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8)
- 2023(7410)
- 2022(5813)
- 2021(5292)
- 2020(4602)
- 2019(10101)
- 2018(9908)
- 2017(19196)
- 2016(10022)
- 2015(11060)
- 2014(10694)
- 2013(10543)
- 2012(9475)
- 2011(7957)
- 2010(8385)
- 2009(8038)
- 2008(8464)
- 2007(7859)
- 2006(6933)
- 2005(6631)
- 学科
- 业(70165)
- 企(67535)
- 企业(67535)
- 管理(50111)
- 济(49458)
- 经济(49390)
- 业经(24245)
- 财(21159)
- 方法(20816)
- 农(18893)
- 务(18191)
- 财务(18184)
- 财务管理(18169)
- 企业财务(17231)
- 技术(14649)
- 农业(14490)
- 数学(13585)
- 数学方法(13515)
- 企业经济(12034)
- 策(11997)
- 制(11489)
- 划(11431)
- 经营(10737)
- 和(10629)
- 技术管理(9951)
- 理论(9867)
- 中国(9775)
- 体(9542)
- 体制(8607)
- 决策(8549)
- 机构
- 学院(149056)
- 大学(142327)
- 济(68167)
- 经济(67173)
- 管理(65902)
- 理学(55915)
- 理学院(55496)
- 管理学(54932)
- 管理学院(54659)
- 研究(42993)
- 中国(37962)
- 财(33703)
- 京(29429)
- 财经(26397)
- 农(24049)
- 经(23896)
- 江(23626)
- 科学(22995)
- 所(20913)
- 商学(20195)
- 商学院(20040)
- 中心(20037)
- 经济学(19957)
- 业大(19379)
- 财经大学(19248)
- 农业(18706)
- 北京(18570)
- 经济管理(18383)
- 研究所(18332)
- 州(18164)
- 基金
- 项目(92626)
- 科学(75715)
- 研究(70988)
- 基金(69442)
- 家(59527)
- 国家(58560)
- 科学基金(52587)
- 社会(47480)
- 社会科(45124)
- 社会科学(45109)
- 省(36831)
- 基金项目(36357)
- 自然(33035)
- 自然科(32240)
- 自然科学(32232)
- 自然科学基金(31757)
- 教育(30624)
- 划(29123)
- 业(27994)
- 编号(27766)
- 资助(27647)
- 创(23190)
- 成果(21026)
- 部(20634)
- 创新(20608)
- 重点(20202)
- 制(20182)
- 发(20166)
- 国家社会(20101)
- 性(18671)
共检索到22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邱丘 兰玉杰
现代企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家以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可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思想的基础上, 通过财务指标指数和用非财务指标指数模糊测算出的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发挥程度确定综合评价乘数,构建了修正的期权综合定价模型,试图解决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实际价值的评估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本价值 评估模型 修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封红梅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于2011年12月发布了《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该指导意见的发布是我国资产评估的关键节点。本文以大武夷公司为例,运用期权评估方法为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论。研究发现实物期权评估可以将未来企业的发展融入其中,补充并完善了成本法等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国有企业 企业价值评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牛建峰 熊锋
目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是我国股份制试点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内容。股份制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企业产权的明晰化、具体化,这是合理划分股东权益的基础。因而,通过资产评估对现有企业资产进行产权界定是股份制改造的首要环节。本文拟就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中,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资产评估加以论述。 一、进行资产评估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是指国有企业的净资产(资产减负债)折股作为国有股份,通过向其他法人和个人出售部分国有股份或向国家授权的投资部门、其他法人和个人发行部分新股,把原来的企业改组为公司。在改组过程中,为了准确反映资产的产权,确定企业可折股价值,必须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具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卫国 张世海
国有企业破产实践中,资产评估变现始终是一个难点和重点。许多国企的资产流失与资产评估变现有重大关系。本文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对现阶段国有资产评估变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缺陷。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企破产 资产评估变现 政策缺陷 博弈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企业家研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本刊记者李海舰〔编者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研讨会”于1995年5月16日~18日在武钢召开。来自武钢、唐钢、一汽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洛阳一拖、大庆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泽文 汪桥红
一、企业家与企业创新 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地说,创新活动包括: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即技术创新;开辟一种新市场,即市场创新;发掘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创新。显然,任何一种形式的创新都会改变企业资源的原有配置方式,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并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能力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将生产要素引入生产体系,突破原有循环流转均衡,挖掘潜在的经济利益,完成企业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创新的实现,其核心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尚昆 郑辛迎 杨汝岱
人力资本的高效配置和企业家才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如果能促进资源合理流向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就能创造更多就业和社会财富。基于全国1997—2016年的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企业家的国有企业工作经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家的国有企业工作经历使得企业在市场扩张和盈利能力等方面表现更好,带来了更高水平的企业成长。机制讨论表明,企业家行为带有明显的烙印效应,国有企业工作经历为企业家带来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更高的公司治理水平,从而促进了企业成长。为了缓解由于选择性偏误等带来的内生性,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处理效应模型、代理变量、双差分模型等方法进行处理,结论仍然稳健。中国经济要向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型模式转变,企业家才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应注重产权等方面的改革,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家才能培育和人力资本配置效应的角度考察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倡导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营造企业家才能发挥的空间和制度安排,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应,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春
本文在张维迎给出的企业的企业家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将企业家形成的个人资产和能力扩展到经验领域的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和能力获取过程 ,这样 ,将张模型中企业家形成的财产约束转变为动态的企业家能力获取过程。由此 ,将企业家能力的信息成本假说扩展为在企业家创新过程的能力获取成本下自我甄别的企业家学习模型。并进一步给出市场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行为模型 ,企业家行为模型旨在描述在国有企业企业家甄别机制扭曲或失灵情况下的政府—企业家联动机制。
关键词:
企业家 学习曲线 甄别机制 国有企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敏 任学锋 盛峰
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大批活跃在国有企业的创业型企业家面临整体性退出。如何尊重并承认他们的价值,使其顺利退出企业舞台,对国有企业的永续经营和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创业型企业家的涵义及特性,总结了影响其退出的动因和各种障碍,研究了退出方式和成功退出的标准,并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成功退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创业型企业家 退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斐 贺文哲
本文从企业产权角度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这一异质型人力资本,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是目前国企产权改革的一个焦点,并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定价进行探讨,提出用增量资本而非存量资本解决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观点。
关键词:
国企改革 企业家 人力资本 产权界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德明 J·比尔德伯克
职业企业家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曾德明J·比尔德伯克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近年来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春学
本文侧重于从企业家的知识结构这一独特的角度来说明 :现行“行政委任制”所选拔出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来自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能力部分的缺失 ,而且 ,选出之后的激励结构也不利于他们向市场型企业家的转化和其知识结构的改善。由这种“企业家”统领国有企业的直接结果 ,必然造成国有经济部门的低效率、资产流失和管理上的“人治”。要改变这种局面 ,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现行任命制度 ,切断企业家与行政官员之间角色互换的通道 ,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家选择制度。
关键词:
企业家 知识结构 选择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