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6)
2023(16844)
2022(14659)
2021(13890)
2020(11673)
2019(27001)
2018(26566)
2017(51920)
2016(27963)
2015(31209)
2014(31036)
2013(30391)
2012(28068)
2011(25065)
2010(25019)
2009(22668)
2008(22269)
2007(19172)
2006(16856)
2005(14859)
作者
(78529)
(65437)
(64756)
(62094)
(42096)
(31277)
(29609)
(25545)
(24856)
(23373)
(22168)
(21934)
(20855)
(20600)
(20512)
(20450)
(19564)
(19356)
(18795)
(18718)
(16082)
(16035)
(15823)
(15025)
(14660)
(14551)
(14351)
(14230)
(13117)
(12750)
学科
(109269)
经济(109136)
管理(80666)
(75888)
(64224)
企业(64224)
方法(50638)
数学(43510)
数学方法(42841)
(30725)
(28877)
中国(28045)
(24731)
业经(24004)
地方(21834)
(19945)
贸易(19935)
(19846)
理论(19604)
(19552)
财务(19471)
财务管理(19428)
(19346)
农业(19190)
企业财务(18455)
(17274)
(17107)
银行(17056)
(16535)
金融(16533)
机构
大学(389216)
学院(386388)
(154825)
管理(153471)
经济(151477)
理学(132836)
理学院(131346)
研究(129974)
管理学(128894)
管理学院(128187)
中国(97547)
(82250)
科学(80051)
(73864)
(64690)
(61344)
中心(59141)
研究所(58831)
财经(58385)
业大(56900)
(56519)
(53180)
北京(51801)
(51546)
师范(51032)
农业(47981)
(47708)
经济学(46428)
(45505)
财经大学(43608)
基金
项目(264921)
科学(209035)
研究(194326)
基金(192927)
(167758)
国家(166362)
科学基金(143493)
社会(121063)
社会科(114711)
社会科学(114682)
(102682)
基金项目(101668)
自然(94404)
自然科(92177)
自然科学(92156)
自然科学基金(90457)
教育(89929)
(86898)
资助(79783)
编号(79357)
成果(64678)
重点(59358)
(58653)
(56018)
(54989)
课题(54673)
创新(51266)
科研(50962)
教育部(50506)
大学(49903)
期刊
(167146)
经济(167146)
研究(115596)
中国(72284)
学报(60759)
(57646)
管理(56946)
科学(55607)
(54854)
大学(46538)
教育(45033)
学学(43590)
农业(37738)
(35962)
金融(35962)
技术(34086)
财经(28107)
经济研究(27067)
业经(26664)
(24022)
问题(21301)
图书(19904)
(19749)
理论(18524)
技术经济(18123)
(18005)
科技(17767)
现代(17625)
(17076)
实践(16886)
共检索到56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哲希   陈彦斌  
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新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逐步显现,特别是难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的持续衰退压力。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均旨在弥补新凯恩斯主义的不足,为经济持续衰退的成因提供新的理论解释。但两个理论存在显著区别:第一,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是从高债务压力下个体负债最小化的视角论证了总需求持续不足的原因。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则是从经济结构失衡的视角论证了短期经济增速与长期潜在增速螺旋下降的新机制。第二,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是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的拓展,从债务视角为总需求不足提供了新的解释。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突破了新凯恩斯主义框架长短二分法与不考虑结构因素的限制,构建了涵盖短期经济稳定、长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第三,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主要强调政策力度的重要性,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强调统筹考量政策力度、政策效率与政策空间的重要性。进一步结合日本大衰退这一典型案例来看,大衰退不能完全归因于资产负债表衰退,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也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本文分析对现阶段中国如何看待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吉光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Richard C.Koo)在《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等书中,系统阐述了一个逻辑上自洽的理论——资产负债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来解释20世纪90年代日本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秦怡   陈平   徐飘洋  
疫后恢复政策组合拳,有力承托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发展呈现明显波动,亟须有能够“对症下药”的理论解释和宏观政策应对。构建NK-DSGE模型,探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相应政策协整问题。研究结果展示,典型事实蕴含中国不存在总体资产负债表衰退,但存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证据。在宏观层面,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冲击会导致宏观经济较长时期下滑,乃至引发债务-通缩风险,而在微观层面,减轻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的债务厌恶和改善正常经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减弱上述影响。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会抑制技术进步与需求扩张对产出的促进作用,但在技术进步情形下,上述抑制作用有限。为减小福利损失,财政政策应盯住衰退类企业债务,货币政策应锚定高融资约束企业债务,并提高政策反应力度,宏观审慎政策应提高对资产价格的敏感度。上述结论为理解微观层面债务厌恶所产生的宏观合力以及设计实施相应政策搭配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明   刘展廷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当资产价格暴跌导致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时,后者会转而追求负债最小化,从而导致经济陷入持久衰退。美国和日本都曾发生过资产负债表衰退,防范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是经济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将厘清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理论脉络、梳理学界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争论、归纳学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中国防范资产负债表衰退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邱亦霖  梁斯  
本文回顾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理论逻辑及特征,同时对典型国家日本及美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发现资产泡沫破灭导致私人部门出现巨额的资产损失,大量企业因此长期陷入“赚钱还债”的困局,从而严重影响了经济修复速度。近年来,我国储蓄意愿增强,消费动力不足,叠加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了居民的现金流预期,导致居民资产负债表扩张动力不足。同时,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及流动性条件收紧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我国不断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叠加经济绿色转型及不同行业发展政策的推出,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度明显上升,出现现金流入放缓、收入下降、盈利能力走弱等问题。在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仍将面临一定压力。本文结合实体经济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邱亦霖  梁斯  
本文回顾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理论逻辑及特征,同时对典型国家日本及美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发现资产泡沫破灭导致私人部门出现巨额的资产损失,大量企业因此长期陷入“赚钱还债”的困局,从而严重影响了经济修复速度。近年来,我国储蓄意愿增强,消费动力不足,叠加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了居民的现金流预期,导致居民资产负债表扩张动力不足。同时,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及流动性条件收紧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我国不断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叠加经济绿色转型及不同行业发展政策的推出,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度明显上升,出现现金流入放缓、收入下降、盈利能力走弱等问题。在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仍将面临一定压力。本文结合实体经济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  郭新明  高爱武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内去杠杆将会成为宏观调控的主旋律。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将去杠杆因素纳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框架,并构建DSGE模型模拟分析资产负债表衰退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四类有代表性的去杠杆方式如何作用于这种影响,最后利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中立  桑晓靖  
"资产负债表衰退"假说认为,当出现资产(主要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目标会发生重大变化,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成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或个人会把新增加收益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信贷需求陷入停滞或减少,中央银行刺激信贷的政策操作会失效,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直到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正常,经济运行才恢复到正常状态。该理论假说能很好地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及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的衰退。根据该分析思路,中国在2003至2005年期间也出现过小规模的资产负债表型衰退,但仅仅局限于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全局影响甚小。我国2009年初的信贷高速增长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于富元   张搏  
<正>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回顾日本经济发展进程,“资产负债表衰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衰退之前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当资产价格上涨势头难以维持时,容易陷入“资产价格下降-被迫去杠杆-需求减弱”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进程。为应对衰退,日本采取了远强于其他经济体的宏观刺激政策,长期宽松的宏观环境下,日本经济逐步好转,但对经济宽松政策的依赖性增加,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或较为缓慢。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勇  李雪松  
围绕本轮经济大衰退,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分别为"资产负债表衰退"与"金融摩擦"理论,但尚未有研究将这两种理论融入至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含有这两种理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在政策利率上升后,本文研究发现:(1)在基准情形,相比"资产负债表衰退","金融摩擦"机制对企业投资与产出影响更大;(2)金融中介对企业贷款意愿减弱,"资产负债表衰退"和"金融摩擦"机制对企业投资和产出影响均缩小,但后一种机制影响的缩小幅度更为明显;(3)企业决策目标转换速度加快,"资产负债表衰退"机制对企业投资与产出影响大幅扩大,而"金融摩擦"机制的影响无明显变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中立  
"资产负债表型衰退"假说认为,当资产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目标会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或个人会把新增加的收益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信贷需求陷入停滞或减少,中央银行刺激信贷的政策操作会失效,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直到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正常,经济运行才恢复到正常状态。该理论假说能很好地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及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我国前两年的信贷高速增长有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型衰退,应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正>文章阐述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指出其本质是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突然出现了严重失衡,需要通过持续降低负债来完成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导致总需求萎缩。借鉴日本、美国、欧元区典型案例,中国目前的资产价格水平尚不存在发生大规模资产泡沫崩解的风险,但新冠疫情对中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造成了严重冲击,需警惕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迹象。文章同时提出相关启示。
关键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洛华  田立  
作为经济周期的一种自然现象,经济衰退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造成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总需求的不足所造成的总供给的减少,因此,扩大需求刺激经济是缩短衰退期实现经济复苏的政策选择。现代金融学理论则认为,经济衰退的本质是产出效率的下降,扩大需求增加投入并不能改善经济发展现状,也无法缩短衰退周期,正确的政策选择应该是激励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贵发  
一国采取什么样的宏观政策和这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密切相关。2002至2011年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总体状况良好,政府的狭义负债率、广义负债率都低于国际警戒线。尽管中国广义负债率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不超过50%,这决定了未来中国宏观政策的选择是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其中,扩张性财政要从政府投资为主,转向以补贴和减税为主,并减持国有股份以充实社会保险基金;中性货币政策以加强对银行监管和控制风险为主,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对外投资,控制扩张财政带来的通货膨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丰  
当前我国房地产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多项指标呈负增长状态,陆续有房地产企业发生债务违约等风险事件,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已经开始拖累整体经济发展。由于房地产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的影响极为重大。对当前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就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以中国内地房地产及建筑业上市公司2019-2022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资产价值及负债情况进行分析,从微观企业层面对当前房地产经济是否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做出判断,并提出下一步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