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6)
- 2023(17450)
- 2022(14582)
- 2021(13615)
- 2020(11475)
- 2019(26261)
- 2018(25780)
- 2017(50794)
- 2016(27099)
- 2015(30369)
- 2014(30195)
- 2013(29388)
- 2012(26572)
- 2011(23492)
- 2010(23231)
- 2009(21222)
- 2008(20723)
- 2007(17979)
- 2006(15434)
- 2005(13421)
- 学科
- 济(107772)
- 经济(107652)
- 管理(80769)
- 业(79360)
- 企(65277)
- 企业(65277)
- 方法(53848)
- 数学(47434)
- 数学方法(46856)
- 财(30811)
- 中国(30437)
- 农(28593)
- 业经(24685)
- 制(22219)
- 务(20958)
- 财务(20879)
- 财务管理(20828)
- 学(20735)
- 银(20299)
- 银行(20263)
- 地方(20205)
- 企业财务(19862)
- 农业(19271)
- 融(19177)
- 金融(19175)
- 行(19158)
- 贸(18746)
- 贸易(18735)
- 理论(18368)
- 易(18189)
- 机构
- 大学(377134)
- 学院(374530)
- 管理(153317)
- 济(150785)
- 经济(147629)
- 理学(133181)
- 理学院(131862)
- 管理学(129499)
- 管理学院(128837)
- 研究(116769)
- 中国(92497)
- 京(78184)
- 财(72686)
- 科学(70455)
- 财经(58896)
- 所(55611)
- 中心(55120)
- 农(54819)
- 经(53824)
- 业大(53738)
- 江(53064)
- 研究所(50712)
- 北京(48814)
- 范(47429)
- 师范(46990)
- 经济学(46764)
- 财经大学(44403)
- 州(43306)
- 院(42977)
- 农业(42764)
- 基金
- 项目(262185)
- 科学(207877)
- 基金(192953)
- 研究(192353)
- 家(166716)
- 国家(165340)
- 科学基金(144411)
- 社会(123440)
- 社会科(117071)
- 社会科学(117044)
- 基金项目(102098)
- 省(100699)
- 自然(93825)
- 自然科(91676)
- 自然科学(91658)
- 自然科学基金(90013)
- 教育(88889)
- 划(84774)
- 资助(79753)
- 编号(78107)
- 成果(62241)
- 部(58548)
- 重点(57946)
- 创(54319)
- 发(54157)
- 课题(52536)
- 国家社会(51371)
- 教育部(51172)
- 创新(50696)
- 科研(50414)
- 期刊
- 济(154318)
- 经济(154318)
- 研究(109640)
- 中国(65313)
- 财(56429)
- 学报(56249)
- 管理(54270)
- 科学(51880)
- 农(48962)
- 大学(44121)
- 学学(41636)
- 融(38805)
- 金融(38805)
- 教育(37887)
- 农业(33648)
- 技术(32200)
- 财经(28607)
- 业经(25560)
- 经济研究(25434)
- 经(24277)
- 问题(20379)
- 理论(18598)
- 图书(17812)
- 技术经济(17523)
- 版(17220)
- 统计(17157)
- 实践(17007)
- 践(17007)
- 业(16914)
- 科技(16825)
共检索到532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杰 殷培培
本文根据一般表内资产和证券化资产的不同资本要求,给出了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释放的测算方法以及如何预估风险自留比例的效果。进一步,基于国内银行资产证券化项目实际分层、风险自留数据,测算了不同基础资产、不同类型银行监管资本释放的差别,并预估了降低风险自留比例的影响。结论是,降低风险自留比例对促进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以及优化基础资产结构作用有限,但可能有助于促进中小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改善发行主体结构。建议改进风险自留政策的同时,配套出台促进房地产贷款证券化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
风险自留 资产证券化 监管资本 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明 张元萍
2007年次贷危机后,为缓释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各国监管部门普遍采用了风险自留的监管举措。在梳理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内生逻辑的基础上,对风险自留监管的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风险自留监管规则在自留内容、主体、方式、比例、反规避等五个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桂霞 巫和懋 魏旭 王勇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两期模型的理论框架,分析当银行将信息不透明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卖给连续统个市场投资者时,风险自留监管的效果。基本模型的分析发现:首先,单一风险自留比例不具有普适性;最优风险自留比例与基础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交易双方的风险态度都密切相关。其次,风险自留监管会降低差资产证券化数量的有效信息含量,从而加剧逆向选择程度;而对于好资产,又存在发信号成本。本文进而从道德风险的角度证明,银行的风险态度会影响单一风险自留要求是否能够提高银行监督贷款的激励。因此,在实施风险自留监管时,政府应当结合银行和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程度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从而比单一风险自留监管更好地提高社会福利。
关键词:
风险自留监管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吕凯
2012年,我国监管部门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并制定了风险自留规则,要求证券化发起人自留一定比例的最低档资产支持证券。立法者期望该规则能控制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并促进证券化的发展。目前的风险自留规则能否有效落实该立法目的?本文通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之前的试点项目的经验研究,结合欧盟和美国风险自留规则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的风险自留规则进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道德风险 风险自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江山 秦蓉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信用风险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风险。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面板模型,研究信贷资产违约对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比例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违约风险对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比例存在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上升,盈利水平低、资本充足率低、国有性质和流动性风险低的商业银行风险自留比例更高。建议短时期应细化和完善我国现行5%的风险自留政策;长期应依据商业银行个体风险与收益特征对该政策进行调整,选择差异的风险自留比例,降低资本占用,提高经营效率,同时有效激励发起机构对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的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琦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企业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最优风险自留比例和相关监管举措,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定价和监管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际、国内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置的风险自留比例5%警戒线是合理且适度宽松的;企业资产预留比例与基础资产的质量特征呈两边低、中间高的"橄榄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提高收益,增强资产的安全性;通过比对现行的风险自留方式,我们认为L型的风险自留方式更为合理;在对资产进行打包证券化的时候,相关监管机构应聚焦发行机构的风险规避程度及资产的实际变化情况,合理的监管水平可以显著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韩明智 李文泓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稳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有效管理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的各类风险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实施资产证券化,必然能将银行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海霞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银行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制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我国于2005年3月21日才正式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配套的会计、税收规定。本文试图通过国开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分析.提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改进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灏
为探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的金融风险及相应监管建议,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入手,在微观层次上,分析其对单个银行风险水平影响,在宏观层次上,分析其对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降低银行信贷监督水平,增强风险承担意愿,给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流动性扩张机制,当外部冲击使投资者信心下降时,金融市场表现为流动性骤然波动;当外部冲击到来时,次级投资者将先陷入混乱,威胁金融稳定,甚至会传染至整个经济体系。最后,给出相应监管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行为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有关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文献认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等发起者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或是放松对贷款的筛查和监督,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也成为各国陆续推出风险自留政策的原因。依据信号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风险自留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制自留的资金成本和信息损耗削弱了风险自留制度的价值。对于最优自留形式与比例的选择,学者们认为应当依据经济环境、产品结构、资产质量有针对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息不对称 信用风险自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纪慧松
2008年后欧盟和美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欧洲议会的修订版的资本要求指令(CRD)及其122a条款和美国的《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第94l章都对风险自留做出了新的规定,并在规则中又设定了复杂的风险自留的豁免条款。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规则及其豁免条款的设定,探讨对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及其豁免的制度设计。文章提出我国在资产证券化中要增加发起自留的灵活性,对一些基础资产质量较高的证券化产品可以部分或全部豁免风险自留,同时强化信息披露。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风险自留豁免 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有关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文献认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等发起者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或是放松对贷款的筛查和监督,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也成为各国陆续推出风险自留政策的原因。依据信号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风险自留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制自留的资金成本和信息损耗削弱了风险自留制度的价值。对于最优自留形式与比例的选择,学者们认为应当依据经济环境、产品结构、资产质量有针对性地制定自留政策,而且应当完善豁免条款和反规避措施,以保障自留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息不对称 信用风险自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红霞 幸丽霞
信贷资产证券化历经多轮试点逐步走向常态化发展,本文基于监管主导与市场选择的对比视角研究商业银行2005年试点启动以来资产证券化行为动机,发现监管推动是商业银行参与的主导因素,流动性充足是导致商业银行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和存款利率逐步放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基于融资成本增加下的盈利性动机增强;资本管理监管新办法出台和风险资产自留要求降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监管资本套利动机更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桥云 王纬 吴静
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可以反映银行部门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但是无法监测和控制银行体系外的贷款总额和累积的信用风险。20世纪70年代的贷款证券化创新导致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并使得资本充足率监管趋于失效。本文基于贷款证券化下银行贷款余额与社会贷款余额的差异,分析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微观机制并提出改进资本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
贷款证券化 资本充足率 监管资本套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