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9)
- 2023(13296)
- 2022(10787)
- 2021(10063)
- 2020(8233)
- 2019(18238)
- 2018(18141)
- 2017(34114)
- 2016(18560)
- 2015(20824)
- 2014(20623)
- 2013(19835)
- 2012(17889)
- 2011(16204)
- 2010(15907)
- 2009(14874)
- 2008(14314)
- 2007(12597)
- 2006(11215)
- 2005(10325)
- 学科
- 济(80082)
- 经济(79998)
- 管理(48878)
- 业(45177)
- 企(34385)
- 企业(34385)
- 方法(30967)
- 中国(27505)
- 数学(27420)
- 数学方法(27238)
- 农(23423)
- 财(17700)
- 地方(17599)
- 业经(17008)
- 制(16147)
- 贸(16109)
- 贸易(16101)
- 易(15696)
- 农业(15647)
- 学(15383)
- 银(13578)
- 银行(13547)
- 融(13449)
- 金融(13441)
- 行(13116)
- 体(12697)
- 环境(11799)
- 发(11582)
- 理论(11522)
- 和(10740)
- 机构
- 学院(256430)
- 大学(255956)
- 济(112534)
- 经济(110517)
- 研究(93988)
- 管理(92634)
- 理学(79574)
- 理学院(78602)
- 管理学(77181)
- 管理学院(76714)
- 中国(73041)
- 科学(55553)
- 京(54723)
- 财(50228)
- 所(47294)
- 研究所(43184)
- 农(41714)
- 中心(41358)
- 财经(40221)
- 江(37283)
- 经(36840)
- 经济学(36698)
- 范(35160)
- 业大(35061)
- 师范(34805)
- 北京(34559)
- 院(34153)
- 经济学院(33040)
- 农业(32640)
- 财经大学(29904)
- 基金
- 项目(172035)
- 科学(137264)
- 研究(127619)
- 基金(126750)
- 家(111108)
- 国家(110258)
- 科学基金(93951)
- 社会(84400)
- 社会科(79975)
- 社会科学(79961)
- 基金项目(65755)
- 省(65153)
- 教育(58742)
- 自然(57800)
- 自然科(56529)
- 自然科学(56512)
- 划(55777)
- 自然科学基金(55507)
- 资助(51508)
- 编号(50786)
- 成果(41721)
- 重点(39554)
- 部(38899)
- 发(38447)
- 国家社会(36433)
- 课题(36117)
- 创(35686)
- 教育部(33553)
- 创新(33509)
- 中国(33178)
- 期刊
- 济(124615)
- 经济(124615)
- 研究(78698)
- 中国(55344)
- 学报(40005)
- 农(39366)
- 科学(38069)
- 财(37321)
- 管理(35033)
- 大学(30524)
- 教育(30131)
- 学学(28685)
- 农业(27017)
- 融(25083)
- 金融(25083)
- 经济研究(22403)
- 技术(20813)
- 财经(20609)
- 业经(20111)
- 经(17999)
- 问题(16580)
- 贸(15172)
- 业(14816)
- 世界(14066)
- 国际(13865)
- 版(11873)
- 统计(11735)
- 资源(11505)
- 商业(11471)
- 技术经济(11414)
共检索到389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潇
当代中国劳动关系转型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修复和国家力量主导干预的共同结果。资本根据不同阶段积累的迫切需要,不断发挥其技术和组织的能动性,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先后主要采取"空间—技术"与"技术—产品"两种不同的资本修复策略,来推动劳动组织形式产生相应变革。资本修复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在特定时期的目标上存在交集,但在长远上又存在根本分歧,这决定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调整必然会出现由个别到集体的转型趋势并延续下去。集体劳动关系的确立和发展是未来抑制资本通过创新修复方式对劳动进行控制和分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激发广大劳动者主动性和创造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资本修复 劳动关系 集体 个别 转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陈尧
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趋势的到来使劳工三权的问题成为了必须直面的问题。沿海地区劳资冲突的涌现对现有的劳动制度体系提出挑战,揭示了产业行动权制度化缺位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目前对产业行动权的立法状况,以及剖析产业行动权立法的困境,提出应从地方应对产业冲突的现实经验中发掘治理空间。通过总结广东、大连及深圳等地应对产业行动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以兼顾开放的政治空间与增强工会代表性为前提条件,结合集体协商、日常沟通与预警机制为一体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
产业行动权 制度困境 地方经验 治理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文华 何翘楚
互联网平台创造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共生生态系统,吸纳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分享其集群效应。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集体劳动关系的对抗基础,形成互利共生性的劳动关系。并且,信息鸿沟导致劳动者的分化,引起劳动关系结构的分层。为此,我国原有的旨在化解劳资冲突的集体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应进行变革。在协调主体上,应将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下的平台自治;在协调对象上,应将面向劳动者集体的整体协调转向适用于劳动者两极分化的分层治理;在协调方式上,应将工会领导下的集体协商转向更具民主性的双轨协商。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劳动关系 去集体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席猛 赵曙明
从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趋势日益显著。现阶段,制造业企业成为集体性劳资冲突的多发地,在制造业企业建立并推行集体谈判制度,尤其是工资集体谈判制度,以解决集体性劳资冲突,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将会是必然趋势。以往的实证研究表明,集体谈判制度的推行势必会提高员工工资水平,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在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减少的背景下,集体谈判制度全面推行势必会给制造业企业带来困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明娟 周易
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的劳资关系正经历从个体到集体的转型过程,文章在比较制度分析的框架下,对其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路径及演变进行了讨论:集体劳动关系转型建立在劳资双方参与人认知变化和外界环境与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外部诱发性环境变化和相关域内部认知的累积性影响是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先决条件,学习和模仿等则是实现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路径,传声机制与非正式工人团体则充当了动员中介,为集体劳动关系转型提供了体制外的组织支撑,而政府作为外在的博弈规则,决定了劳动关系集体化形成与演进的制度环境,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有赖于政府角色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亚斌
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受到"现代化"、"民族—国家"以及"主体性"等思维的制约,导致研究出现诸多困境,需引入诸如全球治理之类的新视角。全球治理与当代边疆治理之间存在着三重关系:当代边疆治理可以成为实现全球治理目标的重要场所;全球治理可以为当代边疆治理提供新思路;全球治理与当代边疆治理间也存在着张力。从全球治理的视角来看,可以从"多元中心治理"、"国家认同重构"、"边界内涵变迁"三种研究路径切入,从而实现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重构与转型。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当代中国 边疆治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小飞 马俊峰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那些渴望依靠自身力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在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路军 徐莹 吕梦捷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数量急剧上升,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集体性劳动争议事件不断发生。劳动关系调整已经处于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的重要时期。如何保障劳动者的集体权利,包括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集体争议权以及民主参与权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010年12月11日-12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承办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集体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核心构成形态,其法律规制具有国家主导、政府推动、劳资自治特征。现阶段,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清"三大形势",总体把握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方向;需要抓住"三大基点",整体推进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需要利用好"三种力量",形成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合力。
关键词:
集体劳动关系 集体协商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集体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核心构成形态,其法律规制具有国家主导、政府推动、劳资自治特征。现阶段,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清"三大形势",总体把握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方向;需要抓住"三大基点",整体推进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需要利用好"三种力量",形成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合力。
关键词:
集体劳动关系 集体协商 法律规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辛鸣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安排来说,劳动的价值都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运行过程中,无论是人们对劳动的观念还是劳动在实际社会分配中的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曲霞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劳动逻辑取代资本逻辑、让社会围绕劳动这个太阳旋转的现代化理想,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劳动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高校劳动教育要把握好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贯通性,担当好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曰影
作为一种新兴就业形态——零工经济,反映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导致的工作模式、就业模式的巨大变化,对劳动关系形态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从新的视角来挖掘。本文阐释了零工经济的概念、特征和经济贡献,梳理了劳动关系相关理论的发展,重点分析了零工经济“新”型劳动关系的根本转变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平台—个人”的模式转变、算法控制导致的权力失衡、情感工作对劳动过程的定性强化,是零工经济下“新”型劳动关系与传统劳动关系的主要区别,进而对零工经济背景下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零工经济 新型就业业态 新型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穆桂斌 高雪原
体面劳动是维护人格尊严、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体面劳动的关注不断升温,并且呈多元化趋势:国际组织、国家、企业、劳动者等多种主体均对体面劳动有着各自的理解。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不同主体对体面劳动的认知、评价及差异,归纳了体面劳动测评的指标体系,回顾了不同主体对体面劳动的实践探索,并对体面劳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
体面劳动 国际组织 国家 企业 劳动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洁 韩志伟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当前的集体劳动关系存在重结果轻程序、集体合同内容不全面、集体劳动争议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等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可以从转变理念、制度政策完善以及增强谈判主体的专业能力和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予以完善,这对稳定劳资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集体劳动关系 不足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