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0)
- 2023(7780)
- 2022(5272)
- 2021(4513)
- 2020(3402)
- 2019(7265)
- 2018(7058)
- 2017(14003)
- 2016(7770)
- 2015(8312)
- 2014(8367)
- 2013(8110)
- 2012(7546)
- 2011(6621)
- 2010(6616)
- 2009(5951)
- 2008(6129)
- 2007(5633)
- 2006(4760)
- 2005(4504)
- 学科
- 济(34806)
- 经济(34760)
- 业(24885)
- 管理(21366)
- 企(18462)
- 企业(18462)
- 方法(13589)
- 业经(12753)
- 数学(11840)
- 数学方法(11717)
- 中国(11384)
- 农(11179)
- 财(9549)
- 产业(8926)
- 农业(8506)
- 信息(8392)
- 总论(8130)
- 信息产业(8022)
- 融(7653)
- 金融(7653)
- 银(7287)
- 银行(7276)
- 行(7005)
- 制(6688)
- 务(6625)
- 财务(6615)
- 财务管理(6603)
- 企业财务(6442)
- 学(6316)
- 劳(6074)
- 机构
- 大学(114413)
- 学院(112743)
- 济(48081)
- 经济(47172)
- 管理(41299)
- 研究(38891)
- 理学(35784)
- 理学院(35353)
- 管理学(34784)
- 管理学院(34536)
- 中国(29518)
- 财(23660)
- 京(23353)
- 科学(22824)
- 所(19296)
- 财经(19187)
- 农(19010)
- 研究所(17663)
- 经(17625)
- 中心(17458)
- 经济学(16496)
- 江(16075)
- 业大(15696)
- 范(15458)
- 师范(15285)
- 农业(15031)
- 经济学院(14944)
- 财经大学(14589)
- 北京(14498)
- 院(13991)
- 基金
- 项目(77044)
- 科学(61638)
- 基金(57498)
- 研究(56493)
- 家(50536)
- 国家(50121)
- 科学基金(42906)
- 社会(38492)
- 社会科(36616)
- 社会科学(36608)
- 基金项目(29194)
- 省(28561)
- 自然(25895)
- 教育(25798)
- 自然科(25335)
- 自然科学(25329)
- 自然科学基金(24894)
- 划(24604)
- 资助(22990)
- 编号(22120)
- 成果(18760)
- 国家社会(17307)
- 部(17302)
- 重点(17217)
- 性(16299)
- 创(16211)
- 发(16108)
- 教育部(15169)
- 创新(15132)
- 课题(14981)
共检索到165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鑫
数字劳动不仅是涉及数字媒体技术与内容生产、消费、服务的所有活动,更是异化的数字工作。澄清资本与异化劳动的辩证关系是解读数字时代现代性幻化生成的理论前提。资本与数字技术的现代结合不仅不断驱动虚拟、智能化与全球化的数字劳动的出现,而且与数字劳动共同推动生产高效率、原子化与娱乐化的数字分工的形成,从而不断生成现代性幻化的社会景观。资本与数字劳动的现代性幻化生成不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经济正义的实现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立数字劳动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数字劳动规则与培育新型数字化生存的实践主体是应对以上挑战的策略。资本与数字劳动现代性幻化生成的揭示,既是对马克思资本与异化劳动理论的现代推动,又是数字工作的重要参照,能够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资本 数字劳动 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伟杰 周绍东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逐渐成为社会化生产的核心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推动数据成为商品,生产数据商品的劳动包括雇佣和非雇佣两种形式,雇佣数字劳动主要在雇佣体系内生产"生产经营数据",非雇佣数字劳动则主要在雇佣体系外生产"个人数据""中间数据"和"公共数据",资本家能够同时占有这两种劳动的成果及其剩余价值;为极大地拓展剩余价值来源,资本势力凭借技术进步偏向性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入侵,将大量数字活动转化为非雇佣数字劳动,从事非雇佣数字劳动的劳动者被抽象为一条条数据从而成为"数字化个体";"数字化个体"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劳动时间、劳动人群和劳动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但其并不拥有关键性数字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成为被资本家剥削的对象,而资本为"数字化个体"再生产支付的代价大为降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性则进一步增强。可见,数字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但拓展了剥削范围、提高了剥削强度、增强了剥削隐蔽性。因此,我国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任由私人资本尤其是外国资本控制和垄断数字平台,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
[作者]
裴小革
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种有关价值的传统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则是一种有关价值的现代理论。其实并非如此,它们都是在19世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随着我国从个别的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作为较早实现工业化的美国,在建设劳动法律体系和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方面也曾经历过一个曲折的阶段。为了解美国劳动关系治理特别是集体劳动关系治理当中的经验,本刊记者采访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劳动和就业关系学院Michael H.LeRoy教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伶俐
流动现代性是后现代性预言家鲍曼对当代社会特征的学术概括。从流动现代性出发,鲍曼不仅具体分析了固态现代性与流动现代性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不同关系,而且分析了当代社会劳动与资本地位的显性差异——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劳动的不确定性,并认为全球化的一切后果皆由"流动性"引起。鲍曼的这种做法恰好是马克思劳动批判立场在后现代批判中展开,他自觉地将自己的劳动关系批判与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联系起来,并延续了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的思想。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劳动关系 批判 鲍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凌 聂菁苗
"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观念上,它使智力与知识的价值得到重视并被重新赋值;在组织结构中,它使员工兼具资方身份,地位得以提升;在收入分配上,它促进了利益分享经济的形成。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关系 利益分享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韦妙 刘怡静
数字技术是推动技能劳动者构建美好生活的核心驱动力,但对数字技术的无节制滥用,极易逾越传统人与技术稳定的关系界限,使技能劳动者深陷被数字技术反向驯化的困境。基于鲍尔格曼的技术哲学观,数字技术在对技能劳动者的工作世界、生活世界以及精神世界赋能改造的同时,也将导致“人—技术”关系的失衡,呈现去技能化、交往异化、泛娱乐化的焦点异化样态,陷入“内卷化”的工作世界、“殖民化”的生活世界以及“贫瘠化”的精神世界无法自拔。为抵御技术异化风险,职业教育应该主动作为,重视技能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技能劳动者的社会化进程,引领技能劳动者的价值观重塑,帮助技能劳动者成长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态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向美好的技术生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卫红 张立富 张义明
西方国家在合作型劳动关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梳理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内涵、测量、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分析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基本运行模式及其对于提高劳动关系运行质量的作用与效果等。最后,文章分析中国情境下合作型劳动关系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以及工会组织的转型与职能定位等关键问题,并探索中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黎莎
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长期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就服务劳动理论的几个核心争议点及其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结合马克思的服务劳动思想对这些核心争议点进行回应,在理论上明确服务劳动的性质类属。在当下中国转入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践中,识别服务劳动与第三产业大统计口径中不同劳动类属的区别,有助于探索高质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务劳动支撑和关联着大量的实体经济内容,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服务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将进一步释放服务劳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未来可结合互联网情境对服务劳动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问题展开专门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业宏 黄媛媛
美国外贸法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等措施全方位保护工人及其所在的企业、产业,明确规定国会、总统、商务部、国际贸易法院等国家机构保护劳动就业权的作为义务,同时授予劳工组织等主体享有保护工人劳动就业权的权利。我国外贸法应当将保护外贸关联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作为首要立法宗旨之一,明确各机关保护职工劳动就业权的积极作为义务和责任,防止外国政府滥用贸易政策法律和各种新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冬冬
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历史悠久且实践经验丰富,20世纪初提出的“劳作学校”思想对德国学校劳动教育的缘起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呈现目标紧随时代服务产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多元学科交叉结构完善等显著特征,对我国学校具有一定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教育 劳动教育 启示 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鹏
劳动市场行为理论注重当事人的偏好特征和习惯等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强调劳动关系中的互惠、公平、平 等和感情因素等,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人性化,采取正向激励,小幅度激励和更公平的待遇制度。
关键词:
劳动市场行为 激励理论 人力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子龙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劳动者长期超负荷、超强度的过度劳动现象越发严重,一些劳动者身心处于严重疲劳的状态,甚至濒临"过劳死"。本文分别就日本、美国及德国对过度劳动的治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过度劳动 劳动标准 劳动定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云波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和快速变化的技术革新,劳动者的工作和技能是否匹配非常关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劳动力的技能错配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新兴话题。梳理2000年以来的有关技能错配的实证研究文献,首先归纳了技能错配的测量方法、发生率水平和成因;其次,总结了技能错配对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的影响和转变机制,发现在职培训和非正式学习对于改善技能错配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鑛 毛磊 郭沐蓉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原创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从而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产权理论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产权理论的重要方面在于就外部性问题研究提出了理论框架;科斯同时论述了交易成本与市场、企业和政府管制(法律)的关系。科斯理论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本文联系科斯理论,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设计、仲裁、诉讼等政府管制手段的适度性及仲裁活动中的经济学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