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6)
2023(8217)
2022(6582)
2021(6217)
2020(5141)
2019(11406)
2018(11201)
2017(21876)
2016(11903)
2015(13025)
2014(12881)
2013(12931)
2012(12054)
2011(11027)
2010(11409)
2009(10836)
2008(10799)
2007(10078)
2006(9202)
2005(8522)
作者
(32772)
(28025)
(27286)
(26092)
(17168)
(13314)
(12363)
(10724)
(10462)
(9739)
(9567)
(9304)
(8567)
(8500)
(8475)
(8422)
(8034)
(7916)
(7891)
(7786)
(6997)
(6829)
(6704)
(6618)
(6440)
(6423)
(6224)
(5881)
(5589)
(5497)
学科
(52038)
经济(51978)
(49457)
(46753)
农业(32999)
管理(29462)
(23537)
企业(23537)
业经(18360)
方法(16959)
中国(16894)
(15343)
数学(15275)
(15216)
数学方法(15140)
农业经济(12704)
(12351)
银行(12350)
(11772)
地方(11676)
(11032)
保险(10941)
(10517)
(10329)
金融(10328)
(9789)
(9703)
(9693)
农村(9686)
发展(9039)
机构
学院(168175)
大学(162760)
(73636)
经济(72040)
管理(67112)
理学(56445)
理学院(55970)
管理学(55193)
管理学院(54904)
研究(54303)
中国(50410)
(47502)
(36394)
农业(35466)
(33169)
科学(29900)
业大(29578)
中心(28560)
(28012)
财经(27397)
(26443)
(24943)
研究所(23164)
(21770)
农业大学(21494)
经济学(21360)
经济管理(20946)
(20872)
北京(20814)
(20282)
基金
项目(105525)
科学(84063)
研究(81938)
基金(77637)
(65851)
国家(65105)
科学基金(56692)
社会(54752)
社会科(51337)
社会科学(51322)
(42007)
基金项目(41258)
教育(35191)
编号(35113)
自然(33951)
(33418)
自然科(33158)
自然科学(33152)
自然科学基金(32585)
资助(30643)
(28675)
成果(28327)
(24065)
(23398)
国家社会(22746)
课题(22694)
重点(22396)
(22091)
(22016)
(21593)
期刊
(92352)
经济(92352)
(55507)
研究(53094)
中国(39820)
农业(37152)
(29224)
金融(29224)
(27650)
学报(23432)
科学(23336)
业经(22065)
大学(19898)
管理(19696)
学学(19032)
(16037)
农村(15242)
(15242)
农业经济(15069)
教育(13584)
财经(13269)
问题(13165)
技术(12717)
经济研究(11358)
(11174)
(11072)
经济问题(10155)
世界(10085)
农村经济(9823)
社会(9341)
共检索到270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宗平  林同智  陈菁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下乡资本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推动着乡村经济社会的秩序变革。宅基地试点改革的实践表明,资本下乡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是多因、多力共同驱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度红利驱动资本下乡、政府绩效考核驱动资本下乡、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拓展驱动资本下乡、政府管理职能转移驱动资本下乡和宅基地增值空间驱动资本下乡,同时应防范资本下乡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规范下乡资本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本文认为,应探索红线制度,寻求宅基地社会保障功能与财产功能的平衡点;明晰产权主体,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宅基地所有权的完整权能;加强制度设计,规避下乡资本俘获闲置宅基地资源的风险;设置限制条件,建立内外有别的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防止下乡资本过度投机;做好市场监管,合法有序推进下乡资本市场化流转闲置宅基地使用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庆  关欣  张凤荣  何长元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国有土地已经大量地进入市场,土地资产的职能得到不断地强化;而在农村,农民热衷的宅基地流转(尽管能否流转以及如何流转还在讨论之中)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流转已成为必然的事实。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宅基地与承包地之间的异同,提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有偿流转的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张喆琪  
《土地管理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立法缺陷和制度模糊已成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最大障碍。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必须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培育盘活利用主体,创新盘活利用机制,建立配套制度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前川  
农村宅基地资源是支撑农村居民生存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农村人口占比较高的我国有必要正确处理宅基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和保护农民切实经济利益的关系。研究阐述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内涵及其相关立法工作的推进意义;从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土地财产权不平等问题和社会正当性存疑等角度对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立法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给出确保农村宅基地流转立法与农村社会经济的互促发展,健全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的法律体系,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的差异化流转立法安排等具体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伟  田英  丁照勇  
目前我国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象普遍存在,而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着诸如审批管理不严、交易纠纷不断等问题,增加了依法管理的难度。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因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水  王亚星  杜焱强  
宅基地两权分置限制使用权流转,加剧"内空外扩"农村空心化困局,使其落后于乡村发展需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时代背景下,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了保障性权能与财产性权能的分离,进而实现了使用权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使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成为可能,重新盘活了乡村宅基地资源并符合人口双向流动新趋势。然而,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注意其因政策实践偏差而诱发宅基地集体使用权虚化、保障性权能弱化等潜在风险。因此,亟需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强化政策监控,加强"失宅"农民权益保障,合理配置闲置宅基地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传景  
现阶段,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下称宅基地)管理制度缺陷,导致进城居住务工农民不愿意放弃闲置的宅基地。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之目的,就必须着力改变这种局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成  徐爽  
"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打破旧有宅基地制度壁垒,并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互为起承,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有助于盘活乡村沉睡资产;在"三权分置"制度逻辑下实现宅基地使用权资本化是加速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提升乡村聚落功能和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利益共享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法梳理了宅基地改革阶段与产权细分过程,明晰宅基地属性外延,分析宅基地资源资产化与资产资本化的内在机制;从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缘起和内涵解析、制度的外部环境、制度的多元主体和制度的绩效4个维度,解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逻辑;梳理"三权分置"制度下宅基地使用权资本化的选择逻辑和现实困境,提出了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本化路径。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本化需要匹配不同地域乡村的不同发展阶段,才能真正提升农村社会经济效益与发展活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主体地位,应当着重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可以为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其他社会主体签订合同提供居间服务,也可以依法经营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闲置宅基地,或者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交由他人经营的,应当由理事会起草盘活利用方案,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盘活利用决议,并由理事会负责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获得的管理费用、居间服务费用和财产经营收益,应当根据不同的规则予以分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主体地位,应当着重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可以为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其他社会主体签订合同提供居间服务,也可以依法经营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闲置宅基地,或者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交由他人经营的,应当由理事会起草盘活利用方案,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盘活利用决议,并由理事会负责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获得的管理费用、居间服务费用和财产经营收益,应当根据不同的规则予以分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主体地位,应当着重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可以为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其他社会主体签订合同提供居间服务,也可以依法经营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闲置宅基地,或者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交由他人经营的,应当由理事会起草盘活利用方案,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盘活利用决议,并由理事会负责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获得的管理费用、居间服务费用和财产经营收益,应当根据不同的规则予以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喻文莉  陈利根  
研究目的:揭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变迁特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宅基地使用权存续的经济、社会基础,亟须改革。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的60年变迁史对我们的启示是:赋予宅基地使用权的可让与性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诉求;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的主体应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为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浩  刘旦  
目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我国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孙卫东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淑娟  王福香  
结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规定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提出在明确宅基地资格权的前提下需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文章认为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已是大势所趋,符合当前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态势,并就当前房地一体主义模式下的宅基地使用权附随房屋流转困境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