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0)
2023(9635)
2022(8770)
2021(8530)
2020(7117)
2019(16735)
2018(16672)
2017(32500)
2016(17644)
2015(19776)
2014(19795)
2013(19625)
2012(17856)
2011(15843)
2010(15838)
2009(14374)
2008(14069)
2007(12222)
2006(10753)
2005(9505)
作者
(50259)
(41250)
(40933)
(39167)
(26374)
(19809)
(18624)
(16259)
(15728)
(14882)
(14329)
(13801)
(12954)
(12880)
(12675)
(12558)
(12339)
(12288)
(11775)
(11646)
(10204)
(10063)
(9871)
(9458)
(9227)
(9187)
(9174)
(9100)
(8261)
(8124)
学科
(66445)
经济(66351)
管理(51379)
(51004)
(41045)
企业(41045)
方法(31502)
数学(26999)
数学方法(26623)
(21274)
(18428)
中国(17568)
业经(15298)
(14976)
农业(14942)
地方(13890)
(12644)
(12105)
财务(12040)
财务管理(12013)
理论(11991)
(11712)
贸易(11708)
企业财务(11411)
(11381)
(11360)
(10610)
银行(10578)
环境(10568)
技术(10510)
机构
大学(245721)
学院(244403)
管理(100972)
(92756)
经济(90508)
理学(87244)
理学院(86297)
管理学(84797)
管理学院(84369)
研究(78954)
中国(59594)
(52705)
科学(50017)
(43605)
(39587)
(37583)
业大(36380)
中心(36217)
研究所(35821)
(34968)
财经(34751)
北京(33858)
(33295)
师范(33043)
(31432)
(29346)
农业(29064)
(28742)
师范大学(26718)
经济学(26333)
基金
项目(168132)
科学(131523)
研究(125616)
基金(120728)
(104069)
国家(103131)
科学基金(88740)
社会(76711)
社会科(72466)
社会科学(72444)
(65782)
基金项目(64982)
自然(58128)
教育(57347)
自然科(56676)
自然科学(56665)
自然科学基金(55623)
(55235)
编号(52920)
资助(49669)
成果(43460)
重点(37047)
(36687)
课题(35786)
(35255)
(34670)
项目编号(32808)
创新(32192)
科研(31943)
教育部(31581)
期刊
(103198)
经济(103198)
研究(73128)
中国(43894)
学报(37276)
管理(36137)
(35003)
科学(34932)
(32851)
教育(29491)
大学(28199)
学学(26268)
农业(24374)
(21475)
金融(21475)
技术(20888)
业经(17616)
财经(16115)
经济研究(15039)
图书(14886)
问题(13725)
理论(13592)
(13524)
实践(12625)
(12625)
科技(12090)
技术经济(11655)
现代(11248)
(11236)
(11052)
共检索到354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游士兵  张颖莉  
资产贫困测量是继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之后的第三代贫困测量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资产贫困测量方法的研究,以弥补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的不足。首先,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沿着静态资产贫困和动态资产贫困两条主线,对资产贫困的相关概念、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剖析。然后,围绕资产贫困测量对减贫政策的意义进行了梳理;同时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概括和总结了如何进行资产积累。最后,从数据收集、测量方法和减贫政策的视角,对我国开展资产贫困测量和实施基于资产积累的减贫政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游士兵  张颖莉  
资产贫困测量是继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之后的第三代贫困测量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资产贫困测量方法的研究,以弥补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的不足。首先,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沿着静态资产贫困和动态资产贫困两条主线,对资产贫困的相关概念、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剖析。然后,围绕资产贫困测量对减贫政策的意义进行了梳理;同时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概括和总结了如何进行资产积累。最后,从数据收集、测量方法和减贫政策的视角,对我国开展资产贫困测量和实施基于资产积累的减贫政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建英  毕洁颖  
贫困的精准测量和贫困对象的精准瞄准是一切反贫困政策实施和政策效应评估工作的基础。在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文章评述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国际贫困线及其变动,并对文献中广为采用的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及其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这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包括静态即时的收入/支出贫困标准、动态收入/支出贫困状态转变、资产贫困标准、动态资产贫困临界值和多维贫困测量标准。研究发现已有文献存在研究对象不精准、研究数据较陈旧、贫困标准低的问题,难以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际减贫效果和动态变化过程。在后续研究中,相对贫困标准的确立、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生计策略对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作用机制的探析,对明确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倩  王梅  韩林芝  刘志辉  郑江华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水贫困评价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水贫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水贫困研究进行了展望。水贫困的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问题:(1)水贫困的概念不确定,从而使其形成的原理机制也不明确;(2)水贫困测度模型尚不完善;(3)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只限于考察评价对象在各子系统的优劣势,对进一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对象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及空间分异研究较少。综合目前研究进展看,未来水贫困理论在研究尺度上将向区域(流域)、社区发展。研究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水贫困与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对缓解水贫困程度、提高水的利用能力、探求产业最优布局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林  邹迎香  
如何有效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是后扶贫时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相对贫困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和多元,其中以个人发展能力不足为主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环境通过内因加重贫困发生概率。在后扶贫时代,治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可以从全局出发选择包容性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保障的三支柱治理策略,构建一套稳定、有效、可持续的新型综合扶贫治理体系和一套具有动态性、可调整性的长效治理机制,并从益贫性产业发展、创业就业扶持体系建设、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扶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安  温馨  
全球性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的生态脆弱地带,由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不当陷入了恶性循环陷阱,是影响国际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潜在因素。随着生态补偿研究拓展,贫困问题和生态补偿的联系日渐凸显,并成为研究焦点。为了理清两者关系,文章从生态补偿的定义、运作原理、补偿效益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对国内外重要文献和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为新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实现脱贫提出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亮  沈丹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城市贫困相对于农村贫困更加具有隐蔽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质量的提升。鉴于此,基于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运用"阐述-解释-规范"的逻辑思维,探讨了城市贫困的内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影响机制,最后针对城市贫困内涵与发展阶段特征分析提出了以下研究结论与趋势:(1)城市贫困研究的空间尺度应向中小城市、城市街道、社区、家庭等更微尺度转变;(2)研究指标应不断地从物质指标转向社会心理指标,促使指标多维化、系统化;(3)研究方法应转向不断地探索符合地区现实情况的模型,力求分析结果更加精准;(4)研究领域上应针对性地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特征的城市贫困,并将其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造福更多城市居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贫困化日益凸现和发展,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主要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城市地理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亮  沈丹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城市贫困相对于农村贫困更加具有隐蔽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质量的提升。鉴于此,基于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运用"阐述-解释-规范"的逻辑思维,探讨了城市贫困的内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影响机制,最后针对城市贫困内涵与发展阶段特征分析提出了以下研究结论与趋势:(1)城市贫困研究的空间尺度应向中小城市、城市街道、社区、家庭等更微尺度转变;(2)研究指标应不断地从物质指标转向社会心理指标,促使指标多维化、系统化;(3)研究方法应转向不断地探索符合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新波  文静  刘轶芳  
贫困代际传递作为一种深度持续性的贫困问题,自提出以来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消除贫困代际传递也已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现有文献做了文献计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并且从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介绍了代际贫困的测度方法,进而有针对性地从个体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总结归纳出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机制。这对我国决胜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刘丸源  
深度贫困正从一个描述性概念扩展成为衡量全球严重贫困的一种经济标准,获得多维、动态的柔性内涵和区域、群体上的结构化外延。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发现,基于贫困公理化衡量方法的进展,可进行深度贫困的结构化识别与综合测度体系的构建。深度贫困具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的性质,呈现出在区域、人口群体、动态演化上的结构性分布特征。深度贫困在发达国家是不平等以及社会排斥问题在弱势人口生存危机上的体现,可通过安全网计划与就业帮扶进行动态管控;在发展中国家则是不均衡增长与市场失灵等结构性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应通过发展减贫与保障脱贫的综合施策进行系统解决。国内学界需积极构建中国深度贫困的结构研究范式,指导深度贫困问题的高质量破解以及返贫风险防控,为全球深度贫困问题解决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农村贫困地理作为农村贫困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成果对丰富农村贫困理论和制定农村扶贫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普查数据的完善、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农村贫困地理研究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新特征。通过梳理近20年来国外农村贫困研究文献,从地理学视角对空间贫困陷阱的概念及存在性检验、地理因素对农村贫困形成的作用机理、区域贫困的测算及贫困地图的绘制、区域瞄准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回顾和评述,总结出国外农村贫困地理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国内相关研究的若干主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鲁晓东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到全球市场中,开放政策也无可避免地影响着穷人的生存状态,本文对近期西方针对贸易和资本流动与贫困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基于一般均衡的贸易模型并不能客观描述开放的贸易政策对穷人的影响;其次,如果能辅之以必要的国内政策,穷人分享全球化成果的能力将会大大增强;第三,贸易和资本开放政策对在出口部门和外资流入部门就业人员产生积极的影响,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