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8)
- 2023(2122)
- 2022(1699)
- 2021(1631)
- 2020(1325)
- 2019(3073)
- 2018(2942)
- 2017(5648)
- 2016(3020)
- 2015(3388)
- 2014(3192)
- 2013(3270)
- 2012(3036)
- 2011(2686)
- 2010(2602)
- 2009(2487)
- 2008(2572)
- 2007(2352)
- 2006(2179)
- 2005(1900)
- 学科
- 济(15037)
- 经济(15032)
- 业(11724)
- 管理(9994)
- 企(8804)
- 企业(8804)
- 方法(7086)
- 数学(6405)
- 数学方法(6362)
- 财(4699)
- 农(4232)
- 中国(3738)
- 务(3630)
- 财务(3628)
- 财务管理(3621)
- 企业财务(3510)
- 农业(3228)
- 业经(3143)
- 学(2734)
- 制(2547)
- 融(2350)
- 金融(2350)
- 理论(2171)
- 银(2123)
- 银行(2120)
- 技术(2007)
- 行(1957)
- 和(1909)
- 划(1825)
- 策(1823)
- 机构
- 大学(46703)
- 学院(46113)
- 济(22730)
- 经济(22415)
- 管理(18012)
- 理学(15713)
- 理学院(15573)
- 研究(15487)
- 管理学(15384)
- 管理学院(15310)
- 中国(12614)
- 财(10033)
- 京(9535)
- 科学(8779)
- 农(8518)
- 财经(8248)
- 经济学(8000)
- 所(7735)
- 经(7555)
- 经济学院(7161)
- 研究所(7038)
- 业大(6995)
- 中心(6817)
- 农业(6604)
- 江(6381)
- 财经大学(6270)
- 北京(5893)
- 经济管理(5479)
- 院(5299)
- 范(5204)
共检索到67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张晨
一、研究对象和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六篇,简称地租篇。马克思在本篇一开始就指出这一篇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特殊历史形式的土地所有权。它与以往的土地所有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资本主义关系所决定、所派生出来的,既不同于封建的,也不同于小农经济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土地所有权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陶玉
导言:《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的现实意义从本讲开始进入《资本论》第三卷的学习。本讲的主要内容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的导读。为了使读者对《资本论》第三卷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在本讲主要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资本论》第三卷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张开
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还考察了p′的特殊运动规律,在m′相同的条件下,p′会因资本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时间不同而发生自己独特的运动,资本构成越高,周转时间越长,p′就越低。这种情况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考察同一个资本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变化的时候,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当考察不同生产部门各个同时并存的资本时,原来p′的时间上的运动变化变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p′上的差别了。这就出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蔡万焕
本讲要讲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在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即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及如何实现,以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并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的过程中,我们假设产业资本独立完成资本循环的所有阶段,资本家阶级是作为产业资本家的面貌出现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全部由产业资本家占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蔡万焕
本讲主要讲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原标题是《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因这样的标题不适合做期刊标题,所以本讲标题与原文有出入。《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第三篇对资本运动的研究是以产业资本为对象的,或者说是假定由产业资本独立完成资本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第三卷第四篇进一步研究了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商业资本的性质、运动形式和职能。本篇将研究另一种资本形式——借贷资本。在本篇之前的分析是假定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张晨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是《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七篇,也是《资本论》的最后一篇。在《资本论》第一卷至第三卷中,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基本的元素商品开始,发展到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取得支配地位和反映这种关系的经济范畴地租,在思维中再生产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整体,完整地有序地揭示出整个资本主义大厦的经济结构和各个构成要素的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为我们将这个人类社会历史中最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传贵
(1 )资本是一个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市场经济范畴 ,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产阶级社会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资金与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照资本价值增值的要求来运作的经济形式 ,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资产阶级社会制度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失业和经济危机 ,因为 ,失业和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制度安排的产物 ,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爱文 王碧英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建构在特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基础的变化则是划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分期的依据。资本主义发展迄今共经历了手工业技术、现代化机器体系和信息技术等三个阶段,根据这些技术基础,可将资本主义划分为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成熟时期和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等三个时期。作为生产组织的载体,技术基础的改变,在主导产业革命的冲击下,最终都将引起生产组织模式及其内涵的改变。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加快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弟久 ,马希良
技术商品价格主要不取决于劳动消耗或生产费用,而取决于买方需求。这一论点提出了探求技术商品价格的主要方向和途径,但绝不是问题的最后答案。要进一步探讨技术商品的价格,还必须弄清买方对技术的需求究竟受何种因素的制约。众所周知,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实施和应用新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因此,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程度取决于该技术所能带来利润的大小,它是随利润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寻求制约买方需求的根本因素,应对新技术所能影响企业利润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金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自我扬弃 部分质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士兵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的叙述是针对是整部《资本论》而言的。文章认为其中的中文译文"本书"一词仅指《资本论》第一卷,与德文原文不符,更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错误的。从方法论上看,仅仅从《资本论》第一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是错误的;从内容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的界定,若仅仅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关也是不符合马克思本意的。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整部《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即1~3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
理论界通常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是封建领主制生产方式。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和刘永佶教授均对此解释提出了质疑。阿明认为,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中心,并非欧洲中心论者们坚持的封建领主制,而是贡赋制(或纳贡制);但他又认为,"封建制"是"贡赋制"的萌芽形态,"贡赋制"是"封建制"的成熟形态,这是一种尚不准确的概念规定。刘永佶认为,马克思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否定掉的,是"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而不是封建领主制;他认为在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的是"集权官僚制"。阿明的"贡赋制"与刘永佶的"集权官僚制"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释不同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
关键词:
封建制 贡赋制 集权官僚制 生产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寿思华 巫文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共产党宣言》主张的差异是当前我国中年特别是青年一代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既缘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有我国中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经典著作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的因素。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的《共产党宣言》是理解资本主义的起点,但其也存在对资本主义分析不足的缺陷。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是资本家的历史价值,他们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赵豪杰 陈胜辉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增殖必须以使用价值为载体,在使用价值生产过程中,资本要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排他性地独占,这就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共生走向对立和分离。资本的无限增殖必然带来对自然的剥夺、滥用和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下的生产自身具有反生态性,并由此造成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唯有限制、引导和变革这种生产方式,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在2—6篇中,对直接生产过程作了深刻的研究,揭开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最深层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说明了资本的本质,阐明了什么是资本主义关系,并揭露了掩盖着这一本质关系的假象。但是,前面对直接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