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3)
2023(14807)
2022(12618)
2021(11977)
2020(9957)
2019(22726)
2018(22280)
2017(43725)
2016(23431)
2015(26163)
2014(25693)
2013(25151)
2012(23592)
2011(21286)
2010(21659)
2009(20279)
2008(18962)
2007(16719)
2006(15047)
2005(13262)
作者
(64876)
(55089)
(54838)
(51927)
(34966)
(26363)
(24484)
(21140)
(20929)
(19715)
(18679)
(18541)
(17246)
(17158)
(16982)
(16797)
(16101)
(15970)
(15873)
(15660)
(13556)
(13401)
(13359)
(12964)
(12532)
(12352)
(12048)
(11946)
(11154)
(10983)
学科
(98839)
经济(98730)
(74638)
管理(67188)
(52470)
(52443)
企业(52443)
方法(40565)
数学(35777)
数学方法(35286)
农业(34870)
业经(26052)
(26021)
中国(25154)
地方(22527)
(19476)
(17790)
(17779)
贸易(17772)
(17638)
环境(17539)
(17329)
(15483)
财务(15438)
财务管理(15411)
(15218)
(15095)
(15072)
银行(15051)
(15026)
机构
学院(331620)
大学(325528)
(139729)
经济(136946)
管理(131874)
理学(114393)
理学院(113179)
管理学(111212)
管理学院(110583)
研究(109616)
中国(85181)
(67419)
(66832)
科学(65476)
(63251)
(53518)
中心(52892)
业大(51453)
农业(51452)
(50204)
财经(50155)
研究所(48607)
(45838)
(43771)
师范(43409)
经济学(41738)
北京(40797)
(39806)
(39263)
经济学院(37744)
基金
项目(225803)
科学(179940)
研究(167873)
基金(165871)
(143342)
国家(142036)
科学基金(123449)
社会(108842)
社会科(102820)
社会科学(102788)
(88560)
基金项目(88124)
自然(78883)
自然科(77022)
自然科学(77001)
教育(76178)
自然科学基金(75649)
(73447)
编号(68634)
资助(66910)
成果(55206)
(50670)
重点(50239)
(49646)
(46863)
课题(46506)
国家社会(45158)
创新(43730)
教育部(43583)
人文(43344)
期刊
(158704)
经济(158704)
研究(93216)
(69726)
中国(63938)
学报(48105)
科学(47562)
农业(47493)
(47227)
管理(45475)
大学(38739)
学学(37037)
(35840)
金融(35840)
业经(31667)
教育(30784)
技术(27890)
财经(24122)
经济研究(22557)
问题(22305)
(22161)
(20620)
(17675)
世界(16799)
资源(16700)
农村(16202)
(16202)
农业经济(15759)
技术经济(15692)
现代(15322)
共检索到490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俏  金星  
近年来,伴随工商业资本下乡,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但环境问题也不断凸显。部分商业资本借助"现代技术"和"生态农业"等积极性政策词汇来掩盖其负面影响和构建正面话语权,地方政府则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而导致环境保护表面化。为应对这一环境危机,农民展现出其自有的行为策略,但却存在着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而村庄内部的分化又进一步使农民作为环境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不断弱化,最终导致农村环境危机的解决一度陷入困局。对此,还需从赋予农民参与监督权力、完善社会监查机制、坚持中央环保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建明  黄华东  陈国生  
湖南省在实施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协调效应,使得湖南“产业、生态、生活、乡风、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多方协作发展农村经济,健全运行机制,整合多方力量,打造湖南乡村建设升级版,推动湖南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玉凤  武深树  周慧  
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湖南湘乡、涟源、双峰三县(市)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养殖业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根据调查显示的当前农民养殖增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养殖增收的基本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吴桢培  
本文依据对湖南省汨罗市农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2004—2008年湖南省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主要结论认为按现在实施的粮食补贴模式并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田种粮面积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粮食直补资金不应继续以普惠的方式发放,水稻良种补贴方式亟待改革,继续使用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时提高粮食产品的价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易雄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政府投入"低度化"、农村劳动力观念"落后化"、农业生产"兼业化"、法制建设"低全化"等多重困境。基于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迫切需要政府、基地、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市场带动、农民主动的"五轮驱动"机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博成  朱忆天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外部生产要素的输入,而且需要高度重视农民主体发挥内生动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逐渐从单一种植群体演化成为结构复杂、从事多种生产活动的群体,其中身心俱在乡村、为农村生产和再生产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坚农民",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机制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新时代要重视"中坚农民"群体内部分化和资本下乡带来的双重困境,全面采取措施激活"中坚农民"的上下联结作用,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学愚  张新圆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汨罗市弼时镇弼时村和湖南省湘阴县文星镇乌龙社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和比较分析,深度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正走向往农村社区建设的转型时期,必须在干部培训、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社会资本培育和农村社区企业发展诸方面给予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伟  喻洁  
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是指通过失地农民个人和集体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得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大致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通过对613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本文对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得出结论: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积累不够、集体社会资本十分薄弱。因此,政府应正确引导失地农民不断积累个体社会资本,大幅度增加对失地农民集体社会资本的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继志  龚欣一  夏日红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文章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走访湖南省沅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详细地阐述了合作社在融资中出现的融资成本高、融资途径单一、正规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小等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合作社内部制度建设,效益提高和外部融资环境完善等方面来解决合作社的融资困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精准扶贫的"资源输入"却遭遇农户"争当贫困户"的意外性后果,这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首先,在国家层面,精准扶贫的新政策改变了农户的心态;其次,从农户自身来看,既有生计脆弱缺乏保障的客观原因,也有平均主义心态的主观原因;最后,从制度本身来讲,设计理念与实际偏离,评选机制又不够科学和公正,是引发农户行为的主要原因。面对精准扶贫实践出现的"非均衡性",今后要真正实现政策的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规模,完善现有的入户调查机制,切实发挥群众、党员、村民代表在精准识别中的作用,并加强督导和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精准扶贫的"资源输入"却遭遇农户"争当贫困户"的意外性后果,这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首先,在国家层面,精准扶贫的新政策改变了农户的心态;其次,从农户自身来看,既有生计脆弱缺乏保障的客观原因,也有平均主义心态的主观原因;最后,从制度本身来讲,设计理念与实际偏离,评选机制又不够科学和公正,是引发农户行为的主要原因。面对精准扶贫实践出现的"非均衡性",今后要真正实现政策的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规模,完善现有的入户调查机制,切实发挥群众、党员、村民代表在精准识别中的作用,并加强督导和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义媛  
中国农业的规模化转型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之一就是资本下乡过程中所遭遇的来自村庄社会的抵抗。本文以湘南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例,考察资本下乡后如何遭遇来自村庄社会的阻碍,以及资本如何利用村庄社会资源化解阻碍,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了下乡资本化解社会困境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将土地转包给当地的家庭农场("代管户"),企业得以将这些家庭农场吸纳进自己的产业链中,并利用本地人的社会资源,如熟人社会的"人情""面子""内外有别"等原则,解决劳动雇佣、监督以及村庄公共资源的使用问题。本文认为,家庭农场所赋有的社会资源可以成为下乡企业化解社会困境的润滑剂,贡献于资本积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刘国顺  
利用2017年课题组在湖北和广东两省调查的950户进城农民工样本,采用Kakwani个体相对剥夺指数测算进城农民工个体收入不平等水平,实证分析个体收入不平等水平对进城农民工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并对不同群体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1)农民工个体收入不平等水平处于低剥夺区间,样本收入不平等平均水平为0.277,男、女性农民工分别为0.348、0.227,老一代农民工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不平等水平更高,教育程度越高的进城农民工收入不平等水平越低,普通工人比其他技术管理人员高;(2)个体收入不平等水平较高的农民工倾向于采取高成本风险应对策略,如降低基本生活水平、减少教育和医疗开支等,反之则倾向于采取向正规机构借贷和正式社会支持等低成本风险应对策略;(3)女性、健康状况较差、教育程度低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面临风险采取高成本风险应对策略的概率更高。研究结论提供了农民工群体风险管理研究的经验证据,可以为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和推动市民化进程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张安琪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农民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乡村变迁浪潮中做出何种选择将深刻影响未来城乡关系的演变进程。本文以个体农民为对象,以乡村发展现实为基础,根据农民与土地、村庄关系的松动程度将其划分为离土离村型、离土守村型、守土离村型与守土守村型四种基本类型,并从外生与内生两个角度重点解读其中两种具有过渡意义的分化形态背后所折射出的“城愁”与“乡愁”。本文提出应从大城市城镇化与小农户现代化两方面着手,深化户籍制度双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完善社会多元治理体系,从而实现要素自由流动,打造城乡间发展与平衡的共赢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良健  何琼峰  文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根本解决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历史悠久,已经初步建立起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系统和废弃物资无害化处置系统,呈现出产业集群发展雏形,针对目前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存在的产业链条短、产品加工度不高、附加值低等问题,必须通过再生资源产业价值链技术创新、链核延伸和链条辐射,实现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的动态升级,加速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形成,为其他地区和城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