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7)
2023(10007)
2022(8308)
2021(7759)
2020(6459)
2019(14503)
2018(14234)
2017(28131)
2016(15227)
2015(16768)
2014(16626)
2013(16662)
2012(15614)
2011(14089)
2010(14722)
2009(13830)
2008(14003)
2007(12938)
2006(11802)
2005(10741)
作者
(42974)
(36478)
(35633)
(34196)
(22966)
(17284)
(16081)
(13951)
(13754)
(13005)
(12361)
(11991)
(11467)
(11389)
(11358)
(10979)
(10614)
(10541)
(10297)
(10232)
(8952)
(8944)
(8933)
(8450)
(8283)
(8259)
(8057)
(7824)
(7232)
(7200)
学科
(64236)
经济(64177)
(61257)
(49597)
管理(44350)
(38278)
企业(38278)
农业(33177)
方法(21463)
(21024)
业经(20866)
中国(19704)
(18879)
数学(18663)
数学方法(18433)
(16422)
(15796)
银行(15791)
(15098)
地方(13978)
(13445)
金融(13445)
(13216)
财务(13198)
财务管理(13170)
企业财务(12608)
农业经济(12546)
(12236)
(11556)
及其(11154)
机构
学院(219629)
大学(212477)
(95614)
经济(93572)
管理(88321)
理学(74703)
理学院(74012)
研究(73326)
管理学(73044)
管理学院(72624)
中国(65081)
(53451)
(48087)
(43823)
科学(41376)
农业(40350)
(36556)
财经(36356)
业大(35903)
中心(35881)
(35190)
(33014)
研究所(32422)
经济学(27490)
(27411)
北京(27383)
财经大学(26538)
(25952)
经济管理(25809)
师范(25767)
基金
项目(137739)
科学(109993)
研究(105099)
基金(101475)
(86985)
国家(86073)
科学基金(74694)
社会(68578)
社会科(64529)
社会科学(64514)
(53864)
基金项目(53344)
自然(46714)
自然科(45600)
自然科学(45594)
教育(45521)
自然科学基金(44821)
编号(44201)
(43930)
资助(41047)
成果(36259)
(31262)
(30797)
(30662)
重点(30094)
课题(29388)
(28467)
(28333)
国家社会(28066)
(27986)
期刊
(116712)
经济(116712)
研究(68085)
(59439)
中国(47939)
农业(39940)
(36874)
(35199)
金融(35199)
科学(30826)
学报(29828)
管理(29283)
业经(24843)
大学(24622)
学学(23841)
(18422)
财经(17792)
技术(16885)
教育(16600)
问题(15848)
经济研究(15654)
农村(15481)
(15481)
农业经济(15240)
(15009)
世界(12700)
(12468)
经济问题(11521)
现代(11123)
技术经济(10894)
共检索到346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费罗成  程久苗  
资本下乡介入农地流转可以实现农村地区人、地、资本的协调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复杂多样的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两难选择。为此,运用归纳演绎法和风险系统分析法,系统剖析了资本下乡过程中农地流转风险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农地流转风险可以分为土地权益风险、社会保障风险和土地利用风险3个方面;风险受体为农户、社会经济子系统和土地生态子系统;风险源存在流转阶段差异,约定阶段风险源包括产权边界不清、制度规则模糊、信息不对称、激励政策不合理、政策执行主体能力偏低和准入机制缺失,执行阶段风险源为监管机制缺失和配套措施不完善;各类风险源通过"聚合反应"释放"产权公共领域"、"行为空间"、"合谋"、"选择行为"及"负外部性"等逆境胁迫因子作用于风险受体,引发各类流转风险。因此,通过一系列措施避免产权处于"公共领域"、缩小强势集团"行为空间"、防止权力与资本走向"合谋"、防范利益集团"选择行为"、降低流转"负外部性"可以有效管控资本下乡介入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研究成果可以为引导农地有序流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安录  杨钢桥  
农地城市流转、农地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问题。资源丰富、国土广阔、经济发达的美国在其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对农地城市流转控制、农地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吕添贵  杨蕾  汪立  李洪义  
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赣南传统村落农地流转风险与传导路径,以期为推进下乡资本与农地流转的有效融合提供参考。结合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识别传统资本下乡过程中的农地流转风险的形成机理、传导路径和防范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下乡推动农地流转同时存在经营风险、财产风险和社会风险;(2)资本下乡过程中农地流转风险传导路径受到经营市场的不确定与监管机制的不到位、社会保障不到位、准入机制不完善、流转期限不合理和管理体制缺失的公共影响;(3)规范完善农地流转程序、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和提高主体性行为风险防范意识是为降低资本介入农地流转风险的重要方式。研究结论显示基于资本下乡视角探究了赣南传统村落农地流转异化风险形成机理与传导路径,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农地资本化流转陷入一定"低水平困局",传统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不能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为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认知视角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并以安徽省实地调研数据进行验证,以期为引导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资本化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风险认知是影响其土地转出意愿的决定性因素;流转租金过低和拖欠流转租金的风险、流转后再就业和养老保障风险、土地非粮化甚至非农化、土地硬化以及撂荒风险显著抑制了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同时,农户性别、年龄及家庭年收入对其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敏  雷国平  李菁  
研究目的: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的集体土地产权演化、冲突磨合机制,为解决农地流转冲突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F-H模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产权演化分为产权均衡稳定期、产权冲突磨合期和新产权结构形成期,流转权作为土地剩余产权,在外部作用力和产权主体自适应行为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动态界定中;(2)农地流转冲突的本质是土地产权演化冲突,村社组织、农户和工商企业在F-H冲突分析模型中的全局稳定局势的策略选择集合是{掠权流转,有条件流转,与村社组织合作};(3)大规模农地流转中,工商企业与村社组织之间的结盟为象征地权的膨胀和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村社组织攫取了以流转权为代表的土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章星  张兵  尹鸿飞  王善高  
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工商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商资本下乡行为异质性的视角,从租赁农地和提供机耕服务两个方面梳理工商资本下乡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4.46%和25.01%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机耕服务;21.17%和72.06%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不止一次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多元化惠农服务。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对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影响不显著;工商资本下乡提供机耕服务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户主年龄、性别、家庭实际耕地面积和村居劳动力年龄结构等因素也能够促进农地流转。随着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强度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概率;若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多元化惠农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因此,需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警惕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大量"圈地"导致的土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加快建立工商资本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振  
全面、系统地识别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构建农地流转风险清单,是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对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流转阶段”和“参与主体”两个维度,结合安徽省典型流转区62份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过程,依次识别农地流转不同阶段、不同参与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构建农地流转风险清单。结果显示:(1)农地流转约定阶段,村干部主要面临政绩考核风险,转入户面临规模风险,转出户面临强制流转风险和流转期限风险;(2)农地流转执行阶段,村干部面临管理风险和耕地保护风险,转入户面临技术风险、经营融资风险、土地利用风险和履约风险,转出户面临经济收益风险、失业风险、养老风险和利益表达风险;(3)农地流转完成阶段,村干部面临公信力风险,转入户面临亏损风险,转出户面临失地风险和地力衰退风险。风险识别结果不仅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农地流转风险,也可为后续制订相应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景刚  王岚  高艳梅  
[目的]厘清农地流转风险形成机制,构建农地流转风险评估体系,量化评价农地流转风险,以便为农地流转风险防范和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熵权法和莫兰指数对广东省21个地市的农地流转风险及其空间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1)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及村集体强制介入是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的关键;(2)社会保障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及社会稳定风险是当前广东省农地流转面临的主要风险;(3)广东省农地流转风险区域差异显著,全局莫兰指数为-0.03,空间上未呈明显集聚特征;(4)广东省各地市农地流转非粮化倾向高度趋同,值得警惕。[结论]在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背景下,尊重农民意愿,审慎推进农地流转才是明智之举;法律和制度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流转服务水平的提高,农业金融的支持以及粮食补贴政策的正向激励应是当前广东省实施差异化农地流转风险治理的政策支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月蓉  代晨  
农地资本化流转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主要有:农地用途改变,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产权权能缺位,强制农民流转的风险;盲目推进规模化,经营风险失控的风险;资本化流转的市场风险。化解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的对策有:加强对流转农地的监管、推进农地确权、构建"三位一体"的农地流转市场、弱化农地的社会功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匡远配  唐文婷  刘志雄  
本文构建一个基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4维框架,分析资本增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前提下,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推进农地流转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体制创新,技术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小农的"小资阶层"特征和主体力量,实现三化同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强  李民  
分析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中所存在的农民利益风险、自然风险、流转市场风险、农地制度风险、粮食安全风险、农地过度集中等风险及其成因,提出建立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扶持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农地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体系,对于规范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流转行为、规避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光毅  胡尊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促成了农村"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然而近年来,随着农地流转在广大农村地区兴起并产生新的利益主体,"乡政村治"治理格局呈现出参与主体扩大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趋势。新兴利益主体与原有"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的参与者既存在利益关联,又有利益冲突,原有的"乡政村治"治理格局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分析农地流转背景下相关利益主体各自的角色期望和行为方式,基于农地流转的利益关系,将各利益主体置于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框架下,并探索治理的优化,是今后广大农村地区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燕  
处理好资本与农户的关系是资本下乡入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当前,下乡资本与农户间缺乏互信,双方间利益联结机制十分松散,同时农地流转交易中资本方与农户间信息不对称,且缺少土地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博弈分析表明:信任危机中下乡资本与农户间流转土地产生较大的交易成本,农户土地权益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土地流转市场、流转费用,还受到违约成本的影响。为实现下乡资本与农户合作共赢,应着力构建“共建共享共创机制”、确保各方利益稳定,采取“固定收益+弹性收益”组合方式、巩固信任关系,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农村诚信市场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园园  
农民自发的土地流转模式催生出一批以耕种从亲朋好友间低价流转的地为生的在村新中农。夫妻俩以劳动力最大限度为界,通过经营适度规模的土地获得体面的村庄生活(新中农)。与此同时,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出的背景下,这批在村种地农民变成村庄的中坚力量,成为村庄治理中的主体。然而,以政府主导、为吸引资本下乡所进行的土地流转正在摧毁这批中坚力量,还让外出务工村民长期处于失地状态。文章认为,农业政策应该致力于改善农业耕种条件,并守住耕地,保护好进城失败农民的最后退路,而非支持资本下乡打败新中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课题组  方海波  
当前,"去产能"给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冲击。论文首先分析了本轮"去产能"的特点,特别是与以往"去产能"相比的特点,同时分析了"去产能"对银行业的影响。基于防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角度,作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