,但不会对股票市场造成强烈负向冲击;FOO会冲击RSSE和汇率。所以,短期资本外流对我国金融体系冲击有限,政府须谨慎使用资本管制政策;通过大数据制定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加强汇率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价格机制;适当提高短期国际资本进出成本,使其规模合理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玲慧  韩武闯  
从金融创新隐含的金融风险角度出发,从四方面深入探析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威胁,以期对金融创新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淼焱  何利辉  李靖  
区块链技术应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最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它的内涵已超越了技术本身,代表着开放、共享、去中心化的核心精神。它与互联网一起已率先影响金融行业整个运作体系乃至整个社会商业体系的运作方式。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理念创新将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行规则及金融业态,改变始于技术层面的基础交易流程、金融交易的基本准则以及相应的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勇  
众多市场迹象表明,国际热钱已经开始撤离中国。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视角剖析了国际热钱流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风险,希望能引起金融当局的关注与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淼焱  何利辉  李靖  
区块链技术应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最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它的内涵已超越了技术本身,代表着开放、共享、去中心化的核心精神。它与互联网一起已率先影响金融行业整个运作体系乃至整个社会商业体系的运作方式。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理念创新将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行规则及金融业态,改变始于技术层面的基础交易流程、金融交易的基本准则以及相应的监管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明   曹春玉  
文章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外部加息带来国际资本外流冲击时,结合中国经济结构及运行特征,在管理浮动汇率中加入汇率逆周期因子,研究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宏观审慎政策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基于外国货币政策调整的逆周期因子的汇率稳定效果优于其他政策,在管理浮动汇率中引入逆周期因子,能够更好地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在实施逆周期准备金率时,管理浮动汇率中加入逆周期因子能够抑制汇率过度贬值的顺周期行为,平滑汇率波动,同时辅以再贷款利率的调节,有助于平滑国内债务波动;在管理浮动汇率下加入逆周期因子,能够降低社会福利损失。文章提出,货币当局应构建完善的动态汇率逆周期调节机制,注重其与汇率浮动管理、准备金政策和再贷款利率等宏观政策的配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柳  李力  韩梦瑶  
本文选取1993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对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中国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实证结果和信贷数据分析还揭示当前我国已出现信贷过速扩张,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风险凸显,外币信贷风险突出,这要求监管机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强化人民币信贷管控的同时更要重视外汇信贷监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波  卢露  
本文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1-2012年期间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使用信号提取法来实证考察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调整指标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在μ+σ的高危临界值标准下,2002Q1、2003Q2、2005Q1和2009Q1是我国金融体系较为脆弱的时期。GDP缺口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分别是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积累阶段和释放阶段较为合适的调整指标,而巴塞尔协议Ⅲ所建议的信贷/GDP缺口在整个阶段未能对缓冲资本的调整发出及时可靠的信号。无论是在积累阶段还是释放阶段,逆周期缓冲资本政策的制定都不能过于依赖单一调整指标发出的信号,稳妥的政策决策还需关注其他维度的信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璐  罗文波  
本文通过一个拓展的实证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外界冲击的反应发现:在加入外生冲击检验项后,银行信贷表现出显著的抑制经济外生冲击、避免经济大幅波动与平滑经济增长的作用。股票筹资在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外生冲击下具有放大经济波动幅度的"助涨助跌"效果,放大效应与市场规模密切相关,这也是股票市场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倒U效应"的间接证据。加入银行信贷与股票市场双指标变量的检验显示,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溢出"效应:首先,股票市场规模变大使得银行信贷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变得不明显,银行信贷可以促进股票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其次,两者的共同作用可以平滑经济增长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理权  
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提出了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架,论述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方向及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舜  
本文研究对冲基金对我国金融体系影响后认为:对冲基金如运用得好,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等方面会带来正面影响;如运用不好,会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要谨慎使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守东  田艳芬  邵志高  杨东亮  
从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视角构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更具时效性;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为避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剧,应从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三个角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积累;特别是在制定实施刺激经济的措施时,要避免其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国风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的频繁流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通过选取1996~2007年能够反映我国经济面临风险的12个指标,确定各自的权重,用KLR信号分析法实证论述近年来我国的风险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风险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国际投机资本这一潜在的危险正在加重,因此,可以在利用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鲁春义  
在三重套利的利益诱导下,外资借助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改革之机,持续大量地涌入中国,对中国货币体系造成较大冲击,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其中,以非FDI流入的冲击最为典型,它是造成中国宏观经济及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种易变性很强的新资本流入方式,对中国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冲击的程度和后果都是巨大的,需要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控和引导,长期中应从要素价值重估、产业结构优化等实质经济层面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扭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