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8)
- 2023(2471)
- 2022(2177)
- 2021(2062)
- 2020(1902)
- 2019(4248)
- 2018(4066)
- 2017(8395)
- 2016(4475)
- 2015(4981)
- 2014(4877)
- 2013(5007)
- 2012(4510)
- 2011(3638)
- 2010(3851)
- 2009(3706)
- 2008(4562)
- 2007(3882)
- 2006(3558)
- 2005(3448)
- 学科
- 税(21570)
- 税收(20136)
- 收(19972)
- 管理(16696)
- 财(14850)
- 业(13792)
- 企(13358)
- 企业(13358)
- 济(12646)
- 经济(12632)
- 务(10037)
- 财务(10036)
- 财务管理(10016)
- 企业财务(9396)
- 方法(5670)
- 数学(5003)
- 数学方法(4945)
- 财政(4495)
- 会计(4088)
- 家(3956)
- 政(3840)
- 国家(3826)
- 银(3678)
- 银行(3678)
- 学(3645)
- 制(3515)
- 中国(3017)
- 行(2992)
- 券(2923)
- 融(2893)
- 机构
- 学院(57239)
- 大学(55670)
- 财(26052)
- 济(22817)
- 经济(22317)
- 管理(19808)
- 财经(17041)
- 中国(16571)
- 理学(16073)
- 理学院(15941)
- 研究(15861)
- 管理学(15764)
- 管理学院(15660)
- 经(15204)
- 财经大学(12304)
- 税(11401)
- 京(11182)
- 会计(10940)
- 务(10603)
- 江(9741)
- 税务(8754)
- 所(8649)
- 财政(8397)
- 科学(8132)
- 政(7832)
- 局(7588)
- 北京(7542)
- 经济学(7494)
- 州(7423)
- 中心(7314)
共检索到10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刘君
新会计准则已将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以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在对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列示。
关键词:
收入费用观 资产负债观 所得税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仕清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废除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出发,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流入或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敏
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先确定有关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然后确定所得税费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基于资产负债表观,只有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得到完整、公允反映的基础上,有关的所得税费用才能完整、公允地反映。本文欲就资产负债表观在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运用做出说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耀 罗岩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我国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原来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三法统一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本文拟以山东省上市公司为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在山东省上市公司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强 相二卫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颁布的准则与旧所得税准则相比差异显著,实现了会计理念从利润表现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并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我国新准则的实施是全面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需要,并符合会计可比性原则,同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利于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我国在实施过程中应实行"双轨制"过渡,并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准则实施前后的监管。
关键词:
所得税 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文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佩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过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娟 夏汉生
为了保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需要在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重大税收政策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2007年12月,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梅新顺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现实选择(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确立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立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同剪
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的关键是隐藏于背后的基本会计理念,而不是准则本身,不同的会计理念决定不同的会计方法,而不同的会计方法又决定不同的会计模型。基于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所得税会计模型,能够实现所得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与推广。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德祥 李志忠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区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霞
税法与财务会计由于各自目的不同,两者很难或也没有必要做到完全统一。本文从会计角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具体分析其理论基础、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文章认为,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是提供可比的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前提。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财务报表中对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进行双重表达的方式上看,它能使报表使用者更容易获得因暂时性差异对企业长短期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影响的信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建龙
在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定位上,存在着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之争。在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针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各种批评意见,论证了当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