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8)
2023(15346)
2022(12893)
2021(11922)
2020(10028)
2019(22742)
2018(22069)
2017(43292)
2016(23030)
2015(25192)
2014(24572)
2013(23807)
2012(21457)
2011(18988)
2010(18777)
2009(17215)
2008(16699)
2007(14393)
2006(12360)
2005(10800)
作者
(63653)
(52888)
(52518)
(50100)
(33772)
(25258)
(23936)
(20590)
(20103)
(18622)
(17939)
(17632)
(16646)
(16513)
(16412)
(16387)
(15794)
(15662)
(15369)
(15200)
(12935)
(12899)
(12663)
(12104)
(12036)
(12028)
(11545)
(11299)
(10492)
(10383)
学科
(87689)
经济(87598)
管理(70075)
(69064)
(58000)
企业(58000)
方法(44055)
数学(39624)
数学方法(39092)
(27886)
(24479)
(24196)
(23923)
银行(23776)
(22406)
中国(22332)
业经(20127)
(18732)
财务(18677)
财务管理(18639)
(18138)
金融(18137)
(18117)
贸易(18106)
企业财务(17786)
(17570)
农业(16052)
(15296)
地方(14782)
(14211)
机构
学院(312094)
大学(310261)
(131758)
经济(129301)
管理(126967)
理学(110504)
理学院(109474)
管理学(107697)
管理学院(107140)
研究(97713)
中国(81927)
(63355)
(62137)
科学(58354)
(54022)
财经(50805)
中心(48012)
业大(47614)
(46919)
(46526)
(45517)
研究所(42846)
农业(42808)
经济学(41125)
财经大学(38278)
北京(37921)
经济学院(37403)
(35991)
(35905)
(35754)
基金
项目(218736)
科学(174067)
基金(163302)
研究(155050)
(143311)
国家(142150)
科学基金(123702)
社会(102171)
社会科(97211)
社会科学(97185)
基金项目(86119)
(84291)
自然(81993)
自然科(80157)
自然科学(80137)
自然科学基金(78741)
(71338)
教育(71308)
资助(66744)
编号(60463)
重点(48874)
(48863)
成果(46726)
(46376)
(45646)
创新(43337)
国家社会(43309)
科研(42965)
教育部(42395)
人文(41612)
期刊
(133178)
经济(133178)
研究(88139)
中国(53239)
(50096)
学报(49099)
(47309)
管理(46035)
科学(44876)
(43837)
金融(43837)
大学(38086)
学学(36805)
农业(30428)
技术(25783)
财经(25108)
教育(23679)
业经(23194)
经济研究(22663)
(21369)
问题(17598)
(15998)
理论(15088)
技术经济(14907)
(14861)
商业(14779)
(14674)
统计(14533)
科技(14117)
(13914)
共检索到449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庆劼  
中国自2004年开始实施资本监管,于2010年向新巴塞尔协议过渡。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于银行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规模决策与资产风险决策两个方面。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许多重要事件,无论是对不良资产的剥离还是对商业银行的注资,都能够从资本监管这一线索找到逻辑支撑。本文构建了一个随机动态模型,商业银行依据其对于特许经营权价值以及资本成本的权衡,确定最优资本水平,使银行价值最大化。基于该模型探讨了资本监管制度的出现对于银行资本决策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雷  
美国的银行资本监管由“三驾马车”作为监管当局行使监管权,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规则主导银行资本监管。在较为严格的监管下,美国的金融体系呈现平稳的运行态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媛  
对银行的资本管制已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 ,银行只有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才能成为自担风险的独立主体 ,减少银行对于政府救助的依赖 ,降低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成本。因此 ,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相当重要 ,必须搞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晓甫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问题,并且今后随着风险加权资产的快速增长,对资本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资本缺口将会更加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经营机制,从而实现从以往高风险积累、高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向高质量、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的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有效的内外补充资本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俊  张宗益  徐磊  
基于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的理论阐释,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行为的关系以及资本监管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监管的强制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变动与风险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低资本监管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但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银行规模有助银行提高资本和规避风险,但盈利水平对资本变动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庆劼  
商业银行最优资本结构研究是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在银行业的应用,其源于对MM理论假设前提的突破,着眼于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以及商业银行的特许经营权价值,构建了一个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动态最优化模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贷款违约率、贷款违约损失率、贷款期望收益率以及资本成本等因素对于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银行资本在大部分情况下高于监管要求;贷款违约率与贷款违约损失率是实际资本与监管资本共有的影响因素;资本成本与贷款预期收益率是实际资本独有的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珍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细化监管资本的定义、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并设置了流动性和杠杆率监管的国际标准。2012年6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作为银行业监管新标准的核心内容,并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2018年底前全面达标。新资本监管办法执行后,商业银行新旧资本充足指标比较发现:新旧资本充足率均较为充裕,但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资法人银行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监管层和商业银行需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保持银行资本充足情况下的长效运营。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晓星  卢菲  王金定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资本充足率监管正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借鉴Jacques和Nigro的研究方法,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现阶段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尚不能有效实现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高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煜  
资本充足率监管会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效应,包括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两方面。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社会成本主要源于银行资金成本的提高影响利率价格,使得社会总产出下降。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社会收益,主要指减少银行破产风险所带来的收益。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一般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而产生的社会收益却逐渐降低,合理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社会净收益大于0。根据本文的假设条件,资本充足率要求测算结果在13%-14%间,高于资本充足率规定标准。从社会净福利角度来看,资本充足率要求比仅从银行自身效率角度考虑要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煜  
资本充足率监管会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效应,包括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两方面。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社会成本主要源于银行资金成本的提高影响利率价格,使得社会总产出下降。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社会收益,主要指减少银行破产风险所带来的收益。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一般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而产生的社会收益却逐渐降低,合理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社会净收益大于0。根据本文的假设条件,资本充足率要求测算结果在13%-14%间,高于资本充足率规定标准。从社会净福利角度来看,资本充足率要求比仅从银行自身效率角度考虑要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夺  
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实现盈利是商业银行需要完成的两个基本经营目标。本文建立了单期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是如何通过调整资本金水平、存贷款总量以及风险偏好等不同的路径选择来实现上述双重经营目标。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依靠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已成为有效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中长期主要路径,而调整存贷款总量和贷款组合的风险偏好是调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短期工具。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上述双重基本指标是一项涉及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媛  
对银行的资本管制已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 ,但是 ,对于为什么银行需要接受资本充足性的管制则缺乏理论上的探讨。本文从一般的资本结构决定理论出发 ,探讨银行资本结构决定中的特殊性 ,并由此说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重要性。本文的结论是 ,由于银行的主要债权人———存款者受到政府的保护 ,其对银行股东的制约减弱了 ,使得银行倾向于持有较少的资本 ,并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这意味着银行失败可能性的增加和政府救助成本的上升。资本充足率监管是监管者为了减小其存款保险 (显性的或隐性的 )的运行成本而采取的制度安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斌  赵洁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银行对抗金融风险的缓冲器。银行需要及时补充资本金,以满足持续经营的需要。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使之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公认国际标淮,成为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标尺。同时,资本充足率还是商业银行良好公司治理的准绳,贯穿于银行管理的始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薛运鸿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商业银行受到的资本约束效应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影响对改善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成因、影响,据此提出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