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5)
- 2023(16799)
- 2022(14203)
- 2021(13167)
- 2020(11232)
- 2019(25543)
- 2018(25297)
- 2017(49781)
- 2016(26712)
- 2015(30003)
- 2014(29868)
- 2013(29246)
- 2012(26784)
- 2011(23673)
- 2010(23833)
- 2009(22171)
- 2008(20915)
- 2007(18014)
- 2006(15525)
- 2005(13496)
- 学科
- 济(106370)
- 经济(106251)
- 管理(80713)
- 业(79203)
- 企(65412)
- 企业(65412)
- 方法(53145)
- 数学(46938)
- 数学方法(46369)
- 财(31191)
- 中国(29509)
- 农(27777)
- 业经(23883)
- 制(21906)
- 务(21707)
- 财务(21628)
- 财务管理(21579)
- 企业财务(20577)
- 学(20230)
- 银(20198)
- 银行(20161)
- 地方(19866)
- 融(19398)
- 金融(19396)
- 行(18996)
- 农业(18667)
- 贸(18281)
- 贸易(18271)
- 易(17736)
- 理论(17674)
- 机构
- 大学(372227)
- 学院(369669)
- 管理(151486)
- 济(148477)
- 经济(145348)
- 理学(131217)
- 理学院(129909)
- 管理学(127567)
- 管理学院(126910)
- 研究(116184)
- 中国(93844)
- 京(77901)
- 财(72033)
- 科学(70187)
- 财经(58088)
- 农(56423)
- 所(56026)
- 中心(55424)
- 业大(53980)
- 江(53158)
- 经(53071)
- 研究所(50899)
- 北京(48663)
- 范(46188)
- 师范(45730)
- 经济学(45582)
- 农业(44092)
- 财经大学(43794)
- 州(43408)
- 院(42522)
- 基金
- 项目(257304)
- 科学(203688)
- 基金(189196)
- 研究(187718)
- 家(163748)
- 国家(162402)
- 科学基金(141739)
- 社会(119754)
- 社会科(113593)
- 社会科学(113565)
- 基金项目(100251)
- 省(99182)
- 自然(92935)
- 自然科(90829)
- 自然科学(90810)
- 自然科学基金(89171)
- 教育(86746)
- 划(83353)
- 资助(78653)
- 编号(76255)
- 成果(60592)
- 部(57369)
- 重点(56960)
- 创(53259)
- 发(53006)
- 课题(51304)
- 教育部(49939)
- 创新(49721)
- 科研(49693)
- 国家社会(49592)
- 期刊
- 济(152802)
- 经济(152802)
- 研究(109522)
- 中国(65938)
- 财(56593)
- 学报(56100)
- 管理(54099)
- 科学(51471)
- 农(50280)
- 大学(43936)
- 融(42480)
- 金融(42480)
- 学学(41452)
- 教育(36745)
- 农业(33967)
- 技术(32019)
- 财经(28142)
- 业经(24883)
- 经济研究(24679)
- 经(23799)
- 问题(20170)
- 理论(18964)
- 图书(17761)
- 技术经济(17394)
- 实践(17382)
- 践(17382)
- 业(17264)
- 版(17088)
- 财会(16893)
- 统计(16759)
共检索到532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以2007年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为研究对象,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风险因素在于信息不透明,这不仅缘起于该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也在于评级机构未曾提供更多的正确信息;同时证券化各环节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监管套利机会的存在,加大了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息高度不透明的环境下,与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金融市场信心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市场恐慌,进而出现交易流动性枯竭和融资流动性枯竭,这分别是金融危机前雷曼兄弟和北岩银行遭遇到的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损失。本文还对我国当前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管控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沈炳熙
该文首先对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证券化的启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甚至恶用;同时应严格把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次贷危机不应影响我国证券化试点的继续推进。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证券化 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五年前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标志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资产证券化机理的内在缺陷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雪军 赵畅 李正雨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提升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消费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不断融合,促进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从短期出现到快速流行,既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风险挑战。本文采用归纳研究方法,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确认资产证券化的判据,将资产证券化风险划分为法律政策风险、基础资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及参与机构风险;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典型案例(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切入,深度剖析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结合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成因及其次贷危机防范经验,揭开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普罗透斯面纱,并提出针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谷冬青
次债危机尽管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的防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尤其是重点探讨了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的严重性,阐述了我国应该采取杜绝次级按揭的发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次债危机 资产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 李佳
在本次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功能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深入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增大流动性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应该首先选择表内模式,建立以监管特许权论为基础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时严格审查基础资产的信用与质量,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发行者资产负债表的监管,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以及防范同质性的系统性风险,以促使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金融市场 流动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岳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有直接的关系。资产证券化不但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金融工具创新、提高资本效率等,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的一面,如系统风险是否降低、成本是否减小等问题。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证券化 冷思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念北 陈剑辉 胡继元
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中国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对比出美国次贷与中国已开展的证券化业务的本质区别,指出我们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业务风险的防范,充分利用我国此项业务开展的后发优势,适当加快试点的步伐。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果棠 王进云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蔓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举措,而解决建设所需资金问题又是其重中之重,资产证券化是较理想的融资方式。而美国次贷危机的渊源是资产证券化,在投资者对衍生产品持谨慎态度时,从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启示,并以山西为例分析了中西部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具体的推进措施。说明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当前基础建设资金需求的理想工具,也符合扩大内需的举措,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大步推进资产证券化。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信用危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祖友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其风险控制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对资产证券化进行概述,解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阐述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进而深入分析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问题,尤其是就我国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以及给出建议。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风险 控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克勇
PPP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性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征,经常遭遇融资瓶颈。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政府下一步布局PPP项目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具有诸多优势,为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顺利推广,就其项目的质量风险、资本市场的风险以及资产证券化设计中的风险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防控建议。
关键词:
PPP项目 资产证券化 风险管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克勇
PPP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性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征,经常遭遇融资瓶颈。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政府下一步布局PPP项目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具有诸多优势,为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顺利推广,就其项目的质量风险、资本市场的风险以及资产证券化设计中的风险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防控建议。
关键词:
PPP项目 资产证券化 风险管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岩桦 付华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以来迅速发展,并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的视角对资产证券化进行解读,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对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虚拟化。资产证券化、虚拟化不断升级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资本虚拟化 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