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5)
- 2023(8372)
- 2022(6959)
- 2021(6404)
- 2020(5234)
- 2019(11365)
- 2018(11217)
- 2017(20042)
- 2016(10576)
- 2015(11659)
- 2014(11444)
- 2013(10991)
- 2012(10123)
- 2011(9112)
- 2010(9349)
- 2009(8746)
- 2008(8691)
- 2007(8073)
- 2006(7214)
- 2005(6820)
- 学科
- 济(41372)
- 经济(41299)
- 管理(40417)
- 业(38267)
- 企(33437)
- 企业(33437)
- 方法(15120)
- 财(15007)
- 技术(13644)
- 制(13636)
- 数学(12492)
- 中国(12418)
- 数学方法(12379)
- 农(11773)
- 业经(11112)
- 务(9762)
- 财务(9739)
- 财务管理(9717)
- 体(9538)
- 企业财务(9320)
- 银(8152)
- 银行(8140)
- 体制(8135)
- 融(8025)
- 金融(8022)
- 农业(7905)
- 技术管理(7901)
- 学(7826)
- 行(7764)
- 理论(7672)
- 机构
- 大学(156378)
- 学院(156041)
- 济(66143)
- 经济(64744)
- 管理(58650)
- 研究(51911)
- 理学(49872)
- 理学院(49337)
- 管理学(48717)
- 管理学院(48400)
- 中国(39402)
- 财(33925)
- 京(32482)
- 科学(28519)
- 财经(26103)
- 所(25034)
- 江(24154)
- 经(23628)
- 中心(23230)
- 研究所(22234)
- 经济学(21229)
- 范(20471)
- 农(20395)
- 北京(20387)
- 师范(20313)
- 业大(19595)
- 财经大学(19354)
- 经济学院(18980)
- 院(18929)
- 州(18595)
- 基金
- 项目(101057)
- 科学(80997)
- 研究(77900)
- 基金(73908)
- 家(63171)
- 国家(62665)
- 科学基金(54507)
- 社会(51917)
- 社会科(49079)
- 社会科学(49070)
- 省(39092)
- 基金项目(38757)
- 教育(36495)
- 自然(32690)
- 划(32503)
- 自然科(31944)
- 自然科学(31939)
- 自然科学基金(31381)
- 编号(31224)
- 资助(28505)
- 成果(26032)
- 制(25228)
- 部(23216)
- 重点(22979)
- 创(22595)
- 课题(22191)
- 国家社会(21878)
- 发(21464)
- 创新(21214)
- 教育部(20636)
共检索到240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寿涛 冯明宇
“技术—资本”互动机制是内含技术和资本两个对立面的总体概念,用以表征技术与资本的规律性互动。“技术—资本”互动机制在历史上的阶段性演进表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虽然多次为资本主义带来繁荣,但仍无法克服其内在的制度痼疾,一再表现出资本关系的历史暂时性。资本关系的这种历史暂时性决定了,“技术—资本”互动机制的存在有其固有的历史限度。与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持续对此历史限度进行遮蔽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力揭示这种历史暂时性,揭露技术在社会经济演进中的作用,并展望实现技术合理运用的共产主义超越前景。在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集群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技术—资本”互动机制遭遇发展困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表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技术—资本”互动机制正日益展示出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光明前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敏 李优树
数字经济虽是客观中性的概念,但只要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就会推动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发生变化。从价值运动视角来看,数字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体现为价值生产领域不稳定性的提升、价值实现领域隐匿性的削弱与价值分配领域不平等性的加剧。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思想表明,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异化为主导的价值运动构成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演变的本质,内在规定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始终表现为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不平等的矛盾对立。伴随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劳资矛盾将持续转移深化并加剧资本主义阶级冲突。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拥有超越资本逻辑的绝对优势,有助于推动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本主义 劳资关系 共同富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庞德良 李匡哲
岸田文雄的“新资本主义”政策是在对日本长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进行系统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其内在的理论渊源、政策框架和运行逻辑。岸田内阁希望通过“新资本主义”政策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增长停滞和阶级分化等问题。通过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正,强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寻求分配公平基础上的增长,力图通过强化高科技投资增强日本国际竞争力,为日本经济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但是,“新资本主义”政策实际上是新自由主义主体向凯恩斯主义妥协的产物,无法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使日本陷入新一轮危机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Micheal Peters 吴志兰
本文分析了知识资本主义和知识经济两个概念,将其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一个比较性背景。通过分析哈耶克的著作,以知识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基础,提供了一个简短的理论背景;分析了世界政策机构关于这两个概念的最近的文件;讨论了伯顿·琼斯的著作中描绘的知识资本主义概念。最后,本文提出了“知识社会主义”一词,作为在知识创造、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组织性概念。
关键词:
知识资本主义 知识经济 教育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彤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单个私人资本到近代工业股份资本的转化包含着资本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演变,在近代工业股份资本基础上各种资本的发展形态又进一步推进了资本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进程。这一过程表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生产方式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则体现为:适合生产力社会化发展要求资本所有制关系社会化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资本社会化 所有制 所有制关系社会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技术基础,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科技变革双重逻辑下的周期性运动。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逐渐变为全球性危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球化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陈耀庭、巫宁耕教授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新作即将出版。该书着力探讨和阐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如何使国家调控和市场机制、国际调节和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克服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失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升
中国的崛起对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等级结构形成重大冲击,作为中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时代意义。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治理是资本积累的制度性约束机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积累活动发挥着引领作用,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真正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致力于谱写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国际合作蓝图,它不仅开启了世界经济体系积累新周期,更是对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的历史超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为民
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后发赶超西方强国的过程中,基于股份制构成的特点与西方不同,以法人资本主义或不存在大资本家的会社资本主义相标榜,以示与西方传统资本主义相区别。本文重点是剖析日本法人资本主义的提出、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利与弊以及世纪之交法人资本主义的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作为现代性的重要象征,资本主义既可以用来指某种特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制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理性主义的代名词。大学和资本主义都在西方而且仅在西方兴起,这绝非某种巧合而是西方文明中理性主义发展的自然结果。一方面大学作为资本主义体制的一部分,为资本主义精神和制度形式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并培养了资本主义人;另一方面作为理性资本主义的延伸,从学术管理资本主义到学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逻辑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并型塑了现代大学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学术管理资本主义 学术资本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高度发展的形式。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已经历了手工工场、工厂企业和现代工商企业这些发展阶段。跨国公司是现代工商企业以企业有形之手替代世界市场,从而组织和协调一部分国际分工的结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昕蔚 刘刚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应用推动了资本表现形式变革并引致了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过程的重塑。从资本表现形式看,货币的数字化融通,提高了经济系统内可供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资金量,拓展了产业资本融资活动的范围;数据的资本化与生产资本的数字化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对数据生产资料的控制;商品资本则借助数字化形态和数字营销渠道,加速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循环的速度和效率。从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过程看,资本表现形式的数字化使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循环呈现出异质性、复杂性特征,其价值增殖过程则更具多元化和隐秘性。数字化形态商品和服务中的资本循环表现为数字化生产资料运用引致的资本循环和增殖速度的提升;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融合中的资本循环表现为物化数据要素参与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与活劳动的逐渐分离,其资本增殖则偏向于在数据要素生产过程中完成;数字平台主导的零工经济中的资本循环表现为资本通过对数据要素和销售渠道的垄断,控制价值增殖的实现环节,从而强化对个体劳动者、小生产者的剥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和论述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和变革。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呈现出全面社会化的重大变化;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不仅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必定不断地产生和积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或“对立物”的生产关系方面的新质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萌芽的晚期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易宪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