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7)
2023(14018)
2022(11937)
2021(11285)
2020(9565)
2019(22274)
2018(22035)
2017(43386)
2016(23446)
2015(26626)
2014(26627)
2013(26332)
2012(24392)
2011(21937)
2010(21894)
2009(20330)
2008(20215)
2007(18034)
2006(15825)
2005(13946)
作者
(66398)
(56044)
(55736)
(53326)
(35769)
(26890)
(25658)
(21854)
(21334)
(20212)
(19049)
(18874)
(17654)
(17616)
(17499)
(17353)
(16982)
(16459)
(16133)
(16106)
(13802)
(13774)
(13704)
(12920)
(12751)
(12636)
(12332)
(12288)
(11258)
(11232)
学科
(101461)
经济(101368)
管理(68908)
(68283)
(54868)
企业(54868)
方法(45386)
数学(40382)
数学方法(39880)
(32704)
(27571)
中国(26255)
地方(23446)
业经(22309)
农业(22110)
(19532)
(18202)
(17564)
贸易(17556)
(17062)
(16765)
财务(16711)
财务管理(16677)
企业财务(15853)
(15601)
(15339)
环境(15034)
(14543)
银行(14517)
理论(14036)
机构
学院(335380)
大学(332051)
(140452)
经济(137483)
管理(133920)
理学(115373)
理学院(114148)
管理学(112209)
管理学院(111566)
研究(110115)
中国(84345)
(68766)
科学(67129)
(65030)
(56426)
(54920)
中心(52639)
(51822)
财经(51503)
研究所(49880)
业大(49350)
(46644)
农业(44039)
(43650)
师范(43267)
经济学(42664)
北京(42263)
(40476)
(39873)
经济学院(38654)
基金
项目(224851)
科学(177784)
研究(164915)
基金(163514)
(141436)
国家(140239)
科学基金(121309)
社会(105107)
社会科(99617)
社会科学(99586)
(89760)
基金项目(86642)
自然(78625)
自然科(76662)
自然科学(76639)
教育(75697)
自然科学基金(75258)
(73997)
编号(67833)
资助(67389)
成果(54461)
重点(50413)
(50179)
(49321)
(46346)
课题(46314)
创新(43293)
科研(43118)
国家社会(43018)
教育部(42997)
期刊
(154030)
经济(154030)
研究(93204)
中国(64281)
(52496)
(50819)
学报(49075)
科学(47468)
管理(46952)
大学(37491)
农业(35594)
学学(35408)
(30822)
金融(30822)
教育(30474)
技术(29557)
业经(26993)
财经(25052)
经济研究(23805)
(21429)
问题(20870)
资源(17936)
(17909)
技术经济(16903)
统计(16789)
(15974)
(15893)
图书(15838)
理论(15578)
(15431)
共检索到49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由下乡资本推动的土地规模流转。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下乡资本面对复杂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时,仍需要通过策略性的行为,即吸纳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权威——乡村混混,以获得地方社会的保护和支持,并运用村级组织的力量,借助国家话语,通过规范的程序性操作,获得充满"合法性"外衣流转的土地。在具体的土地流转工作中,在后台操控的资本借用处于前台拥有社会信任和村庄权威的村干部的操作,顺利获得土地的同时,还"雇佣"村级组织为其承担雇工管理、租金发放等工作,使得村级组织成为其"代理人"。后果是农民被动地处于博弈场域的不平等地位,农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受损。同时,资本的"代理人"角色也增加了村级组织的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个案调查,对云南省W村的土地流转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地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研究认为土地流转双方的不同社会关系形成了情感型、经济型和权力型的土地流转策略,这些土地流转策略形成所动用的资源分别是情感资源、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源,这些资源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动员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基于此,研究认为资源整合是有效促进土地流转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玮  
入境旅游是湖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有效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是湖北省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关键。文章结合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磊  
工商资本下乡对"三农"的影响引起了广泛争论,形成了市场效率和小农理性两种具有张力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湖北省Y县的经验调查,发现工商资本下乡具有增长效应、分化效应、排斥效应和断裂效应,基层政府、工商资本主体和大户主导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排斥了普通农户参与的经济机会,给乡村政治和治理的稳定性带来了诸多风险。这些效应产生的重要根源在于基层政府在政策资源分配时具有"抓大扶强"的价值追求,工商资本主体"强势分利"的经济逻辑对普通农户具有排斥性,而资源禀赋不足的普通农户则坚守着"小农理性"的生计原则,结果便是普通农户与工商资本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失衡。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既要利用工商资本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也要重视小农经济的内生发展,充分保护农村社会"蓄水池"的承载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宇  游和远  
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概念框架,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和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湖北省1998~2013年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六年来,湖北省土地生态压力呈逐年减少趋势,土地生态状态和土地生态响应呈逐年增大趋势,湖北省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呈上升趋势。同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农用化肥的施用数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指标对本区土地生态安全影响最大,要想提高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就需要从以上四个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  石涛  
"家电下乡"是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湖北省应城市6个乡镇17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就农户对"家电下乡"产品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因素很多,其中,农户家庭总收入、消费支出倾向以及对"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评价对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意愿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其负向影响;户主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家庭总人口等因素对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仁东  李劲峰  
本项研究首次采用90年代最新时相的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整个湖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植被覆盖特征进行1∶25×104比例尺的大面积遥感宏观调查与制图,并以全数字化方法进行了各地类现状面积的量算,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该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反映了地表覆盖的现状特征,充分体现了卫星遥感方法用于资源调查与动态研究的综合优势。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结构分析表明、目前全省耕地、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亟须提高,水域资源,尤其是湖泊资源有待保护,应进一步合理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控制其规模,严禁滥占乱用土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报寅  
长期以来湖北省各种土地类型的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一直没有查清,土地利用规划没有一个真实可靠的数据可供依据。利用最近的三次土地调查资料和历年的统计资料,对湖北省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1996年统一变更调查数据恢复重建了湖北省历年的实际耕地面积。结果表明,湖北省的实际耕地面积是统计年鉴中数字的1.4~1.5倍,但这并不意味着湖北省的耕地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实际所拥有和正在利用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与原来是一样的。由于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的加剧,优质耕地数量减少等原因,湖北省的土地质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效益未充分发挥,城乡居民点用地外延扩展过快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柏峰  
农民在不同时期进行土地流转的动机和目的有所不同。本文在湖北省京山县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形式有主动长期限流转、被动长期限流转、短期限流转三种。土地流转对农民的阶层分化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忽视了举家务工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的利益,因此,他们对土地制度的态度与"中农阶层"不同。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保护贫弱农户地权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民建湖北省委课题组  刘惠好  
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五级财政的基础环节,也是最薄弱环节。近年来乡镇财政困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乡镇财政状况的调查研究,客观描述和分析当前乡镇财政困难的具体表现与成因,为探讨缓解这些困难的对策提供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振伟  吴建  
不同农户之间生计资本具有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分化。通过对湖北省恩施市7个乡镇520户农户进行调研,从微观层面的农户生计视角出发,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及差异性,并研究其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生计资本总值呈现由农业型向兼业型、非农型递增的总体趋势。自然资本和生产资本高的农户会倾向于从事农业生产;人力资本高的农户选择非农业就业的意愿较强;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差异是导致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分化的主要诱因;农户不同生计策略的选择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生计资本的分化。研究建议:根据农户的生计资本差异,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流转支持政策。扶持农业型农户不断壮大,不断提高经营水平。正确引导兼业型农户和非农型农户向城镇转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其摆脱对农村土地的依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静  王鑫鑫  陈祥兵  
[目的/意义]以湖北省为例,分析科技资源管理政策的现状、趋势与问题,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系统收集、整理与核定2003—2017年湖北省科技资源管理政策,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文本数量、类型、主体构成、内容和政策工具5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结论]科技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受国家创新战略的影响十分显著;政策文本内容具有较强的试探性,但是尚未建立反馈和修正机制;政策制定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高;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信息流动的政策相对缺乏;政策工具中引导类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偏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新玲  
林地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林地使用权流转是实现林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湖北省为例,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林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林地使用权流转目前具有自发性且信息成本较高,需要制定法规和制度来规范,需要成立信息服务机构和森林资源评估机构以降低交易成本。本文认为,除了对提供公共产品的国家生态公益林进行严格管制外,对通过林地使用权流转形成的商品林的采伐和利用必须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锐  
以户籍在村的家庭为基础,结合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的关系,用社会资源作为农民分层标准,同时纳入土地变量,将J村农户分为脱离土地阶层、外出务工阶层、半工半农阶层、小农兼业阶层、村庄贫弱阶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地位秉赋、政治态度、社会表现不同,维护基层秩序的能力和动力也有差异。在阶层分化的条件下,乡村治理应该适时转型,深入调查农民阶层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理能力建设,整合阶层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政治发展。小农兼业阶层是当前农村的中间阶层,他们是融洽阶层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发扬基层社会民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应该得到积极培育和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