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3)
- 2023(13576)
- 2022(11319)
- 2021(10936)
- 2020(8669)
- 2019(20043)
- 2018(19294)
- 2017(37286)
- 2016(19844)
- 2015(22128)
- 2014(21636)
- 2013(21009)
- 2012(19219)
- 2011(17474)
- 2010(17236)
- 2009(15992)
- 2008(15478)
- 2007(13208)
- 2006(11732)
- 2005(10484)
- 学科
- 济(83061)
- 经济(82986)
- 管理(56677)
- 业(53031)
- 企(42900)
- 企业(42900)
- 方法(36052)
- 数学(32324)
- 数学方法(31839)
- 中国(25790)
- 农(24484)
- 财(20931)
- 业经(18050)
- 贸(17250)
- 贸易(17240)
- 易(16868)
- 制(16190)
- 地方(16010)
- 农业(15990)
- 银(13416)
- 银行(13416)
- 策(13399)
- 环境(13195)
- 学(13048)
- 融(12946)
- 金融(12943)
- 行(12935)
- 务(12387)
- 财务(12359)
- 财务管理(12340)
- 机构
- 学院(273897)
- 大学(272174)
- 济(122091)
- 经济(119920)
- 管理(107006)
- 研究(94209)
- 理学(92726)
- 理学院(91723)
- 管理学(90218)
- 管理学院(89689)
- 中国(73891)
- 京(56666)
- 财(56278)
- 科学(52569)
- 财经(44813)
- 所(44532)
- 中心(43066)
- 经(41004)
- 研究所(40386)
- 经济学(38890)
- 江(38491)
- 农(37350)
- 范(36688)
- 师范(36466)
- 北京(35957)
- 经济学院(35064)
- 业大(34605)
- 院(34493)
- 财经大学(33396)
- 州(30882)
- 基金
- 项目(184864)
- 科学(149440)
- 研究(141129)
- 基金(137732)
- 家(118345)
- 国家(117377)
- 科学基金(102200)
- 社会(93743)
- 社会科(88894)
- 社会科学(88876)
- 基金项目(71427)
- 省(69183)
- 教育(65271)
- 自然(62883)
- 自然科(61466)
- 自然科学(61457)
- 自然科学基金(60362)
- 划(59018)
- 编号(56723)
- 资助(55962)
- 成果(46432)
- 部(42830)
- 重点(41468)
- 发(40749)
- 国家社会(39880)
- 课题(39533)
- 创(39047)
- 教育部(37797)
- 人文(36610)
- 创新(36367)
- 期刊
- 济(132541)
- 经济(132541)
- 研究(85263)
- 中国(51793)
- 财(41733)
- 管理(39077)
- 科学(35939)
- 农(35180)
- 学报(34566)
- 教育(30626)
- 大学(27975)
- 融(27645)
- 金融(27645)
- 学学(26108)
- 农业(24567)
- 技术(23005)
- 经济研究(22834)
- 财经(22233)
- 业经(20908)
- 经(19355)
- 问题(17619)
- 贸(16168)
- 世界(14120)
- 国际(14116)
- 统计(13318)
- 技术经济(13264)
- 业(13028)
- 现代(12521)
- 资源(12386)
- 策(12342)
共检索到405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裕民
从历史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出发,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混沌状态、市场化改革时期的迅速发展和全面形成、21世纪初以来的继续强化3个阶段。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形成机理,发现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是政策主导者综合运用经济资源转化机制、阶层再生产机制、合法化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过程和结果。治理之策为:改革政绩考核机制,抑制政府"傍富"动机;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控,抑制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加强规制,铲除滋生"强势经济集团"资本异化的土壤;推行阳光行政、遏制权力异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孟飞
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着如何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金融需求问题。从正规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结构来看,金融排斥解决的组织形态包括商业金融组织、公有制金融组织和合作金融组织。商业金融组织基于社会责任而向低收入群体和地区提供信贷资金。美国《社区再投资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立法参照。而遵循非营利性和地区化取向的公有制金融组织在解决金融排斥问题上有其独特的制度功能。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改制的后果是越来越背离农村低收入群体的金融需求。合作金融组织是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但是,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异化为地方政府控制下的商业金融机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着诸...
关键词:
金融排斥 合作金融 普惠金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挺
产业学院治理体系结构是产业学院建立前后经人为设计及群体互动生成的治理主体、层级、机制、对象及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进入“十一五”特别是近些年,中国高校产业学院增长较快,2022年广东省民办本、专科院校的产业学院创办率分别达到66.67%和41.67%。同时,产业学院治理体系结构也在早期探索的基础上,伴随着产业学院的大众化而逐步规范化,显现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的后发优势,但运行中仍遭遇飘移、脱轨和阻滞、断裂的困境。产业学院治理体系结构的优化路径主要有:制度环境优化与外部推力赋予、理想模型依照和已有样板示范、自身补缺生成及其内生动力推进。未来产业学院的治理体系结构,还将决定于整个国家及区域高等教育和企业体系的制度创新进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照云 李晶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应用到实践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中国管理学的真正发展却是在1978年以后,是以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工业化进程为背景。短短30多年,中国的管理学科在大量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曾对我国初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但是根植于西方价值观的西方管理模式难免也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更无法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融合。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这样评价: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很多东西可以引进,资金可以,机器可以,甚至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惟有一样东西——管理者不能引进。中国应该培养属于自己的管理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坤民 温宗国 彭立颖
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形成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开始起步,1979年到2006年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环境政策十分注意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其主要特点有:①充分运用命令-控制手段;②努力推动筹集环保资金;③着力明确谁应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④不断鼓励“防治结合”和“综合利用”;⑤较早体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30多年来,中国环境政策逐步演变并深化:地位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从偏重污染控制到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方法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范围从点源治理到流域与区域的综合治理,手段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到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导。文章最后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于这些政策的基本评...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政策 中国 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静 王欣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城市就业经历了不同阶段,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多方面数据以及不同时期的政策倾向和时代背景,对不同阶段的农民工流动总量变化及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及时代特点将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着重对现阶段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特征进行了剖析。现阶段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呈现出省际流动减少且举家外出流动的特征;在年龄构成上,30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减少。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路径演变 城市就业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已基本显现。观察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由理论探讨上升为国家意志背后的政策推动发展轨迹,以及总结正在进行实践的探索,有助于从中把握规律性的方向,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前,进一步深入推动现代学徒制,在制度层面需要法律保障,在机制层面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在实践层面需要学校在课程、教学模式及指导方面开展更加微观和细化的改革。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职业院校 政策推动 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恩贤 姜振家
从国家重点学科的名称和内涵、社会功能和社会地位、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评选条件和评选标准、评审模式和评审规则、管理体制和建设措施等六个方面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进行了纵向比较和梳理。认为虽然历经几次改革,但基本上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并体现了适应、发展和提升的特点,使重点学科建设体制逐步趋于完善。
关键词:
国家重点学科 政策 演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顾海峰 李智
民间借贷风险的发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加以有效引导与规范。本文从利率双轨制的视角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资金的分布及存在逻辑,揭示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治理路径。本文认为,利率双轨制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制度性动因,而信贷配给引发最优贷款利率的存在,使得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失衡,在利率双轨制引发的赚钱效应驱动下,加大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风险集聚效应。本文建议,应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寻求解决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的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邵明阳
本文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变化,发现看似繁杂的多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调整存在着较强的逻辑关系,即权力的调整是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的,随着发展战略的调整,权力的调整由效率性分权逐步转向了公平性分权。其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将是基层民主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李松 周志太 贾敬全
文章对1979—2010年中国四大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数据,采用生物系统论研究方法,将地区劳动力视为复杂系统,对中国四大地区内外劳动力格局演变进行估计,从而深入讨论用工荒根源及演变轨迹。结果发现:劳动力就业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间有内在规律——23定律,这一定律是中国用工荒到来的根源,它决定中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将先后于2014、2020、2025、2027年进入用工荒;东部用工荒是紧随劳动力自然就业繁荣期之后,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则是劳动力自然繁荣期后经历较长的潜伏期才进入用工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阙方平
一、简要回顾:中国票据市场的历史变迁及其制度特征中国票据市场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年~1985年),这是中国票据市场的探索起步阶段,也是中国票据市场的诱致性变迁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理论界、金融界在“社会主义经济是有...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卓珺 于长革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财政分权在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转型中渐进式演进,财政管理体制实现了从集权到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之路。当然,作为全新的探索与尝试,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并不完善,财政分权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明辨是非,始终坚持分税制这一正确的改革方向;在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渐进与突变的关系;统筹安排,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制度演进 体制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旭晓
运用非期望Minds模型和灰色系统动态方程对我国内地7大区域30个省份2012-2017年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进轨迹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偏低,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省域之间绿色创新效率不均衡的特征比较明显;我国7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演化发展轨迹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交替领先,西北地区一直垫底;我国七大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首要阻力在于政府支持不足,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阻力是环境规制,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主要障碍因素分别是信息化和市场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宇航 杨东平
本文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1980年-2008年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演变轨迹,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长期存在,结构性差距凸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多被城市学生占据,这一现象在1999年扩招之后更加明显。在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过程中,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和高中进入大学这三次教育分流均产生重要影响,义务教育的影响程度比高中教育更为强烈,初中升高中最为关键。学生的年龄和教育阶段越低,家庭经济背景和学校教育背景特征越明显。在家庭背景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对农村学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