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8)
2023(7888)
2022(6598)
2021(6015)
2020(4694)
2019(10698)
2018(10773)
2017(19432)
2016(10721)
2015(12037)
2014(12357)
2013(11999)
2012(11579)
2011(10590)
2010(11048)
2009(9872)
2008(9870)
2007(9172)
2006(8435)
2005(8011)
作者
(31787)
(26150)
(26132)
(24661)
(16885)
(12574)
(11968)
(10150)
(10128)
(9815)
(8986)
(8868)
(8659)
(8424)
(8250)
(8044)
(7755)
(7726)
(7611)
(7525)
(6766)
(6598)
(6396)
(6237)
(6142)
(5943)
(5911)
(5908)
(5477)
(5258)
学科
(46282)
经济(46228)
管理(30120)
(28499)
(21897)
企业(21897)
中国(17775)
地方(17714)
(14416)
业经(12974)
(12443)
银行(12430)
(12125)
(12002)
(11797)
金融(11796)
(10575)
方法(10510)
农业(10097)
地方经济(9842)
(9617)
(8621)
(8135)
贸易(8122)
(8031)
技术(8009)
理论(7988)
数学(7936)
数学方法(7832)
环境(7775)
机构
学院(151077)
大学(145820)
(58236)
经济(56635)
研究(55020)
管理(51962)
中国(45759)
理学(42109)
理学院(41504)
管理学(40725)
管理学院(40438)
科学(33283)
(33167)
(30305)
(28914)
(26885)
中心(25819)
研究所(25334)
(25279)
(22644)
师范(22404)
(22276)
财经(22045)
北京(21961)
(20464)
(20180)
业大(19842)
(19745)
农业(19207)
技术(18979)
基金
项目(88059)
研究(69224)
科学(68033)
基金(58911)
(50522)
国家(49949)
科学基金(42177)
社会(41577)
社会科(39171)
社会科学(39165)
(37288)
教育(32061)
基金项目(30749)
编号(30331)
(30185)
成果(25636)
(25354)
自然(25220)
自然科(24597)
自然科学(24594)
自然科学基金(24138)
资助(23708)
课题(22761)
发展(20624)
重点(20310)
(20237)
(18919)
(18621)
(18256)
(18027)
期刊
(80793)
经济(80793)
研究(51937)
中国(42149)
教育(25540)
(25410)
(24297)
管理(22320)
(21761)
金融(21761)
学报(21122)
科学(19931)
农业(17243)
大学(16303)
业经(15431)
技术(15136)
学学(14907)
经济研究(12152)
财经(10686)
问题(9802)
(9213)
图书(9135)
(8939)
(8195)
论坛(8195)
商业(8103)
职业(7821)
(7675)
现代(7497)
(7405)
共检索到261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敏  
从国际上看,不同的国家对资信评级机构资格的认定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方式,较为典型的主要有美国SEC1994年的“概念公告”和1997年的规则提案中提到的“五原则”,以及国际清算银行下属的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中提到的“六原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明  
信用评级起源于金融市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求。与美国相比,欧洲信用评级业的起步较晚。本文对欧洲评级机构的发展和监管演变进行了分析,对欧美评级监管框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外评级的研究将有益于我国信用评级的规范和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敏  
在过去近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的资信评级业扩张明显,在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重要,评级业的监管也日益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评级业的监管历史,对2006年新发布的资信评级机构改革法案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和评论了美国证监会2007年发布的"注册为全国认可统计评级组织的评级机构监管"规则提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我国的评级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褚蓬瑜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征信、金融和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2007年国务院批复扩大试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钰  
评级机构以高效、专业的信息处理技术,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受美国依赖评级的金融监管(RDRs)影响,其评级业的发展分为5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典型阶段。RDRs视角下评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美国为纠正金融市场失灵而建立的RDRs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四种典型的无效率。该研究对我国的RDRs监管及国内评级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维  邱勇  熊熊  
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资信评级业NRSRO监管模式和最新发展,并分析总结了近年欧盟和IOSCO等其他国际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评级业监管改革措施;从金融系统工程的理论分析视角出发,比较分析了我国与美国和欧盟的最新资信评级业监管实践模式,并针对我国资信评级业监管现状,从监管内容、监管工具、监管程序制度的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灵跃  
温州市企业资信评级市场项目,既是温州市人民政府信用建设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民银行总行按市场化要求在浙江省建设的资信评级市场的试点项目。本文总结了温州市发展企业征信评级市场的情况,分析了对政府信用建设、企业、金融界的现实作用,并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康雷宇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信用评级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然而信用评级作为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制度安排,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有力地推动了金融乃至经济的发展。充分借鉴国际社会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体系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国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制度建设,积极发挥信用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风险揭示作用,提升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回顾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历程,分析金融危机对信用评级的冲击及问题,以及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方向及最新动态,最后研究了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的趋势以及对金融市场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平  尚静  
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对于评级机构,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监管与规范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必须是在确保评级质量的前提下由点到面逐步推开。首先,明确评级机构获得监管当局认可的条件。其次,建立对评级机构资格评估以及动态监管的正式程序。最后,完善退出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永  田志鹏  何亚琴  张水泉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发奇  陈晓红  王金升  
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我国担保业的监管以及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有效对策,以完善担保业的监管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宇松  
近期欧债危机表明,信用评级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可是当前却被控制在少数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手中。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而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业是中国维护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信誉机制理论框架剖析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认为自发需求不足和信息化水平低对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公信力构成巨大挑战,而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则强化了监管的必要性,迫切需要提高监管方式的有效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舒仁  
民间融资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模式网络化、业务混业化、地域扩大化和风险复杂化等特点,给民间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温州为例,分析民间融资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探索实施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鱼建光  
随着“新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 ,新世纪世界经济格局正面临大的调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正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努力朝着现代化的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入世后的中国保险业将呈现国际化、国内市场的开放与金融创新的多样性、保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呈现出不断加深和扩大的趋势 ,而保险监管将呈现开放式、实行优质发展与区域监管相结合、完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加强对资产负债的监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水晶  
云生态系统随着技术、市场的快速演变而高度动态化发展。传统IT、云和混合生态系统各具优势,目前用户多倾向于采用混合生态系统这一中间模式;云计算(CC)行业监管、安全和隐私是影响CC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监管机构应推行与CC产业更为适应的"生产者—消费者保护监管"方式,并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着力解决监管和安全问题,营造CC行业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