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4)
- 2023(3959)
- 2022(3515)
- 2021(3254)
- 2020(2771)
- 2019(6367)
- 2018(6159)
- 2017(12349)
- 2016(6349)
- 2015(7138)
- 2014(7098)
- 2013(7043)
- 2012(6611)
- 2011(6236)
- 2010(6344)
- 2009(6200)
- 2008(6464)
- 2007(5888)
- 2006(5435)
- 2005(4787)
- 学科
- 济(34145)
- 经济(34122)
- 业(20086)
- 管理(19122)
- 贸(17030)
- 贸易(17022)
- 企(16544)
- 企业(16544)
- 易(16518)
- 方法(16071)
- 数学(13188)
- 数学方法(13120)
- 财(7810)
- 中国(7749)
- 关系(7508)
- 农(7497)
- 业经(6723)
- 学(6612)
- 理论(6441)
- 出(6430)
- 地方(5659)
- 出口(5637)
- 出口贸易(5637)
- 口(5637)
- 融(5575)
- 金融(5574)
- 制(5545)
- 国际(5430)
- 务(5145)
- 财务(5137)
- 机构
- 大学(106315)
- 学院(103946)
- 济(51263)
- 经济(50520)
- 管理(36431)
- 研究(35744)
- 理学(31288)
- 理学院(30918)
- 管理学(30483)
- 管理学院(30297)
- 中国(26388)
- 财(22520)
- 京(21494)
- 科学(19044)
- 财经(18461)
- 所(18010)
- 经济学(17371)
- 经(16682)
- 研究所(16192)
- 经济学院(15710)
- 江(15032)
- 范(14542)
- 师范(14482)
- 中心(14277)
- 农(13916)
- 贸(13805)
- 财经大学(13610)
- 北京(13458)
- 院(12433)
- 业大(12416)
- 基金
- 项目(62234)
- 科学(49348)
- 研究(47048)
- 基金(46686)
- 家(40072)
- 国家(39761)
- 科学基金(33596)
- 社会(32664)
- 社会科(30943)
- 社会科学(30937)
- 基金项目(23697)
- 省(22168)
- 教育(21746)
- 自然(19719)
- 资助(19481)
- 自然科(19288)
- 自然科学(19286)
- 自然科学基金(18993)
- 划(18892)
- 编号(18023)
- 成果(15454)
- 部(15131)
- 重点(14081)
- 国家社会(14010)
- 教育部(13601)
- 发(13375)
- 人文(13304)
- 中国(13006)
- 创(12864)
- 社科(12582)
共检索到159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强 袁怡
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进行要求开放经济下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除了这种可能性,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必然引起普遍生产过剩,这不能通过分裂经济全球化来解决。美国的经验数据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解决美国的生产过剩,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经济全球化分裂的影响,中美贸易关系陷入低谷,为化解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复苏,美国应摒弃带有重商主义色彩的旧思维,借鉴中国方案,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劳动者收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传贵
(1 )资本是一个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市场经济范畴 ,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产阶级社会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资金与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照资本价值增值的要求来运作的经济形式 ,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资产阶级社会制度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失业和经济危机 ,因为 ,失业和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制度安排的产物 ,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兴 丁晓钦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时空特征发生变化,从空间压缩转向空间隔离,财政与货币政策被金融泡沫捆绑,政治极化加剧,美国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等,都是空间隔离的表现。这些国家大多没有进行深入的经济政治变革,而是采取了短期化的内外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可缓解并转移矛盾,但却加剧了空间的碎片化,不仅牺牲了边缘地区,也不利于中心地区的长远发展。全球空间发展的大趋势不应是空间隔离,而应是空间融合。新时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有利于修复空间发展的失衡和割裂,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金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自我扬弃 部分质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批判,是其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关键“病理”入口。这一批判具有鲜明靶向,使他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二重性,即把资本矛盾传导至全球和在驱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加速社会革命。批判的价值和意义,始于经济问题但不止于经济领域、始于批判但决非停留在批判,而是站在人类解放和制度进阶视野上,“由此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源矛盾及演进趋势。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受资本逻辑操弄的虚假自由贸易大行其道。这不仅侵蚀全球产供链的稳定韧性,而且隐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样态、折射资本主义制度新困境、透射资本主义演进新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蔡万焕
本讲主要讲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原标题是《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因这样的标题不适合做期刊标题,所以本讲标题与原文有出入。《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第三篇对资本运动的研究是以产业资本为对象的,或者说是假定由产业资本独立完成资本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第三卷第四篇进一步研究了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商业资本的性质、运动形式和职能。本篇将研究另一种资本形式——借贷资本。在本篇之前的分析是假定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宇坤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突破地域限制,进行经济交往,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全球扩展的过程和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是资本制度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经济全球化通过使过剩的产品和资本走出国门,扩大市场,在更广泛的范围利用经济资源,而成为缓解过剩,实现资本增值,阻碍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有效途径。经济全球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经济过剩矛盾的同时也在加速资本主义经济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加剧矛盾,进而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终结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过剩 终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宁扬 赵宗博
资本主义的发展 ,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借助经济全球化趋势 ,普遍组建国际垄断同盟 ,在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基本主体、以资本的国际流动为基本手段、集中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国际垄断。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进行分析 ,明确其生成根源、功能作用和发展走向 ,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 国际垄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赵豪杰 陈胜辉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增殖必须以使用价值为载体,在使用价值生产过程中,资本要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排他性地独占,这就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共生走向对立和分离。资本的无限增殖必然带来对自然的剥夺、滥用和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下的生产自身具有反生态性,并由此造成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唯有限制、引导和变革这种生产方式,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爱文 王碧英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建构在特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基础的变化则是划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分期的依据。资本主义发展迄今共经历了手工业技术、现代化机器体系和信息技术等三个阶段,根据这些技术基础,可将资本主义划分为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成熟时期和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等三个时期。作为生产组织的载体,技术基础的改变,在主导产业革命的冲击下,最终都将引起生产组织模式及其内涵的改变。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加快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模式 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张晨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是《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七篇,也是《资本论》的最后一篇。在《资本论》第一卷至第三卷中,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基本的元素商品开始,发展到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取得支配地位和反映这种关系的经济范畴地租,在思维中再生产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整体,完整地有序地揭示出整个资本主义大厦的经济结构和各个构成要素的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为我们将这个人类社会历史中最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张晨
一、研究对象和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六篇,简称地租篇。马克思在本篇一开始就指出这一篇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特殊历史形式的土地所有权。它与以往的土地所有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资本主义关系所决定、所派生出来的,既不同于封建的,也不同于小农经济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土地所有权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寿思华 巫文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共产党宣言》主张的差异是当前我国中年特别是青年一代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既缘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有我国中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经典著作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的因素。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的《共产党宣言》是理解资本主义的起点,但其也存在对资本主义分析不足的缺陷。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是资本家的历史价值,他们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冉凌宇
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后世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援引《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全球化问题时,因缺乏超越论视野,总是将研究集中在生产领域而忽视了流通领域,这将直接导致研究停留在表象层面。基于超越论视野,我们能看到马克思早已从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的实现中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即在共同体的差异中追求剩余价值的实现。通过对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构成元素——资本、民族、国家进行分析,还能发现导致当代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无法实现对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结构的超越而引发的历史的反复。基于上述研究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用以解释民主社会主义、区域经济体、民粹主义和分配正义等现象,进而对基于流通领域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有所启示。
关键词:
超越论 全球化 差异 交换方式 资本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大卫·科茨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何特点? 程恩富:作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学会800名会员的杰出代表,您在我校"中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上以"新自由主义与长期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