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4)
2023(7318)
2022(6282)
2021(5937)
2020(5138)
2019(11622)
2018(11718)
2017(23141)
2016(12439)
2015(14148)
2014(14115)
2013(13527)
2012(12199)
2011(10826)
2010(11381)
2009(10622)
2008(10814)
2007(9694)
2006(8506)
2005(8005)
作者
(34138)
(28386)
(28157)
(27319)
(18262)
(13449)
(12810)
(10842)
(10712)
(10336)
(9697)
(9581)
(9201)
(9156)
(9065)
(8832)
(8416)
(8299)
(8039)
(8024)
(7047)
(6922)
(6828)
(6507)
(6452)
(6394)
(6390)
(6213)
(5657)
(5439)
学科
(50331)
经济(50247)
管理(44489)
(38340)
(34607)
企业(34607)
方法(24379)
数学(21934)
数学方法(21431)
(17782)
(15218)
中国(11938)
(11884)
财务(11840)
财务管理(11809)
企业财务(11269)
(11167)
业经(11000)
(10290)
(10220)
银行(10214)
(9612)
(9353)
金融(9351)
体制(8784)
理论(8749)
(8360)
(7902)
(7602)
贸易(7595)
机构
学院(174979)
大学(174591)
(73309)
经济(71753)
管理(69192)
理学(58986)
理学院(58420)
管理学(57196)
管理学院(56870)
研究(54583)
中国(45048)
(39682)
(36470)
科学(30710)
财经(30109)
(27213)
(26638)
(26630)
中心(25558)
研究所(23462)
(23193)
北京(23111)
经济学(23098)
业大(22711)
财经大学(22472)
(20988)
经济学院(20690)
(20163)
师范(19963)
(19859)
基金
项目(112976)
科学(90425)
基金(83726)
研究(83458)
(71725)
国家(71184)
科学基金(62743)
社会(54148)
社会科(51476)
社会科学(51464)
(43846)
基金项目(43186)
自然(40615)
教育(39801)
自然科(39676)
自然科学(39670)
自然科学基金(38961)
(36605)
资助(35670)
编号(33591)
成果(27704)
(26360)
(25755)
重点(25573)
(23867)
课题(23583)
教育部(22817)
(22504)
国家社会(22500)
创新(22440)
期刊
(81044)
经济(81044)
研究(53911)
中国(36672)
(34199)
管理(28218)
学报(23006)
科学(22496)
(21068)
金融(21068)
(21004)
大学(18837)
教育(18663)
学学(17887)
技术(16567)
财经(15810)
经济研究(13544)
农业(13510)
(13458)
业经(12209)
问题(10076)
统计(10027)
财会(9343)
(9209)
技术经济(8713)
理论(8512)
决策(8136)
会计(8106)
(7823)
现代(7737)
共检索到265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素珍  
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主要内容之一是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是目前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误解,认为只要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可以代替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取消规模控制。实际上,这种认识既脱离了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的,它在理论上、逻辑上也模糊不清。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资金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源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资产管理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万阜  
商业银行依靠利差实现高盈利的状况是不能持久的,需要关注央行宏观调控带来的当期和长远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业务经营进行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中立  桑晓靖  
"资产负债表衰退"假说认为,当出现资产(主要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目标会发生重大变化,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成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或个人会把新增加收益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信贷需求陷入停滞或减少,中央银行刺激信贷的政策操作会失效,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直到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正常,经济运行才恢复到正常状态。该理论假说能很好地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及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的衰退。根据该分析思路,中国在2003至2005年期间也出现过小规模的资产负债表型衰退,但仅仅局限于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全局影响甚小。我国2009年初的信贷高速增长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姚瑜琳  
通过对2005-2007年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绩效的考察,发现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已有提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密集出台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银行在保持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盈利性和安全性,必须继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峰  
一、八十年代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难度 80年代以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宏观金融调控日益困难:(1)财政性存款与银行自有资金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财政性存款从1978年占全部资金来源的18.4%,下降到1985年的17.2%,再下降到1991年的6.7%,同期银行自有资金比率下跌15.4个百分点.这无疑加重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2)城镇储蓄存款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由1978年的8.2%上升到1991年的33.9%.虽然1992年居民存款增长幅度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但预计仍将增加25%左右.如果从存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欣愚  
保持适度投资规模是宏观调控的关键环节郝欣愚今年以来,我国政府继续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完善去年出台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努力抑制通货膨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正继续朝着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前进。但是,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万不可掉...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唐爱国  
中国外债形成机制与宏观调控秦宛顺唐爱国外债形成有其内在的机制,它与宏观经济运行有密切联系。外债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外债的形成机制是正确制定中长期外债规划和外债宏观管理政策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外债形成机制及其运动规律,建立外债内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亦祥  孙绍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专业结构却背其道而行,出现专业设置雷同率大幅提高、专业人才结构性过剩等不良现象。本文旨在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高校专业结构的资源分区控制方法,即通过设置人力、物力资源门槛,调整财力资源杠杆,来达到对不同性质的专业进行资源分区控制的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日新  臧跃茹  
从当前经济的运行来看,我们不能只看到现金(人民币)是货币,实际上企业的存款和居民的储蓄存款经过一定手续可以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是一种货币。尽管经济学界对货币的定义一直争论不休,迄今尚无定论(外国也是一样),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迫切要求回答在宏观调控上究竟主要控制哪个层次的货币指标,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避免前几年出现过的那种宏观严重失控现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黄荣坦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增长速度?对我国50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波动和美日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规模扩张的历史经验的分析表明: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周期性波动仍不可避免,但应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2003-20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理想区间目标是,高等学校学生数的年增长率控制在2%-7%之间为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培新  
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核心地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光升  
国债管理可以通过流动性效应与利息率效应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其中对宏观调控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宏观调控手段和调控经济效果两个方面。我国国债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主要是 :( 1)注意国债品种多样化 ;( 2 )选择适当的国债种类及应债来源 ;( 3)增加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比重 ;( 4)大力发展国债二级市场 ;( 5 )积极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