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0)
2023(7453)
2022(6593)
2021(6185)
2020(5554)
2019(13380)
2018(13154)
2017(26716)
2016(14291)
2015(15767)
2014(16016)
2013(16128)
2012(15114)
2011(13807)
2010(14143)
2009(13330)
2008(13521)
2007(12579)
2006(10863)
2005(10010)
作者
(42175)
(35297)
(35177)
(33908)
(22542)
(17020)
(16238)
(13726)
(13350)
(12723)
(11915)
(11892)
(11261)
(11224)
(11194)
(11149)
(10731)
(10398)
(10308)
(10255)
(8731)
(8721)
(8679)
(8121)
(8092)
(8065)
(7882)
(7819)
(7243)
(6966)
学科
(64327)
经济(64274)
管理(38328)
(37128)
方法(31527)
(29786)
企业(29786)
数学(28245)
数学方法(27962)
(16557)
(16487)
中国(15603)
(12940)
(12775)
(12063)
贸易(12055)
(11646)
地方(11148)
业经(11029)
(10746)
金融(10744)
(10724)
银行(10696)
(10293)
农业(10280)
财务(10266)
财务管理(10239)
(10123)
企业财务(9728)
理论(9014)
机构
大学(209900)
学院(206191)
(89693)
经济(87808)
管理(78756)
研究(72547)
理学(66668)
理学院(65931)
管理学(64628)
管理学院(64226)
中国(57621)
(45070)
(43455)
科学(42909)
(37828)
(37394)
财经(34096)
中心(33928)
研究所(33835)
(32183)
(30763)
业大(30699)
农业(29411)
北京(29003)
经济学(28398)
(26228)
师范(25957)
经济学院(25755)
(25657)
财经大学(25261)
基金
项目(130723)
科学(102029)
基金(95317)
研究(94275)
(83386)
国家(82729)
科学基金(69813)
社会(58988)
社会科(55931)
社会科学(55908)
基金项目(49723)
(49573)
自然(45432)
自然科(44317)
自然科学(44298)
教育(43715)
自然科学基金(43503)
(42721)
资助(40574)
编号(38357)
成果(32057)
(29997)
重点(29846)
(27818)
(26329)
课题(26310)
科研(25587)
教育部(25570)
大学(24760)
创新(24680)
期刊
(98368)
经济(98368)
研究(63479)
中国(41751)
(35741)
学报(33024)
(32564)
科学(29785)
管理(27945)
大学(24689)
(23865)
金融(23865)
学学(23002)
农业(20985)
教育(19997)
技术(17915)
财经(17744)
经济研究(16345)
(15198)
业经(14975)
问题(13455)
统计(12035)
(11988)
(11761)
技术经济(11420)
理论(11109)
(10273)
(10121)
实践(9941)
(9941)
共检索到31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建刚  
文章目的在于对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资产评估研究现状,做一综合认识和评价。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稳步推进,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神速,市场地位凸显,在保障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辩解市场视角,分析了促进我国资产评估发展的理论需求和理论供给的现状,发现我国资产评估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目前评估业的健康发展与资源配置功能正经历着"瓶颈"现象,从而解释了当前加强资产评估研究与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对高校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小华  卢志朋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和理论进展,文章提炼出"控制—参与—治理"的分析框架,分别描述了三种典型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控制导向的目标责任制、参与导向的参与式绩效考评和治理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这三种评估模式的特征差异、评估成效以及局限性。文章认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遵循从压力型体制下的内部评价模式向强调公众参与的外部评估模式转变,并逐渐向注重政府绩效管理中的法治、预算与治理等要素方面迈进的动态演变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得前  
本文对我国2003~2010年营业税的征收力度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显示:(1)2003~2010年我国营业税征收力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营业税收入中大约有一半源于重复征税。(2)不同行业营业税征收力度存在较大差异。(3)2010年不同省份营业税征收力度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营业税征收力度最大,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维林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将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这一复杂的制度体系进行解析并分析其演化的路径与趋势,提出供给制度的剖析应立足于提供者、生产者、使用者的三方制衡关系,将其解构为四个基本制度元以辨识其内在结构与核心机理。考察不同阶段重点建构与完善的制度元,认为制度演化更替存在有序性,提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长期演化序列,以及"三方制衡、多元治理"的制度结构未来演化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书霞  
中国高等教育在实施"精英"教育到"平民"化教育的转变,同时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对大学输出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建议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无边界高等教育的理念增强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通过促进社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积极参与,构建突破常规教育方式和教育学习界限的资源供给形式,形成社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元参与,学习形式灵活高效的高等教育资源多元供给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增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实现需求结构再平衡,推动经济均衡稳定增长,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政府宏观调控一直着力追求的目标,但10多年过去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需求结构失衡依然在不断加剧。本文试图从财政角度对其中原因进行探析,通过对中国财政分权策略、财政制度安排以及财政政策失衡的深入分析,文章认为,分权策略扭曲了政府财政支出意愿,造成非经济型公共品供给不足,以流转税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则强化了政府执政偏向,造成财政资源分配偏重于税收贡献大的企业,从而使财政支出公共性进一步丧失,由于受工具性和居民消费倾向的双重约束,中国财政政策不得不更多依赖投资支出,从而出现财政政策失衡与需求结构失衡的循环累积。三者叠加效应就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框架,分析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趋势和中短期特点,提出改革完善需求调控机制的思路。未来15年的住房需求增长将主要由人口城镇化决定,总人口增长、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可能相互抵消,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房价上涨预期和投资投机因素等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应建立稳定而有效的需求调控制度和机制,处理好短期政策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目标,作为需求调控政策的基本依据;改革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形成长期稳定的调控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框架,分析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趋势和中短期特点,提出改革完善需求调控机制的思路。未来15年的住房需求增长将主要由人口城镇化决定,总人口增长、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可能相互抵消,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房价上涨预期和投资投机因素等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应建立稳定而有效的需求调控制度和机制,处理好短期政策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目标,作为需求调控政策的基本依据;改革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形成长期稳定的调控机制;使市场需求及调控机制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运行,建立行政调控政策进入和退出的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斌  
本文在风险资产价格和总产出空间内,建立了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信贷和商品市场的联立均衡模型。与传统结构性宏观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明确地将风险资产价格融入模型当中,强调了预期与风险资产价格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对于现阶段的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有针对性且易于掌握的分析工具。比较静态分析中讨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风险偏好下降、货币政策变动、扩张性财政计划以及外部需求下降等几种外部冲击对风险资产价格和总需求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德磊  
中国股市独特的制度变迁路径和基础环境确立了政府的隐性担保人角色。这一角色引发及强化了投资者与政府、上市公司和国企与政府、证券公司与政府的一系列市场博弈。目前的许多市场消极现象都可由此得到说明。政府逐步解除隐性担保契约、摆脱尴尬角色定位的关键出路便是响应和满足市场的创新需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起静  
经济影响一直是事件旅游研究中最受学者广泛关注的话题。虽然事件经济影响不是事件旅游文献中最早被研究的问题,但却是第一个被完整研究的主题。从1977年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关于事件经济影响研究的文章到现在,事件经济影响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许多学者介入其中。但由于经济影响的复杂性,至今该项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76篇事件经济影响的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对事件经济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结论做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事件经济影响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估框架,为致力于事件经济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王战  石良平  权衡  
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及成功赶超和正在赶超国家正反两面的发展经验都证明:必须反思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逻辑缺陷。必须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市场经济理论模式,才能更好地研究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能较好分析竞争性市场经济产生外部性等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文章认为,有效市场模式把"有效性"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的核心概念,不仅指资源配置效率,也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效果;不仅强调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强调个人效用、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有机统一。有效市场模式有助于人们走出传统的"完全竞争即有效"的思维范式,代之以"什么是有效的竞争机制"的思维范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爱东  陈林荣  
国外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一国一税制度的惯用做法,应诉反倾销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通过对单个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经济分析,以及市场集中度与涉案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整体力度分析,揭示了出口产品市场集中度越低,应诉力度越不足的经济现象,进而提出优化产业集中度与出口产品市场集中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储幼阳  
基于近年来演化博弈理论、理性人模型和可控实验方面的进展,本文尝试勾勒普世化的行为模型,搭建初步的统一框架。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将心理学(认知)和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学(动机)联系起来,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尽可能少的工具构建统一的理论,为经济不确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容霞  Lennart Wikander  
学科国际评估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后,以国际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的高校普遍关注的一项工作。作为高校自我评估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国际评估日渐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衡量学科发展状况的一个核心因素,科研在整个学科评估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研国际评估,对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