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5)
2023(12227)
2022(9835)
2021(8993)
2020(7433)
2019(16536)
2018(16213)
2017(32003)
2016(17082)
2015(18997)
2014(18738)
2013(18724)
2012(17283)
2011(15382)
2010(15993)
2009(15218)
2008(15500)
2007(14470)
2006(13279)
2005(12199)
作者
(46950)
(39556)
(39223)
(37086)
(25297)
(18767)
(17636)
(15079)
(14839)
(14436)
(13401)
(13019)
(12820)
(12487)
(12307)
(11867)
(11506)
(11476)
(11384)
(11308)
(9862)
(9802)
(9682)
(9264)
(9032)
(8954)
(8910)
(8729)
(7964)
(7847)
学科
(89701)
(78143)
经济(78054)
(72324)
企业(72324)
管理(64190)
(49466)
农业(33172)
业经(31957)
方法(27898)
(27068)
中国(21511)
数学(20123)
(20082)
数学方法(19960)
(19070)
财务(19040)
财务管理(19026)
(18871)
企业财务(18012)
技术(17129)
地方(16071)
(14669)
(13840)
(13620)
理论(13375)
(13365)
贸易(13356)
(13017)
农业经济(12587)
机构
学院(251373)
大学(239571)
(113180)
经济(111012)
管理(105518)
理学(89563)
理学院(88841)
管理学(87952)
管理学院(87470)
研究(78432)
中国(66333)
(53418)
(50877)
(49072)
(41627)
科学(41426)
财经(40817)
农业(37975)
中心(37681)
(37552)
(36894)
业大(36459)
研究所(32968)
经济学(32539)
(32261)
经济管理(30590)
北京(30376)
经济学院(29309)
财经大学(29303)
(28920)
基金
项目(154679)
科学(124690)
研究(122984)
基金(112403)
(93898)
国家(92794)
科学基金(82510)
社会(81410)
社会科(76781)
社会科学(76761)
(62881)
基金项目(59088)
教育(54136)
编号(52151)
(49220)
自然(49194)
自然科(48035)
自然科学(48027)
自然科学基金(47262)
资助(44350)
成果(41620)
(35945)
(35582)
(35277)
课题(35013)
(34854)
重点(33407)
(33248)
国家社会(33055)
(32691)
期刊
(143739)
经济(143739)
研究(76053)
(56180)
中国(54207)
(43517)
管理(42454)
农业(37645)
科学(31440)
(31120)
金融(31120)
业经(30988)
学报(27957)
技术(24199)
大学(24095)
教育(23315)
学学(22915)
财经(20553)
经济研究(20134)
(19133)
问题(18835)
(17757)
农村(15613)
(15613)
农业经济(15360)
技术经济(15327)
世界(14931)
现代(13883)
经济问题(13131)
商业(12937)
共检索到39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包智俊   赵祥云  
我国的农业强国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消灭小农户。在维护小农户利益的基础上,资本下乡与农业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适配性。研究发现,基于资本属性和投资目的的不同,下乡资本可划分为外来资本和本地资本,这两类资本在进入农业时存在着投机和投资两种动机,不同类型的资本和不同动机的资本相互匹配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资本下乡的四种理想类型,投资型资本衍生出生产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两种经营策略,对应着农业现代化的两种道路。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强国,需要综合考虑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并将农业产业发展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视域中,建立起资本报酬有限与劳动报酬稳步增长的有机衔接机制、大中小不同类型规模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机制、亩均土地产出率与人力资本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机制和高收益农产品与大众消费品搭配合理的生产配置机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祥智   李愿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推力。在理论上,社会化服务主要通过规模经营、要素引进、产业拓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实践上,以山西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政策推广已具备一定成效。现阶段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还存在服务覆盖不充分、服务专业性有待提高、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公益性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强国应从拓展服务供给、引入现代要素、优化政策措施、壮大集体经济四个方面继续发力,从而实现社会化服务覆盖层次的扩大、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成本的降低、公益服务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正荣  熊建勇  刘小渝  黄华  温泉  赵俊才  朱瑞文  
浅析农业银行新的经营策略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泸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纵观农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我们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取向既要适应广大农村已经出现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新型经济组合所形成的多层次、多样化经济发展格局,也要适应农行进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仲伯  沈道义  段睿  
通过对城市经营背景的分析 ,探索了对城市资源进行资本化经营的一种新的城市管理方式。分析了规划效益化、土地配置市场化、设施建设社会化、设施管理企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管理规范化等城市资本化经营的主要策略 ,并对城市资本化经营中应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建国  
创新收入保险有效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破解了市场供求等多方原因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农业是强国之基,立国之本。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产险)通过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发挥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的社会担当,在助力服务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
[期刊] 求索  [作者] 罗明忠  
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和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业劳动力回报率低、农业劳动力供给减少以及农业科技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借鉴“舒尔茨内源式”发展逻辑,以人力资本提升为落脚点,通过加大涉农教育培训力度,推动高素质农民成长,加快城乡间“移民”步伐等路径,为农业强国建设构筑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后凯  崔凯  
农业强国以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为特征,表明特定时期一国农业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国围绕粮食安全、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营服务、生态保护、试点改革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增长动力、产业带动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具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突破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约束,补齐农业强国建设短板,应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包括确保稳产优供基础的能力体系建设、彰显农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建设、基于双轮驱动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政策体系建设,确保到21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如期建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要求,不是全部主要任务。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个系统工程,不可顾此失彼,要注意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思维。通过分析巴西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教训提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不仅“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还要注意这些粮源必须“自主可控”;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工农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化结合起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创新要注意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当前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时不我待,要注意推进相关研究强化包容互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就如何认识农业强国的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提出要注意区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两个概念,重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个概念的独特性和存在价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三农”工作的两个主要抓手。建设农业强国要注意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视角,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意区分成本和价格竞争力与品牌、质量和服务竞争力,并更加重视提升农业的品牌、质量和服务竞争力。要科学厘清关于“三农”工作诸多目标任务之间的关系。要用高质量的农业强省建设,推动建设农业强国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谨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误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要求,不是全部主要任务。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个系统工程,不可顾此失彼,要注意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思维。通过分析巴西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教训提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不仅“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还要注意这些粮源必须“自主可控”;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工农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化结合起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创新要注意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当前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时不我待,要注意推进相关研究强化包容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鸿凯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可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目标的质变提升、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发展内生动力的强化升级和发展水平的持续升级。但目前我国农业强国建设中仍面临政策支持度与适用性不足、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创新间存在一定滞后性、政府主导下的监管防控与信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困境。因此,未来应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明确农业强国目标追求;加强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的嵌入力度与范围,优化农业强国的路径设计;优化金融服务农村的能力水平,助力农业农村自主性研发创新;创新政府监管模式和引导方式手段,进一步盘活农村生产要素与资源利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贵滨  石春生  刘婷  
在影响企业经营运作的环境中,企业为获得政府的资源会采取不同的政治行为。企业如何把握政治行为的度,如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企业实务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青平   王敬斌   蔡炜炜  
乡村产业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前提,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城乡要素循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当前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产业融合发展失衡、要素与科技支撑乏力、经营体系急需优化和市场作用发挥失灵等问题。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从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加强要素流动与科技装备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发力,同时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城乡融合和国内外循环四方面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