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8)
- 2023(6510)
- 2022(5453)
- 2021(5090)
- 2020(3971)
- 2019(8938)
- 2018(8660)
- 2017(17075)
- 2016(8709)
- 2015(9376)
- 2014(8861)
- 2013(8364)
- 2012(7160)
- 2011(6321)
- 2010(6229)
- 2009(5970)
- 2008(5607)
- 2007(4921)
- 2006(4188)
- 2005(3667)
- 学科
- 济(35762)
- 经济(35727)
- 管理(28293)
- 业(23604)
- 企(20396)
- 企业(20396)
- 方法(13628)
- 数学(11854)
- 数学方法(11765)
- 财(9798)
- 中国(8864)
- 农(8544)
- 制(7486)
- 业经(7382)
- 融(7045)
- 金融(7044)
- 务(7004)
- 财务(6989)
- 财务管理(6976)
- 银(6957)
- 银行(6956)
- 贸(6922)
- 贸易(6917)
- 易(6708)
- 企业财务(6654)
- 行(6583)
- 地产(5393)
- 房(5393)
- 房地(5393)
- 房地产(5393)
- 机构
- 学院(114922)
- 大学(112251)
- 济(49536)
- 经济(48610)
- 管理(46029)
- 理学(39014)
- 理学院(38703)
- 管理学(38141)
- 管理学院(37929)
- 研究(33819)
- 中国(29144)
- 财(25734)
- 京(21846)
- 财经(20641)
- 经(18860)
- 科学(17048)
- 中心(16894)
- 经济学(16285)
- 江(16221)
- 财经大学(15685)
- 所(15195)
- 经济学院(14790)
- 农(13505)
- 业大(13412)
- 北京(13347)
- 商学(13322)
- 州(13311)
- 研究所(13230)
- 范(13178)
- 商学院(13170)
- 基金
- 项目(75272)
- 科学(60804)
- 研究(58344)
- 基金(56069)
- 家(47457)
- 国家(47075)
- 科学基金(41918)
- 社会(38642)
- 社会科(36795)
- 社会科学(36786)
- 基金项目(29126)
- 省(28660)
- 教育(27071)
- 自然(26003)
- 自然科(25399)
- 自然科学(25395)
- 自然科学基金(24948)
- 编号(24104)
- 划(23962)
- 资助(22350)
- 成果(18798)
- 部(17024)
- 重点(16633)
- 创(16512)
- 国家社会(16194)
- 课题(15931)
- 制(15891)
- 发(15875)
- 人文(15569)
- 教育部(15506)
共检索到169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束庆年 王飞
正确判断住房价格走势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保持住房市场乃至经济体系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也是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旋律"。但由于我国住房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价格与经济、收入和租金等出现较大背离,传统视角下的住房价格分析争议极大。从家庭资产配置视角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住房价格水平及其走势,为住房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思齐
随着中国城市居民对教育、交通和环境质量需求的持续上升,以及居民流动性的增强,住房市场已经承担了地方公共品空间配置的重要功能。城市空间中公共品供给不足或不平衡会影响住房市场的发展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并最终影响居民福利。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公共品通过住房市场实现资源空间配置的内在规律,以及住房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响应机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未来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地方公共品 住房市场 资本化 群分 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致力于构建一个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框架讨论中国"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机制及其后果。制度背景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受制于从中央到地方的指标分配,依次包括了"总量指标的地区配给"和"区县指标的用途配置"两个阶段,住房市场因此受到多级政府指标配置行为的叠加影响。理论模型揭示了财政激励下区县政府对指标的用途配置逻辑以及城市化激励下省级政府对指标的地区配置逻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房地产市场上上演的"中国故事"可概述为:逆人口集聚方向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配给模式,叠加偏向工业的用途配置模式,对居住用地供给和住房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挤压效应,导致"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明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住房市场信息跳跃模型分析了家庭在不能完全获取住房市场信息时的消费行为,发现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住房资产误判会导致居民家庭的最优消费低于家庭掌握所有住房市场信息时的最优消费,也就是说,住房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抑制了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进一步,我们使用来自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家庭微观数据检验了上述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住房市场信息掌握量的减少确实显著降低了家庭消费,在改变了度量住房市场信息掌握量的度量指标后,这一关系同样是成立的。
关键词:
信息不完全 住房资产 财富效应 家庭消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宝香 吕萍
基于组织经济学的视角强调住房市场的组织形式,参照组织变革的分析思路研究城乡住房市场变革。内外部环境变化是我国城乡住房市场变革的主要原因,变革的目标是城乡住房市场一体化,变革的主题是城乡住房市场结构和住房制度,变革的内容是城乡住房市场秩序的构建,适合低幅度、小步长、"试点—经验—推广"的路径,从阻力较小的地方开始尝试,再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施、推广。
关键词:
城乡住房市场 变革原因 变革过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琰
住房市场是美国不动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动态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国经济兴衰的情况。199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36%,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可能有所降低,但也不会有大幅下降。在这样总的经济形势下,住房市场是相当活跃的。市场活跃表现于供求两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沛言 孙聪 刘洪玉
由于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在土地购置、住房开发、交易规模和交易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实证分析中样本城市选择的不当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偏误。文章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样本城市的住房市场数据发现:大中城市在新房市场上的代表性正在减弱,而在二手房市场上仍然具备较好的代表性;不同等级城市在住房价格波动、住房可支付性等市场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研究主题选择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样本城市,并充分考虑不同等级城市的差异性;进一步推动覆盖更多城市住房市场的数据统计和发布,为住房市场发展规律的差异性研究和分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样本选择 代表性 城市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义 余玫容
尽管目前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库存",但从全国大局来看,其核心内涵仍是不同地区根据实际住房市场供给水平、需求能力以及住房市场性质等因素,协调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即选择供给侧、需求侧两者相结合的针对性调控政策。运用四象限模型将住房调控政策划分为供给侧扩张、供给侧收缩、需求侧扩张、需求侧收缩四类政策,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A、B、C、D四类城市:不同城市的住房市场类型不同,其适用的供给侧、需求侧调控政策明显不同。长远来看,为了提高住房调控政策效率,加快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义 余玫容
尽管目前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库存",但从全国大局来看,其核心内涵仍是不同地区根据实际住房市场供给水平、需求能力以及住房市场性质等因素,协调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即选择供给侧、需求侧两者相结合的针对性调控政策。运用四象限模型将住房调控政策划分为供给侧扩张、供给侧收缩、需求侧扩张、需求侧收缩四类政策,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A、B、C、D四类城市:不同城市的住房市场类型不同,其适用的供给侧、需求侧调控政策明显不同。长远来看,为了提高住房调控政策效率,加快我国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在把握相关政策适用性条件的基础上,匹配城市住房市场实际情况因城施政、分城调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远索
从分析房产税的出台与扩容、住房市场板块结构现状入手,研究优化房产税与住房市场板块结构。房产税定位要以有效调控房价为目标,住房市场要以保障性住房为主,拟可加快构建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进而实现房产税与住房市场板块的一体化设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柳德荣
本文将住房购买视作解决居住问题的长期投资,通过现金流净现值、溢价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来考察一个地区住房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及其程度。以2009年3~10月易居网上发布的二手住房出售、出租数据为基础,应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各城(地)区住房市场研究表明,这3个城市的住房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泡沫。
关键词:
北京、上海、深圳住房市场 价格泡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昕 周卫华
利用1998—201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住房市场的区域特征,并测度各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发现在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差,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好,而且在中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要比西部地区更好一些。通过2010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全国106个城市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区域差异,并对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最后,分别提出不同区域的农民工住房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娄文龙 胡象明
近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了数轮宏观调控,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住房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构建了宏观调控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博弈模型,并以新公共管理为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选择的博弈策略,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住房市场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尚教蔚
"十一五"期间宏观调控始终贯穿着我国的住房市场,近期我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特点明显,住房市场在住房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此外,住房市场推动和带动了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但由于城镇化的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没有得到真正缓解,导致房价快速上涨。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柱 吴义东
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这种去库存压力分布并不均匀。本文使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选取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构造住房库存压力指数,从住房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均衡房价等三个维度入手,实证研究我国东、中、西部住房价格特征,进而从房价角度解析对比各地区住房市场库存压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库存压力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住房均衡价格与住房实际价格呈现"收敛型"房价曲线,中部地区呈现"挣脱型"房价曲线,而西部地区呈现"逃逸型"房价曲线,即东部地区住房库存压力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库存压力较大。进而指出楼市去库存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