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
- 2023(1784)
- 2022(1635)
- 2021(1559)
- 2020(1394)
- 2019(3244)
- 2018(3227)
- 2017(6661)
- 2016(3681)
- 2015(3945)
- 2014(3890)
- 2013(4042)
- 2012(3611)
- 2011(3063)
- 2010(3061)
- 2009(2960)
- 2008(3288)
- 2007(2969)
- 2006(2663)
- 2005(2535)
- 学科
- 税(21576)
- 税收(20141)
- 收(19976)
- 管理(11606)
- 济(10457)
- 经济(10446)
- 财(10391)
- 业(9834)
- 企(9274)
- 企业(9274)
- 务(5999)
- 财务(5995)
- 财务管理(5989)
- 企业财务(5726)
- 方法(5578)
- 数学(4932)
- 数学方法(4882)
- 财政(4067)
- 政(3486)
- 制(2747)
- 收入(2634)
- 和(2481)
- 银(2428)
- 银行(2422)
- 中国(2420)
- 法(2371)
- 学(2301)
- 行(2085)
- 出(2029)
- 融(1971)
- 机构
- 学院(45689)
- 大学(45450)
- 财(17807)
- 济(17624)
- 经济(17237)
- 管理(15627)
- 研究(15064)
- 中国(13475)
- 理学(12855)
- 理学院(12713)
- 管理学(12383)
- 管理学院(12297)
- 财经(11977)
- 税(11023)
- 经(10656)
- 京(9696)
- 科学(9666)
- 务(9301)
- 财经大学(8658)
- 所(8518)
- 税务(8506)
- 江(7903)
- 局(7491)
- 省(7230)
- 家(7084)
- 研究所(7041)
- 中心(6760)
- 国家(6737)
- 北京(6615)
- 农(6564)
共检索到78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林凤
对于法定资产评估业务,企业按规定根据评估价值调账以后,由于税法上一般并不认可评估增值收益或评估减值损失,导致调账后被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并因此需要作一系列的纳税调整。本文以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分析评估调账及相关所得税的处理。
关键词:
评估调账 递延所得税 纳税调整 纳税申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涛
在企业改组改制等工作中,有的需要根据资产评估结果进行调账。根据评估结果调账,应分为因资产评估本身引起的增值、减值和由于资产评估基准日与建账基准日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而引起资产数量的变化两种情形。一.资产评估本身引起的增值或减值1、对作为投资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对因投资而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目的是为投资作价提供参考依据,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处理应分为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两方面。对于投资方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明伟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企业合并或重组业务的频繁发生,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资产评估业务调账成了企业改制和重组业务会计处理中绕不开的话题。自2007年起,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不再将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唯一原则,并且大量使用了公允价值和可变现净值及现值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因为公允价值和可变现净值及现值有着严格的限定。本文从资产评估是否可以调账的各种情形入手,结合笔者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汪伟
所得税会计是企业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方法的选择应体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双重要求。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结合我国所得税会计工作的实际,利润表债务法仍应是目前的首选方法,对所得税费用应进行适度分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伟红 吴文琼
理论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进行资产评估,但是以资产评估值调整账务是有特定法律适用条件。滥用资产评估结果调账以及调增资本公积的行为不仅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动摇历史成本计量原则,还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损害国家、股东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首先介绍一个以资产评估值调账获得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鉴定案例,引发合法性的系列思考,梳理以资产评估结果为调账依据的相关制度规范,剖析滥用资产评估值作为调账依据的危害。指出了类似以资产评估值调账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会计鉴定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崴
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通常包括:(1)一方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2)一方将固定资产销售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3)一方将固定资产销售给另一方作为存货销售。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一般分为交易当期、使用期间和清理期间。本文拟通过对以上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进行解析,为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提供指导。一、一方将产品销售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在交易当期,卖方按售价确认营业收入,按产品成本确认营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资产基础法基于资产负债表构成导向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但由于缺乏具体准则规范指导,在递延所得税处理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形成运用困扰。本文以"强调企业所得税现金流与抵税权利(纳税义务)归属一致"作为判定标准,对现有递延所得税项目评估观点进行优化选择,并就观点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议,期冀以此促进形成行业共识,为相关指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基础法 递延所得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资产基础法基于资产负债表构成导向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但由于缺乏具体准则规范指导,在递延所得税处理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形成运用困扰。本文以"强调企业所得税现金流与抵税权利(纳税义务)归属一致"作为判定标准,对现有递延所得税项目评估观点进行优化选择,并就观点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议,期冀以此促进形成行业共识,为相关指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基础法 递延所得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炜
资产重估价这一计价模式具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从微观上看,采用这一计价模式贯彻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和资本保全原则,有利于增强企业积累和更新改造能力。在宏观上,采用这一计价模式对国家相关期所得税收入没有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方面看为国家培植了税源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汤中英
按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按账龄法计提坏账准备,但按国税发[2003]45号及国税发[2000]84号的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得超过应收款项的0.5%,对超过部分不允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适 杨新
本文首先对不征税收入的定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就不征税收入的财税政策规定及财税处理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企业在处理不征税收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不征税收入 财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涵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发生的内部交易或项目进行抵销,从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到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笔者对此进行分析。一、合并财务报表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企业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以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蒋筱刚
本文通过分析实务中企业合并时资产评估增值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账务处理过程,对由此在合并报表层面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展开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