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1)
2023(8527)
2022(7094)
2021(6524)
2020(5377)
2019(11686)
2018(11352)
2017(21881)
2016(11173)
2015(12032)
2014(11103)
2013(10522)
2012(9135)
2011(8018)
2010(8217)
2009(8148)
2008(7177)
2007(6314)
2006(5500)
2005(5121)
作者
(27250)
(22114)
(22048)
(20966)
(14111)
(10705)
(10199)
(8725)
(8424)
(8026)
(7546)
(7448)
(7212)
(6880)
(6775)
(6747)
(6626)
(6597)
(6310)
(6297)
(5346)
(5254)
(5167)
(5162)
(5000)
(4978)
(4839)
(4770)
(4410)
(4325)
学科
(35058)
经济(35018)
(32664)
管理(30979)
(26830)
金融(26829)
(26254)
企业(26254)
(25196)
银行(25195)
(24295)
中国(20449)
(15732)
方法(14115)
(13471)
数学(12388)
数学方法(12264)
中国金融(11292)
(11002)
财务(10981)
财务管理(10953)
(10879)
保险(10788)
企业财务(10484)
(10273)
地方(10187)
业经(10037)
(8368)
贸易(8357)
(8132)
机构
学院(137489)
大学(133178)
(56478)
经济(55181)
管理(51677)
中国(44134)
理学(42953)
理学院(42588)
管理学(41859)
管理学院(41618)
研究(40559)
(33258)
(26228)
财经(25289)
(22903)
中心(22825)
(21865)
(21642)
金融(21427)
科学(21395)
银行(20797)
(20469)
(19502)
财经大学(19068)
(18666)
经济学(18592)
(17953)
人民(17407)
(17023)
经济学院(16951)
基金
项目(88489)
科学(69783)
研究(68937)
基金(63884)
(53461)
国家(52979)
科学基金(46924)
社会(44440)
社会科(42206)
社会科学(42198)
(35475)
基金项目(33046)
教育(31026)
编号(29143)
(28543)
自然(28519)
自然科(27828)
自然科学(27821)
自然科学基金(27321)
资助(26290)
成果(23439)
重点(19799)
课题(19701)
(19537)
(19007)
(18872)
项目编号(18777)
(18685)
国家社会(18402)
创新(18222)
期刊
(61583)
经济(61583)
研究(45740)
(37908)
金融(37908)
中国(27952)
(27045)
管理(19072)
(16310)
学报(15475)
科学(14849)
教育(12704)
大学(12573)
财经(12417)
学学(12102)
技术(10849)
经济研究(10823)
业经(10733)
(10404)
农业(10055)
理论(8037)
财会(7952)
实践(7346)
(7346)
问题(6812)
会计(6573)
国际(6540)
中国金融(6496)
(6478)
商业(6316)
共检索到218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友传  陈可桢  
文章给出了资产价值跳跃情景下地方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要素及其信用风险的测度公式,并基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所属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和资产波动性特征,对各级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进行了设定情景下的近似压力测试。研究表明:(1)若不在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价值中嵌入跳跃过程,则可能严重低估了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对银行业的负面冲击;(2)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与其市场压力情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测试表明,当地方融资平台资产价值的跃降幅度超过30%时,在7.66万亿元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中约有2万亿元处于违约风险状态,这是"问题"融资平台货款普遍违约的理论边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陈进  
实施地方融资平台整合,既是适应现行制度框架渐进式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整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实施微观层面的资产、项目和公司整合,也要加强推进融资方式和管理体系的整合,同时还要强化宏观制度层面的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伟  黄亭亭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或者以财政补贴、政府担保作为还款承诺设立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投融资平台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环  云虹  
为缓解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中国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式实行刺激政策。然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潜在的风险。通过对融资平台起源、发展和平台管理三个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发展状况及所呈现的高负债、管理不足的问题,可分析融资平台面临的宏观政策变动风险和微观层面的偿债、管理及其引致的风险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虹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由于体制环境尚不完善,投融资平台发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造成的风险问题凸显。因此,要较好地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在2008~2009年的一轮高速信贷投放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其中最活跃也是最值得关注的融资主体。融资平台的超高负债率、地方政府的违规担保承诺、项目资本金的不足和项目偿债能力的低下等问题,使人们担心,快速而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仅将加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进而可能形成未来的财政风险,并且投资风险还将转移到银行体系而埋下金融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同样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2010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要求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进行核实、清理的同时,还要求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而在此之前,银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成海燕  王凯  刘国艳  
根据2011年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0.7万亿元。近两年,在相关部门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估计2011年和2012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速度不会超过10%。如果按照2010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9%测算,截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安拓  
自2009年至今,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关于我国地方融资平台所欠债务的争议也一直未断.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风险就成了我国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沿革、债务成因、形势判断等几个方面做了明确的阐述,并提出了短期和中长期的政策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吉伦奇  
随着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不断积聚,防控化解相关领域潜在风险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融资平台信贷业务仍以监控单个平台企业风险为主,对不同区域内融资平台的整体风险状况关注较少,不利于区别对待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对策。通过将融资平台信贷业务按照区域打包分组,实施信用组合管理,有助于弥补上述风险管控不足,丰富风险管理手段,提升风险管控效果。为此,本文在分析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区域差异化特点、阐述信用组合管理核心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以信用组合管理强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林婷婷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解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配套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监管,融资平台本身运作不规范,融资过程中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商业银行信贷、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以及过度依赖政府担保等问题,使融资平台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承担着较大的风险。本文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提出地方政府债务资产证券化、规范融资平台运作等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苏晓鹏  王兵  冯文丽  
从2008年11月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以来,信贷投放增长异常迅猛。在高速信贷投放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同时也是最值得关注的融资主体。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济贡献和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化解和规范发展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洁梅  王钰沛  张玉平  
通过构建熵权-正负理想点评价模型,采用五级分类法对选取的9家代表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整体可控,但部分风险较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剖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生成原因与传导路径。为实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整体利益最大化,需要中央政府的主导与统筹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配合,最终实现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有效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亚荣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进行的探讨,多数研究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财政学、金融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如巴曙松(2009)认为过度负债的地方投融资平台所形成的风险是多元化多角度的,因此应当着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改革。谢清河(2010)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向财政风险转移与扩散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潜在的风险,探讨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文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是近年来新兴的风险种类,具有政府性、隐含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形成缘由多种多样,其危害后果也不尽相同。防控和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要坚持"管理科学、风险可控"、"有保有压,求优去劣"、"量力而行、逐步推进"、"总量压缩,盘活存量"的原则,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完善和强化平台法人制度与平台债务管理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修华  刘灿  金洁  
利用情景分析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及债务规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债务规模处于地方承受范围以内,其风险形成和影响因素涉及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区域经济环境、地方财政状况和平台运行状况四个层面。因此,融资平台的规范发展需要实现城投公司向特定目的公司转变、政府信用向公司信用转变、隐性负债向显性负债转变、事后补救向事前预警转变、传统融资向多元化融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