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2)
- 2023(8399)
- 2022(6717)
- 2021(5937)
- 2020(5211)
- 2019(11546)
- 2018(11318)
- 2017(22777)
- 2016(12037)
- 2015(13301)
- 2014(13065)
- 2013(13412)
- 2012(12179)
- 2011(10412)
- 2010(10561)
- 2009(10023)
- 2008(10415)
- 2007(9533)
- 2006(8417)
- 2005(7868)
- 学科
- 业(77792)
- 企(72709)
- 企业(72709)
- 济(64997)
- 经济(64923)
- 管理(54170)
- 业经(27788)
- 方法(27623)
- 财(22557)
- 农(22355)
- 数学(19704)
- 数学方法(19629)
- 务(19251)
- 财务(19242)
- 财务管理(19232)
- 企业财务(18284)
- 农业(17344)
- 技术(17280)
- 中国(13703)
- 策(12558)
- 企业经济(12557)
- 划(12284)
- 和(11959)
- 制(11952)
- 产业(11840)
- 理论(11501)
- 经营(11331)
- 技术管理(10821)
- 体(10170)
- 地方(10132)
- 机构
- 学院(182370)
- 大学(173455)
- 济(86877)
- 经济(85695)
- 管理(79721)
- 理学(68568)
- 理学院(68073)
- 管理学(67422)
- 管理学院(67090)
- 研究(51865)
- 中国(43407)
- 财(39368)
- 京(35129)
- 财经(31607)
- 经(28612)
- 江(28214)
- 农(27991)
- 科学(27697)
- 经济学(26509)
- 所(25135)
- 经济学院(24151)
- 商学(24038)
- 商学院(23835)
- 业大(23699)
- 中心(23649)
- 财经大学(23136)
- 经济管理(22727)
- 研究所(22164)
- 北京(21862)
- 州(21760)
- 基金
- 项目(114927)
- 科学(94174)
- 研究(87052)
- 基金(86048)
- 家(72050)
- 国家(71356)
- 科学基金(64859)
- 社会(59614)
- 社会科(56837)
- 社会科学(56825)
- 省(46571)
- 基金项目(45889)
- 自然(40254)
- 自然科(39370)
- 自然科学(39364)
- 自然科学基金(38784)
- 教育(37627)
- 划(36215)
- 资助(34448)
- 编号(34052)
- 业(31341)
- 创(28291)
- 发(26009)
- 部(25509)
- 创新(25336)
- 成果(24994)
- 国家社会(24943)
- 重点(24781)
- 制(24099)
- 人文(23393)
共检索到271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民书
利益摩擦是影响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资本—劳动利益摩擦的强度有所不同。企业利益摩擦与劳动力使用的数量成正比。因此 ,扩大企业规模 ,需要减少资本对劳动的依赖 ,需要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技术进步过程 ,中小企业不断从对劳动力依赖较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退出 ,同时又在更多依靠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慧珺 赵扶扬 傅春杨
本文在一个DSGE模型中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及企业的进入退出机制,通过四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冲击考察了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疫情冲击将首先导致失业增加,然后传导至企业端,引起单个企业产出下降和中小企业退出,进一步抑制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正反馈循环。在劳动力市场摩擦和企业数目下降两个机制的互相强化下,短期冲击会带来持续性的影响,仅存在一个季度的冲击也会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持续数年。最后,本文通过政策分析为稳定就业、纾困中小企业等举措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盛丹
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摩擦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经济波动对产业结构微观机制的影响:当发生负面经济冲击时,由于差异化产品生产企业的工资无法灵活调整,这就使得密集使用差异化中间投入的产业用工需求、利润和产值的大幅下降。因此,频繁的经济波动会增加这些产业的运行成本,并降低其技术进步与产值占比。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跨国分行业数据验证了经济波动影响产业结构的现象,并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准自然实验",结合2007和2009年微观企业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核心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对于密集使用差异化中间投入的产业而言,经济波动显著降低了其技术进步与产值占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冰 万举
国有企业“内部劳务市场”是1980年代中期我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它是在企业扩大自主权之后,为了增强自身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外部体制环境的改革不配套,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阻力、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不协调成本的约束下,为了减轻辞退企业冗员可能引起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与政府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利益摩擦的缓冲机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平滑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考察其产生和演化的原因与动力机制,对于转型理论研究和改革深化都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艳艳
一、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民间借贷、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商业信用等。具体如下:(一)自身积累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集中在家族式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生产经营过程中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的积累,即内源性融资。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绪华 胡汉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产品经常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限制,并愈演愈烈,有效突破国际贸易摩擦成为外向型产业集群进一步成长的关键之一。文章通过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修正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模式能够增加各应诉联盟成员的效益,并能保证联盟的稳定性。采用修正shap-ley值法进行利益分配时,不仅考虑了集群企业在应诉联盟中的贡献,而且考虑了应诉过程中所承担的不同风险。最后以江苏横林强化木地板产业集群内企业联合应对337调查、反倾销、反补贴为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新劳动政策所体现的制度安排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雇佣关系。理论上在短期新劳动政策的实施将对中小企业雇佣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双方达成帕累托有效结果。新劳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维护中小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但在短期却因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而使劳资双方利益共同受到损失。不过从长期的演化分析看,新劳动政策将促使中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改善等内涵式的发展消化新增的劳动成本,从而达到劳资双方利益共享的帕累托有效结果。
关键词:
劳动政策 雇佣关系 中小企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汉玲 刘平青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组织社会化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它包括组织外社会化与组织内社会化两个方面。适宜的外部公共政策及良好的企业内部对策是促进组织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探讨中小企业组织社会化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以及丰富组织社会化理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企业管理 劳动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春顶 尹翔硕
就业保护是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产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产业分布因素包括:劳动就业人数、劳动力需求价格弹性、游说交易成本、政治体制、消费者集体行动力量、产业产出值、产业进口值及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这样的结论符合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现状,启示我国应该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减低出口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度,从本源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关键词:
就业保护 贸易摩擦 产业分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庚寅
论文以“进入壁垒论”为研究中小企业行业分布的理论依据,运用“市场集中度法”、“企业数目法”、“企业规模比重法”,确定了我国各工业行业进入壁垒的程度,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此为据,对我国工业中小企业行业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以大量的客观数据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的结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自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确立之后,特别是自弗里德曼等将逻辑实证主义引入到经济学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开始主导了经济学的研究,而方法论的探究则日渐式微;即使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现代主流经济学依然不愿对方法论进行实质性探讨,以致20世纪80年代曾经在西方复兴的方法论思潮又逐渐湮息了。究其原因有二:一者,迄今为止的方法论探究还主要停留在画地为牢的批判层面,因而没有对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多少有用的东西;二者,现代主流经济学已经日益教条化和功利化,那些掌握学术资源的主流为了维护自身地位而不愿接受新思维的挑战。
关键词:
现代经济学 方法论 功利主义 主流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丽华
中小企业合作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合作的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利益分配不当给中小企业合作带来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合作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协商的条件下综合考虑风险、投入与收益的利益分配方法。
关键词:
利益分配 中小企业 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勤
文章在调查北京市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法实施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从劳资合作绩效理论视角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劳动关系管理新模式。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小型企业,提高了16.5个百分点;大多中小企业选择转变用工模式,严格用工规制,增加人力预算,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的做法来主动应对法律的实施;中小企业用工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显性用工成本仅增加了0.1%~2.44%,而大部分是隐性成本违法成本的增加,因此,只要善于应对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影响 劳资合作 新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李俊青 张四灿
本文构建了一个真实经济周期模型,首次将企业目标转换和双重金融摩擦因素融合为统一研究框架,并以此考察经济周期波动中信贷的需求和供给因素,进而分析双重金融摩擦因素在塑造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中的作用。研究表明:(1)当银行与企业、银行与家庭间均存在金融摩擦时,顺周期的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均会导致逆周期的企业外部融资溢价,对投资和产出产生双重加速效应,而缓解金融摩擦能够减弱上述加速效应进而有助于经济波动的平稳化;(2)由于家庭资产主要采取储蓄方式并且企业自有资金起到平滑信贷波动作用,信贷供给端摩擦产生的加速效应比需求端摩擦要弱;(3)企业目标转换通过经济结构渠道对金融摩擦的加速效应起到增强或弱化效果。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加强对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周期性的关注,平抑由双重金融摩擦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国有企业非经济目标需要依据经济周期波动状况把握适度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双重金融摩擦 企业目标转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鲁汉玲
本文以组织社会化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与组织社会化程度相关,建议提高中小企业的组织社会化程度,以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劳动关系 中小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