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8)
- 2023(6790)
- 2022(5975)
- 2021(5496)
- 2020(4714)
- 2019(10305)
- 2018(10137)
- 2017(19054)
- 2016(10443)
- 2015(11147)
- 2014(10546)
- 2013(10424)
- 2012(8978)
- 2011(7396)
- 2010(7472)
- 2009(7294)
- 2008(7888)
- 2007(6699)
- 2006(5836)
- 2005(5245)
- 学科
- 管理(35591)
- 业(31463)
- 企(28345)
- 企业(28345)
- 济(27038)
- 经济(27001)
- 财(24164)
- 税(21716)
- 税收(20257)
- 收(20092)
- 务(18048)
- 财务(18028)
- 财务管理(17988)
- 企业财务(16959)
- 方法(11495)
- 数学(9672)
- 数学方法(9496)
- 农(8139)
- 制(7514)
- 中国(7504)
- 学(7365)
- 业经(6747)
- 银(6171)
- 银行(6159)
- 贸(5637)
- 贸易(5629)
- 财政(5602)
- 易(5501)
- 家(5458)
- 农业(5198)
- 机构
- 学院(128786)
- 大学(123794)
- 济(45092)
- 管理(44525)
- 经济(44035)
- 财(37832)
- 研究(37780)
- 理学(37403)
- 理学院(37040)
- 管理学(36197)
- 管理学院(35995)
- 中国(33470)
- 财经(25910)
- 京(24888)
- 科学(23983)
- 经(23096)
- 江(21066)
- 所(20158)
- 农(19124)
- 财经大学(18702)
- 中心(18064)
- 研究所(16797)
- 业大(16643)
- 州(16375)
- 北京(15528)
- 省(15356)
- 会计(15145)
- 农业(14887)
- 技术(14693)
- 院(13841)
- 基金
- 项目(77904)
- 科学(59900)
- 研究(57799)
- 基金(55549)
- 家(48234)
- 国家(47840)
- 科学基金(41071)
- 社会(34636)
- 社会科(32931)
- 社会科学(32923)
- 省(31213)
- 基金项目(28726)
- 自然(26788)
- 教育(26209)
- 自然科(26123)
- 自然科学(26118)
- 划(25708)
- 自然科学基金(25634)
- 编号(24995)
- 资助(22923)
- 成果(21443)
- 重点(17546)
- 性(17485)
- 项目编号(16929)
- 课题(16671)
- 创(16527)
- 部(16050)
- 科研(15767)
- 发(15688)
- 创新(15589)
共检索到207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文涓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阳
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在按会计准则规定与按税法规定对企业收益、费用或损失因确认和计量不同产生的差异,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对纳税影响会计法既可以选择递延法,也可以选择利润表债务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立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德祥 李志忠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区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谭春兰 杨德利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许海波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均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但会计和税务在具体处理上存在很多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一)核算方法《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美玲 区永健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产生会计和税收差异,企业往往通过这种差异进行盈余管理,进而进行避税。通过以沪深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企业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总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资产报酬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梅新顺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现实选择(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确立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娟 夏汉生
为了保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需要在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重大税收政策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2007年12月,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同剪
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的关键是隐藏于背后的基本会计理念,而不是准则本身,不同的会计理念决定不同的会计方法,而不同的会计方法又决定不同的会计模型。基于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所得税会计模型,能够实现所得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与推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索玲玲 季皓 杨克智
分期收款销售是指商品一次交付、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是企业重要的促销和融资手段。分期收款销售会计上的收入确认与税法存在较大差异,其所得税会计处理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表下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剖析了该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表下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改进后的处理方法更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的理解,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柳秋红
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分别引入归纳法与演绎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以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进行教学,是一种既有侧重点又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海蓉 李君
随着"兼容"多种计量属性、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与税法的游戏规则渐行渐远,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即所得税会计差异日益扩大,如何顺利地实现二者的衔接与协调,不仅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关系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与征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佩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