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7)
2023(14503)
2022(12527)
2021(11968)
2020(9968)
2019(23139)
2018(23140)
2017(42893)
2016(24534)
2015(27723)
2014(28051)
2013(27020)
2012(24840)
2011(22571)
2010(22749)
2009(20840)
2008(20224)
2007(17797)
2006(15738)
2005(14174)
作者
(70589)
(58364)
(58128)
(55257)
(37305)
(28139)
(26440)
(22844)
(22541)
(21094)
(20039)
(19728)
(18665)
(18635)
(18324)
(18206)
(17772)
(17472)
(16838)
(16833)
(14692)
(14575)
(14115)
(13432)
(13200)
(13169)
(13032)
(12837)
(11856)
(11593)
学科
(83773)
经济(83642)
管理(68184)
(61139)
(52143)
企业(52143)
方法(38002)
数学(32497)
数学方法(32045)
中国(27404)
(24431)
教育(23643)
(23017)
(22431)
(21052)
业经(19458)
理论(18278)
地方(16100)
技术(14923)
(14882)
财务(14811)
财务管理(14776)
(14753)
贸易(14746)
农业(14542)
(14330)
(14187)
企业财务(14012)
环境(13860)
(13851)
机构
大学(346041)
学院(337330)
管理(126318)
(123871)
经济(120676)
研究(120080)
理学(109006)
理学院(107607)
管理学(105552)
管理学院(104915)
中国(83061)
(76404)
科学(75547)
(61591)
(59715)
(56195)
研究所(56138)
(53257)
师范(52737)
中心(52434)
业大(51725)
(51416)
北京(49125)
财经(46901)
农业(44241)
(43694)
师范大学(43330)
教育(42659)
(42586)
(40846)
基金
项目(230150)
科学(180746)
研究(171024)
基金(163984)
(143822)
国家(142537)
科学基金(120458)
社会(103923)
社会科(98039)
社会科学(98011)
(90620)
基金项目(86404)
教育(84598)
自然(78984)
(78838)
自然科(77058)
自然科学(77036)
自然科学基金(75666)
编号(71194)
资助(67429)
成果(61014)
重点(53233)
课题(52238)
(51914)
(49238)
(47862)
教育部(44630)
创新(44468)
项目编号(43996)
科研(43941)
期刊
(138325)
经济(138325)
研究(108858)
中国(76785)
教育(66911)
学报(57431)
科学(51222)
(50667)
管理(46822)
(45543)
大学(43960)
学学(39894)
农业(35162)
技术(31138)
(26821)
金融(26821)
财经(23023)
业经(21015)
经济研究(20865)
(19547)
图书(18510)
(18181)
问题(17388)
科技(16320)
职业(16169)
(15992)
理论(15921)
业大(14778)
(14690)
论坛(14690)
共检索到50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雪芬  李子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研究生助教是雇员还是学生的身份争议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这一问题是反思博士研究生助教制度的重要窗口。博士研究生助教的身份之争,表面上是助教和大学管理者对助教教学任务性质的观念争锋,实际上却隐含着助教维护教学权益和大学管理者节约教学成本之间的利益博弈。其根本原因是,在学术劳动力临时工化的危机下,博士研究生助教制度的资助、雇佣和教育功能失衡,雇佣性超越教育性。无论研究生助教被定义为雇员还是学生,研究生助教制度都应平衡好资助、雇佣和教育三种功能,立足于保障博士研究生的教学权益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非成为节约教学成本的雇佣手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振利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经历了开创、扩张和超越三个阶段。助教既是助理教师,又是教学学徒和信使,自20世纪90年代始,教学学徒的角色更为凸显。助教制度有助于研究生完成学业和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师资压力,有助于研究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和促进研究生社会化,尤其有助于促进大学教师职前教学的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都昌满  
分析了美国高校研究生助教培训制度的产生背景,结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具体实例,论述了美国高校研究生助教的培训制度和惯例做法,提出了借鉴美国高校的助教培训制度和做法,提高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国兴  
日本博士研究生科研资助制度经过近30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多样化资助类型、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合理选拔机制,大而有别的较强资助力度与由专门机构管理运营的比较完善的科研资助体系。日本的经验值得我国今后完善相关制度时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永刚  高斐  
介绍了美国研究生资助公正客观的资助评审制度、科学规范的资助管理制度、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相结合的资助类型、强有力的多元资助体系和差异化的资助分配制度。提出我国应改革奖助评审制度,促进评审公正客观;强化和落实高校与各院系职责,健全与完善研究生资助管理制度;拓宽资助渠道,促进资助类型多样化;加强资助力度,扩大资助受益范围;实行差异化的资助分配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世奎  沈文钦  
美国博士生的学习成本较高,但资助体系比较健全,各种资助的覆盖面和资助强度都比较高。总体而言,助研、助教和各种奖学金、助学金逐渐成为其经济资助的主要来源,1998-2008年间博士生获得上述资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资助强度来看,博士生如果能够同时获得奖助金和助学金,则足以支付除"全时/全年"学习方式外其他情况的经济支出。不同的资助模式对博士生修业年限和完成率、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芳  于国欢  
助教制度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开展"三助一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三个方面全面梳理总结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研究生助教管理制度,即角色定位与选聘制度、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该校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助教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明确研究生助教的功能定位、强化院系在研究生助教培训中的作用、完善研究生助教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搭建信息平台并实现管理信息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存荣  金善锟  沈培华  
清华大学助教博士生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杨存荣金善锟沈培华博士生兼任助教(含教学助理TA、科研助理RA和管理助理MA)称为助教博士生。自1989年试点,1990年起全面试行以来,助教博士生制度在清华大学已走过六年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清华大学助教博士...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芳明  孙傅  董渊  
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功能、现状及问题,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助教管理制度建设和研究生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开展情况。针对目前助教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助教理念、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层面对助教制度进行反思,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希冀通过科学、健康、高效的助教管理制度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政策方案,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卫霞  
通过对华东地区10所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的调研,实证分析博士生导师资助制对导师责任心提高、博士生学习科研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并没有显著提升导师指导博士生的责任心;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参与度和学业科研投入时间;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没有有效促进博士生学业成就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针对调查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导师资助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欣  刘元芳  
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从选拔制度、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三方面出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成为构建我国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陶红  
研究生收费试点已在一些高校开始试行,试点学校将取消计划内和计划外区别,所有研究生都要交费上学。同时,试点学校将提高研究生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建立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激励机制;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资助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联进  
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越来越体现其国家特征,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到社会中介组织对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无不渗透政府的国家意志。政府的国家意志渗透到研究生教育中,对研究生教育进行必要的引导、支持、甚至干预等手段和措施,不但没有削弱研究生教育,反而使内外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更具有生命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矢野真和  徐国兴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1960年以后日本不同学历的劳动市场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回顾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分析、日本的雇佣制度与学历主义关系、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过去的研究进行评价,并展望了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未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展画  
本文以美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收费为讨论主题,分析了其美国日趋上升的“高额学费”现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研究生进行资助的一整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各级政府要在收费改革中加大资助力度;利用市场调节机制进行收费制度改革;动员社会力量在高校设置各种奖学金、助学金;鼓励研究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与此同时按劳取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