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7)
2023(9142)
2022(7092)
2021(6477)
2020(5043)
2019(11335)
2018(11180)
2017(21706)
2016(11932)
2015(13129)
2014(13153)
2013(12914)
2012(11696)
2011(10603)
2010(11035)
2009(10474)
2008(10515)
2007(10000)
2006(9388)
2005(8535)
作者
(34529)
(29306)
(28807)
(27378)
(18355)
(13936)
(12891)
(11149)
(11107)
(10078)
(10029)
(9619)
(9206)
(9059)
(8967)
(8941)
(8487)
(8447)
(8222)
(8133)
(7428)
(7238)
(7134)
(7003)
(6613)
(6605)
(6406)
(6201)
(5884)
(5749)
学科
(55741)
经济(55675)
(47383)
(42030)
农业(32244)
管理(28586)
中国(19629)
(19595)
企业(19595)
业经(17994)
方法(15339)
地方(14190)
数学(12937)
数学方法(12794)
(12375)
(12154)
(11783)
农业经济(10244)
发展(10222)
(10196)
(9884)
收入(9782)
(9227)
(9226)
农村(9208)
(9097)
(8724)
银行(8714)
(8371)
土地(8211)
机构
学院(177449)
大学(173514)
(76027)
经济(74354)
管理(64361)
研究(62328)
理学(54860)
理学院(54262)
管理学(53347)
管理学院(53041)
中国(49444)
(49242)
科学(37516)
农业(37205)
(36734)
(33349)
业大(31619)
(31402)
中心(29654)
(28495)
研究所(28258)
财经(25824)
(25762)
师范(25579)
(23419)
经济学(23058)
农业大学(22840)
(22720)
北京(22590)
(21281)
基金
项目(114163)
科学(90835)
研究(87149)
基金(82949)
(71718)
国家(70955)
科学基金(60852)
社会(58102)
社会科(54479)
社会科学(54462)
(45573)
基金项目(44214)
教育(37783)
(37174)
编号(36642)
自然(36159)
自然科(35281)
自然科学(35274)
自然科学基金(34642)
资助(31125)
成果(29791)
(29181)
(26945)
重点(25363)
(25098)
课题(24866)
国家社会(24518)
(22968)
(22497)
发展(22361)
期刊
(96286)
经济(96286)
研究(55473)
(55361)
中国(38878)
农业(37023)
学报(28688)
科学(27112)
(24778)
大学(23217)
学学(22098)
业经(21556)
(21508)
金融(21508)
管理(19469)
教育(18834)
(16835)
问题(16091)
农村(14203)
(14203)
农业经济(14013)
财经(13929)
技术(13772)
经济研究(12156)
(11997)
(11585)
世界(11158)
经济问题(10497)
社会(9570)
现代(9294)
共检索到276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竹  
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出现了贫困向城市集中的现象。农民工贫困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以及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农民工在经济方面相对贫困,能力贫困是其致贫的内因,而权利贫困则是诱发贫困的外因。究其根本,农民工的贫困源自资本匮乏,经济资本是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基础,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造成了农民工的贫困。阶层固化使得农民工在代内以及代际间很难实现垂直流动。阶层固化与资本匮乏二者循环累积,形成了农民工贫困的再生产。研究得出:要增加农民工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构建公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梦娜  
贫困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社会网络资本发生断裂与重建:一方面,贫困农民工无法完全脱离迁出地的社会性关联,在农村村域内的原始社会网络资本发生部分断裂;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完全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空间内的新型社会网络资本只能部分嵌入。贫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呈现这一特征是由于多重隔离的影响,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制度隔离、自我隔离与社会隔离。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民工的贫困机理,发现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的作用逻辑在于"资本欠缺"与"回报欠缺",分别是社会资本数量匮乏或质量低下和同等条件下制度性歧视所引起社会资本回报更低,导致农民工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从而陷入贫困。由此,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对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增强农民工的资本回报能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初升  高考  刘亚飞  
主流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物质层面的贫困,忽略了物质贫困状态下形成的心理贫困,遗漏了心理因素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这一重要机制。文章将贫困主体的悲观心理引入贫困研究中,分析悲观心理对贫困主体选择行为的影响及与收入(资产)反馈机制,以揭示贫困发生机理、发生条件以及脱贫的对策。文章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贫困陷阱的资产门槛不是一个刚性的界限,而是一个弹性的区间,其可变范围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悲观心理状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永和  
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趋势,即贫困向城市的集中。我国的城市化滞后发展表面上避免了贫困向城市的集中,但其背后掩盖的是进城农民工边缘化与贫困化的事实。进城农民工的边缘化与贫困化问题给城市以及农村都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尽快地改变这一趋势,给予进城农民工以“国民待遇”,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康  
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农民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农民工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民工自身却面临着贫困的威胁,农民工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素质、建立严格的工资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有效的流动,调整修改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民工贫困的有效途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银清  王钊  陈益芳  
本文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是推动农民工职业分层和向上流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由于经济体制变革对农民强关系的弱化、现代性对农民原始资本的侵蚀以及受农民社会资本本身同质性的制约,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职业的分层及向上流动具有更大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敦福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重视。与城市常住居民相比,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农民无论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居于弱势,成为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社会群体。与职工下岗造成的贫困不同,造成城市农民工相对贫困状况的起因包括户籍管理方面的暂住证制度、城市产权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也包括资源配置传统规则的惰性和农民工群体素质等非制度性因素。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因素变化不大,城市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状况将难以改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士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的"蛋糕"已经做大,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到"共同富裕"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轨迹至今仍没有形成一条标准的"库兹涅茨曲线",即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明桂  
秘鲁经济学家德·索托认为,西方国家实现经济繁荣在于洞悉了经济的秘密,建立了使资产转化资本的所有权机制。我国当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资本的分离尚未很好解决,占有资本的多少决定贫富的坐标,资本"钟罩"助推贫困固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打破资本钟罩和贫困固化必须消除所有权隔离状态,清除经济和法律的藩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天学  赵曼  
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推行集体协商制度效果甚微的问题,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在集体协商制度上的困惑根源之所在,提出了工会组织改革与政府推行集体协商方式的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人力资本、阶层地位和身份认同影响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较低,青年农民工的意愿高于中年农民工。阶层地位、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阶层地位还通过身份认同产生间接影响。人力资本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通过阶层地位、身份认同产生间接影响。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机制存在代际差异,青年农民工的意愿同时受阶层地位和身份认同的影响,而中年农民工主要受身份认同影响。由此,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应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龙  
近期各地频发的校车事故并不是孤立事件,这是长期的城市中心论、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社会阶层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阶层固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校车事件表明农村阶层分化与教育分化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已经形成,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发展环境持续恶化,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只有尽快废除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纠正不公平的教育投资机制,大幅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教育补助,我们才能确保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进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缓解社会危机,实现和谐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海霞  
经过三个阶段不同取向的政策引导,完成了农民工由禁止流动到有序流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社会结构的定型化对农民工阶层的向上流动、农民工阶层的身份认同,以及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阶层的社会认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除了国家的有效引导,农民工阶层和城市居民还要从主体意识角度做到彼此的接纳与认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艳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农民工成为城市贫困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从收入、生活消费、居住、社会保险和子女受教育等多个维度,讨论了农民工的贫困状况,考察了农民工贫困的影响因素,并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进行了比较。文章发现,按常住人口口径计算,农民工的贫困发生率略低于城市居民,但按该口径计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农民工贫困发生率。劳动收入占农民工收入的绝大部分(超过95%),当农民工失去工作进而失去劳动收入时,很容易陷入贫困。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就业和失业状况,对于其贫困有着显著影响。从生活消费、居住、社会保险和子女受教育等多个维度观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桂蓉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在人们对贫困成因的阐释中,个人、社会和自然因素是各有侧重。文章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探究转型期中国城市农民工贫困发生的机理,从而为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