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1)
2023(6438)
2022(4939)
2021(4252)
2020(3544)
2019(7973)
2018(7858)
2017(16518)
2016(8762)
2015(10152)
2014(10165)
2013(10082)
2012(9212)
2011(8235)
2010(8202)
2009(7676)
2008(7791)
2007(6885)
2006(6180)
2005(5673)
作者
(24822)
(20701)
(20557)
(19845)
(13571)
(9907)
(9439)
(8141)
(8089)
(7371)
(7149)
(7107)
(6638)
(6597)
(6561)
(6481)
(6172)
(6080)
(6043)
(5856)
(5320)
(5250)
(4996)
(4759)
(4694)
(4677)
(4645)
(4562)
(4197)
(4007)
学科
(47256)
经济(47202)
(30331)
管理(29652)
(24976)
企业(24976)
方法(24455)
数学(21989)
数学方法(21912)
中国(12533)
(12324)
(12119)
业经(10466)
农业(8469)
(8334)
财务(8317)
财务管理(8300)
(8298)
地方(8291)
企业财务(8090)
(7212)
金融(7212)
(7135)
银行(7122)
(6959)
贸易(6953)
(6729)
(6729)
(6674)
(6523)
机构
大学(134355)
学院(132636)
(60728)
经济(59809)
管理(54490)
理学(47433)
理学院(47058)
管理学(46493)
管理学院(46257)
研究(40692)
中国(32366)
(29870)
(26668)
财经(24339)
(22321)
科学(21604)
经济学(20373)
(19465)
(19095)
(19076)
中心(19050)
经济学院(18599)
财经大学(18378)
业大(17153)
研究所(17016)
北京(16343)
商学(16023)
商学院(15897)
(15547)
(15419)
基金
项目(88185)
科学(71760)
基金(67430)
研究(65382)
(57451)
国家(57003)
科学基金(50627)
社会(45250)
社会科(43103)
社会科学(43094)
基金项目(35193)
(32967)
自然(31491)
教育(30931)
自然科(30766)
自然科学(30762)
自然科学基金(30284)
资助(27961)
(27447)
编号(25162)
(21156)
成果(20848)
重点(19758)
国家社会(19610)
教育部(19114)
(18529)
人文(18499)
(18302)
大学(17308)
课题(17254)
期刊
(62871)
经济(62871)
研究(39720)
(23523)
中国(22697)
管理(20570)
学报(18108)
(17528)
科学(17439)
(15670)
金融(15670)
大学(14749)
学学(13931)
财经(13130)
农业(11215)
(11196)
教育(11164)
经济研究(10709)
技术(10577)
业经(10240)
问题(9408)
(7517)
技术经济(6939)
商业(6627)
统计(6543)
(6077)
国际(6074)
现代(6017)
世界(6004)
理论(5957)
共检索到191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璨  
对于现行资产证券化SPV的最佳组织形式,在SPT和SPC之间进行"最优选择"并不理性。SPT具有契合风险隔离原理等的先天优势,但缺乏基本制度框架支撑;SPC具备相对成熟制度基础的后天条件,但长远发展后劲较弱。SPT是未来的最优选择,不宜画饼充饥;SPV是现在的次优选择,应对现有制度进行细化完善。在SPT发挥有效作用之前,在构筑完备信托资产证券制度体系的漫长过程中,应当继续关注SPC体制构建,完善公司法律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达到保障资产证券化顺利运行的理想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绍凯  贺季敏  
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组织形式欠缺法律规定这一现实,文章在分析确定资产证券化SPV组织形式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较详尽地探讨了我国应该引进信托和公司两种组织形式作为我国法定的SPV,以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事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侃  武铁铮  
双SPV结构资产证券化问题与建议首先,从法律方面看,双SPV结构下"真实出售"能否真正保护投资人利益。目前双特殊目的载体(SPV)结构主要分两种: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和贷款支持票据(ABN)采用底层多资产的双SPV模式;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CLO)中表外非标资产采用的双层SPV模式(顶层1个SPV+底层N个放款SPV),ABS/ABN的现金流需基于原始权益人的经营能力实现;而CLO现金流依赖于原始权益人的信贷管理能力,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党亚娥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参与各方均受益。这种多赢的实现主要缘于一种制度设计,而此制度设计的关键是"风险隔离","风险隔离"的关键又在于构造合适的特设目的机构(SPV),因此,SPV处于整个资产证券化交易架构的核心。但SPV形式多样,选择时除了符合资产证券化本质之外,还要考虑它所根植的制度环境。据此,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下设SPV子公司应是适合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特设目的机构的佳好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旭  郭晓音  任丽明  李存金  
军工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对其拓宽国防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和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有重要作用,是金融助力国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企业认识、政策法规、产权归属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当前军工企业所面临的特殊障碍。并在此基础上,从军工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角度,提出了如下观点:(1)应收账款和国防专利是目前我国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的基础资产选择的两种切入方式;(2)我国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构建模式主要包括3种备选方案,即单一军工企业的信托型SPV模式、军工集团内联合的公司型SPV模式和军工行业联合的公司型SPV模式,而军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华  
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诞生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认为是当今资本市场上最富生命力的金融产品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同样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特殊目的载体(SPV)入手,简要介绍了SPV的法律性质、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着重阐述了SPV的构建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法上的立法障碍,最后提出了我国进行SPV构建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喻强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银行界结构性融资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在世界金融领域发挥的重大作用逐步显现。然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仍处于以零星个案、小规模试点为主的初级阶段。究其原因,基础资产质量低劣、选择范围狭窄;法律、税收、会计、信用等方面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制约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在上述因素中,税收因素直接决定了证券化融资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证券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斌  
20世纪70年代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缓慢。本文以税收为视角,对境内特殊目的载体(简称SPV)及离岸SPV税收情况进行分析,并在借鉴世界各国资产证券化税收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通过税收降低证券化成本、推进融资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燕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资产证券化税收政策对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以下简称SPV)税负的规定,消除了SPV环节的印花税,降低了所得税重复征税风险,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同时它也对信托税制的实践与理论带来了新的突破。当然,其操作性以及应用范围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义灿  茅宁  
随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的正式启动,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已从最初的可行性分析论证阶段迅速进入到具体操作模式的探讨上。特设目的载体(SPV)对资产证券化运作能否取得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对特设目的载体的功能定位、设立方式、破产隔离等相关问题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为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柯湘  
我国2005年修改的《证券法》不再将证券交易所限定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此种变化普遍被认为是在法律制度上为证券交易所非互助化或公司化扫除了障碍。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创设和早期动作由地方政府进行,1993年《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证券交易所的产权由地方政府独自拥有变更为由中央政府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享有,1998年《证券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证券交易所的产权属中央政府。公司化改革是我国证券交易所改革的必由之路,应选择合适的时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增霆  
近年来国内关于重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呼声不绝于耳。按照常见的观点,它强大的再融资功能将有助于缓解银行、市政融资平台、小企业等重要部门所面临的融资压力,纠正监管体制外融资混乱所带来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失灵。不幸的是,除了2005年时的短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怀舟  李挺  任纪霞  
本文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SPV的性质、作用入手,以其核心思想“破产隔离”为线索,通过分析SPV业务范围、构建的影响因素,借鉴SPV构建的国际模式以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目前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SPV的构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新强  
我国以信托的形式来充当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但是将信托运用于ABS中时存在破产隔离失效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源于信托在引入我国之后发生了异化。在立法上,我国《信托法》对信托的定义违背了其本义。在实务中,资产支持证券的分级进一步影响了信托关系的法律效力。同时,信托与资产证券化之间也存在不兼容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本要求是加强受托人主动管理的职能,以防止信托沦为通道工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力  叶申南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而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型融资形式,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将同质资产注入独立法律实体或特殊目的载体(SPV),依托SPV平台发行债券为企业融资,不仅可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还能分散投融资风险。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一)中小企业缺乏充足的信用能力。中小企业在建立初期,先天的信用不足,往往伴随合同履约率低、资金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