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6)
2023(2030)
2022(1765)
2021(1745)
2020(1567)
2019(3680)
2018(3688)
2017(7791)
2016(4108)
2015(4783)
2014(4613)
2013(4785)
2012(4079)
2011(3595)
2010(3630)
2009(3568)
2008(3813)
2007(3564)
2006(3188)
2005(2980)
作者
(11024)
(9363)
(9159)
(8781)
(5999)
(4430)
(4308)
(3489)
(3463)
(3370)
(3232)
(3088)
(3001)
(2990)
(2941)
(2905)
(2724)
(2715)
(2710)
(2693)
(2361)
(2228)
(2215)
(2162)
(2153)
(2021)
(1985)
(1954)
(1871)
(1813)
学科
(24324)
企业(24324)
(24305)
管理(21495)
(16301)
经济(16281)
(13226)
(11783)
财务(11771)
财务管理(11754)
企业财务(11471)
方法(10903)
数学(9823)
数学方法(9771)
(7984)
(6311)
体制(6025)
公司(5165)
(3534)
银行(3533)
业经(3289)
(3134)
(3105)
金融(3105)
组织(2900)
(2479)
经营(2279)
中国(2243)
(2195)
技术(2175)
机构
大学(59405)
学院(58207)
管理(27247)
(24273)
经济(23770)
理学(23545)
理学院(23387)
管理学(23072)
管理学院(22954)
(15963)
中国(15451)
研究(14763)
财经(12449)
(12011)
(11315)
财经大学(9519)
商学(8739)
商学院(8693)
(8044)
北京(7970)
中心(7722)
科学(7334)
(7196)
会计(7129)
(6961)
经济学(6858)
金融(6733)
公司(6693)
(6642)
经济管理(6481)
基金
项目(34644)
科学(28175)
基金(27384)
研究(24202)
(23211)
国家(23026)
科学基金(21102)
社会(15789)
自然(15228)
社会科(15127)
社会科学(15126)
自然科(14836)
自然科学(14835)
自然科学基金(14611)
基金项目(14258)
资助(12441)
(11827)
教育(11313)
(10510)
编号(9235)
(8539)
教育部(7736)
人文(7632)
成果(7577)
重点(7465)
科研(7130)
(6887)
(6858)
大学(6713)
项目编号(6599)
期刊
(24502)
经济(24502)
研究(16906)
(16878)
管理(10981)
中国(9356)
(9250)
金融(9250)
财会(7132)
财经(6520)
科学(6249)
学报(6212)
会计(6008)
(5325)
大学(5157)
学学(4897)
会通(4742)
通讯(4742)
经济研究(4188)
技术(3784)
统计(3724)
(3594)
理论(3557)
业经(3281)
实践(3182)
(3182)
(3149)
(3108)
月刊(3034)
决策(2931)
共检索到8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海涛  李小荣  张帆  
并购重组是财务学研究的经典话题,而中介机构声誉在并购重组中的作用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文研究了资产评估机构这一之前鲜有文献提及的中介机构的声誉对并购重组定价的影响,并考察了资产评估机构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安排。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资产评估机构的声誉越好,其评估值越会被作为并购重组定价的依据,表现为并购重组成交价与评估值差异越小;(2)非国有企业中,资产评估机构声誉和并购重组成交价与评估值的差异显著负相关,在国有企业中,这一相关性不存在;(3)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资产评估机构声誉和并购重组成交价与评估值的差异显著负相关,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资产评估机构的声誉机制没有影响;(4)在外部治理好的企业中,资产评估机构声誉和并购重组成交价与评估值的差异显著负相关,在外部治理差的企业中,资产评估机构的声誉未对并购重组定价产生影响。这些结论在经过资产评估机构声誉度量替换和Heckman(1979)两阶段检验方法控制自选择问题后依然稳健地成立。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中介机构声誉和并购重组方面的学术文献,同时对并购重组实践和评估机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海涛  李小荣  张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建勇  李琪  
本文以2009—2018年聘请资产评估机构且签订业绩承诺补偿协议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分析了资产评估机构声誉与业绩承诺激进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资产评估机构发挥声誉功能的因素。研究表明:资产评估机构声誉与并购业绩承诺激进程度显著负相关,即资产评估机构声誉越高越有助于抑制业绩承诺的激进程度;且在非国有企业并购、非关联并购和买方外部治理较好时,资产评估机构声誉抑制业绩承诺激进程度的效果更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勇  俞亮  
以2007~2017年沪深两市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了资产评估机构聘请主体与并购重组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于目标方(卖方)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并购方(买方)聘请资产评估机构时,其评估值更可能会被作为并购重组定价的依据,表现为并购双方对评估结果的认可度较高。此外,资产评估结构声誉高、聘请主体外部治理情况好、注册地制度环境好都可以降低资产评估机构聘请主体交易地位不同带来的影响,提升并购重组定价时并购双方对评估结果的认可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凤朝  刘旭  温馨  
并购重组业务中最核心、也是一直以来困惑实务界的问题就是标的资产交易定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评估价值和交易价格往往混淆不清。本文针对收益法评估值作为并购重组交易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对2009-2011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中收益法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了T检验,并结合实践经验,推导出以评估值为交易定价的唯一依据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并详细阐述了企业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应促进企业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的有机结合,正确发挥评估在并购重组各阶段的作用。本文最后分别针对评估领域、并购交易主体双方以及监管部门提出建议:推动评估结论由单一绝对值向价值区间转变、注重博弈过程、精简行政审批以及并购重组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小荣  王田力  马海涛  
以2011-2016年以并购重组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同行效应的角度探寻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企业产权、市场化程度以及评估准则出台对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的同行效应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存在同行效应;(2)被评估公司处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环境时,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的同行效应减弱;(3)被评估公司是国有企业时,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的同行效应增强;(4)被评估公司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时,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的同行效应减弱;(5)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出台后,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的同行效应增强。丰富了同行效应、资产评估和并购重组方面的研究,对以并购重组为目的的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选择和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潘妙丽  张玮婷  
近年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高估值、高承诺"问题日益突出,为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持续发展及协同效应的发挥埋下了隐患。本文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的现状并研究发现,现有资本评估过程中,在评估机构独立性、资产评估方法、业绩承诺、会计处理方法与评估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现有并购重组的评估方法,平滑业绩影响,提高评估透明度,提升评估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潘妙丽  张玮婷  
近年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高估值、高承诺"问题日益突出,为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持续发展及协同效应的发挥埋下了隐患。本文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的现状并研究发现,现有资本评估过程中,在评估机构独立性、资产评估方法、业绩承诺、会计处理方法与评估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现有并购重组的评估方法,平滑业绩影响,提高评估透明度,提升评估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文飞  唐清泉  
不同于已有文献以IPO为场景研究VC/PE对IPO公司中介机构选择的影响,以并购退出的场景研究作为标的方股东的VC/PE是否会影响并购资产评估机构的选择。研究发现:并购重组有VC/PE参股的标的时,双方更可能聘请高质量的资产评估机构,特别是当并购方缺乏并购经验和标的方的信息环境较差时,聘请高质量资产评估机构的可能性更高;在关联并购情况下,为减少市场对并购方可能与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合谋的担忧,同时向市场释放出并购交易价格是公允、客观的信号,并购重组有VC/PE参股的标的时,聘请高质量资产评估机构的可能性更高。进一步的补充性检验显示,聘请高质量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骏  徐玉德  
本文以评估增值率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掏空或支持行为的观测变量,实证检验了2001-201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掏空或支持行为,并考察了不同盈亏状况下所存在的行为差异。研究发现,关联并购交易和同属并购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为;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将通过操纵资产的评估增值率来实现其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并试图通过选择评估方法来掩盖其行为,而亏损公司所属地方政府则可能通过干预同属公司间并购交易的资产评估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师  
一、引言世界经济史说到底就是一部并购重组史,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以美国为例,伴随着企业间横向纵向并购到战略并购,美国经济实现了波动向上发展,企业间的并购最终占据了世界五百强的多席位。目前发达经济体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并购重组交易额,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美国并购重组交易额占GDP比例约6%,英国并购重组交易额占GDP比例约为5.6%。并购重组促进了经济发展内生发展动力形成,而我国公司并购重组的原始动力在于避免关联交易、降低恶性竞争等。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涛  孙即  
20102015年,A股市场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定增重组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整体商誉呈逐年增长态势,后续商誉减值也呈同步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潮,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商誉水平快速上升。2015年,商誉占上市公司全部并购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29%。此背景下,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将造成商誉计提减值,作为资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涛  孙即  
2010~2015年,A股市场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定增重组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整体商誉呈逐年增长态势,后续商誉减值也呈同步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潮,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商誉水平快速上升。2015年,商誉占上市公司全部并购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29%。此背景下,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将造成商誉计提减值,作为资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蓓  夏康健  连慧颖  
本文基于管理层权力理论和独立审计的视角,通过研究并购活动中管理层权力与资产评估溢价间的关系,就独立审计对资产评估溢价的约束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管理层利用其权力影响资产评估价格,权力集中的管理层会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溢价产生显著影响;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可以起到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弥补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不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霞  郭涵予  
并购重组企业的评估价值与其交易价格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对同一个标的企业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估出的价值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探讨并购重组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143宗并购重组案例所选用的估价方法,归纳出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条件,发现了最终影响并购重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是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价值类型等因素;得出了收益法在未来的并购重组企业估价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本法在特定行业和特殊价值类型下使用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