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4)
- 2023(11246)
- 2022(8919)
- 2021(7658)
- 2020(6146)
- 2019(13573)
- 2018(13223)
- 2017(26151)
- 2016(13760)
- 2015(15485)
- 2014(15660)
- 2013(15430)
- 2012(14545)
- 2011(13427)
- 2010(13631)
- 2009(12838)
- 2008(12664)
- 2007(11373)
- 2006(10412)
- 2005(9829)
- 学科
- 济(91629)
- 经济(91548)
- 管理(43544)
- 业(39588)
- 方法(35580)
- 企(32741)
- 企业(32741)
- 数学(31138)
- 数学方法(30990)
- 中国(21161)
- 地方(19844)
- 财(17969)
- 业经(17426)
- 农(17192)
- 学(15213)
- 地方经济(13217)
- 制(12846)
- 融(12700)
- 金融(12700)
- 农业(12131)
- 银(11573)
- 银行(11566)
- 理论(11527)
- 行(11027)
- 环境(10983)
- 务(10913)
- 财务(10886)
- 财务管理(10865)
- 贸(10808)
- 贸易(10803)
- 机构
- 大学(219484)
- 学院(216533)
- 济(107901)
- 经济(106155)
- 管理(83237)
- 研究(73454)
- 理学(72001)
- 理学院(71284)
- 管理学(70335)
- 管理学院(69931)
- 中国(56328)
- 财(49921)
- 京(44319)
- 财经(40226)
- 科学(38540)
- 经济学(37104)
- 经(36704)
- 所(35290)
- 经济学院(33338)
- 中心(32371)
- 江(31498)
- 研究所(31446)
- 财经大学(30065)
- 北京(27941)
- 范(27597)
- 师范(27414)
- 农(26899)
- 院(25880)
- 业大(25169)
- 州(24797)
- 基金
- 项目(136657)
- 科学(110884)
- 基金(104125)
- 研究(102021)
- 家(88518)
- 国家(87819)
- 科学基金(77397)
- 社会(71912)
- 社会科(68403)
- 社会科学(68388)
- 基金项目(54095)
- 省(50190)
- 教育(46885)
- 自然(46429)
- 自然科(45377)
- 自然科学(45370)
- 自然科学基金(44641)
- 资助(42490)
- 划(41724)
- 编号(38823)
- 部(32224)
- 成果(31939)
- 国家社会(31419)
- 重点(30662)
- 发(30038)
- 教育部(29226)
- 人文(28421)
- 创(27845)
- 大学(26628)
- 课题(26616)
- 期刊
- 济(123344)
- 经济(123344)
- 研究(73295)
- 财(38692)
- 中国(37787)
- 管理(33524)
- 学报(28008)
- 科学(27142)
- 农(24226)
- 融(23694)
- 金融(23694)
- 大学(22854)
- 财经(22477)
- 经济研究(21921)
- 学学(21580)
- 经(19511)
- 教育(18938)
- 技术(17770)
- 业经(16578)
- 问题(16381)
- 农业(15736)
- 技术经济(12866)
- 贸(12719)
- 统计(11560)
- 世界(11064)
- 商业(10846)
- 国际(10618)
- 策(10199)
- 经济问题(9977)
- 现代(9957)
共检索到328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次贷危机本质上涉及到"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衍生品。本文对"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的现有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文章认为从微观层面看,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但从宏观层面看,资产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稳定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潜在冲击。政策当局应该重视资产证券化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绩效,协调微观效率与宏观稳定之间的冲突,建立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次贷危机本质上涉及"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衍生品。本文对"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的现有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文章认为,从微观层面看,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但从宏观层面看,资产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稳定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潜在冲击。政策当局应该重视资产证券化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绩效,协调微观效率与宏观稳定之间的冲突,建立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海峰 陈世金 王爱萍
本文在一般均衡视角下利用CC-LM模型引入证券化因素进行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能促进实体经济产出的增加,而对LM曲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根据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65个国家的动态面板数据对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证券化促进了货币需求量的小幅增加和信贷规模的显著扩张,同时有利于降低货币信贷市场的利率水平,促进GDP的增长。最后,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实践,给出若干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海峰 陈世金 王爱萍
本文在一般均衡视角下利用CC-LM模型引入证券化因素进行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能促进实体经济产出的增加,而对LM曲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根据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65个国家的动态面板数据对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证券化促进了货币需求量的小幅增加和信贷规模的显著扩张,同时有利于降低货币信贷市场的利率水平,促进GDP的增长。最后,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实践,给出若干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芳
本文从证券化率这个测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量化关系的指标出发,建立了一个宏观市值管理模型,并根据对该模型的推导与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不能仅以实体经济为单一因素进行考量,而必须着眼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积极开展宏观市值管理,达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喻国平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周期性的波动根源在于供给”。“时间一致性”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探讨了引起商业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关系。本文旨在综合述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理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时间一致性 理论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熊凯 甘碧群
与微观营销理论的个体 (企业 )视角不同 ,宏观营销理论是从总体 (社会 )角度来研究企业营销活动 ,即研究整个社会供需的匹配及企业营销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研究宏观营销理论及其应用 ,对保证微观营销活动顺利进行、提高社会福利等 ,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宏观营销 微观营销 理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燕 胡利琴
次贷危机打破了资产证券化的神话,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急速萎缩。本文从证券化产品的发起初衷追溯,分析了证券化产品微观机制设计层面存在的缺陷以及证券化产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证券化产品试点情况,提出了发展证券化产品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克莎
去年以来,经济理论界对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展开了热烈争论,这种争论关系到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宏观政策的取向。本文对其中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卫兵 梁洪华
本文对国内外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指明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的新方向,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合成分析法 后续涉入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其友 李宝良
埃德蒙.费尔普斯因其对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分析的杰出贡献而荣膺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首先介绍了费尔普斯的生平及其学术经历,然后对他在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分析方面的两大贡献———通货膨胀与就业以及资本积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最后简要论述了他在经济学领域的其他重要贡献,并总结性地探讨了费尔普斯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我国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涛
本文着重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级调控和分级分区调控的空间组织类型与区域单元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 ,指明了这一研究的实际进展 ,阐释了有关宏观经济运行分级调控问题争论的原因以及因操作性强和体制约束而采用的现行分级分区调控模式———“中央—省区”调控模式所造成的弊端。作者指出 ,该模式实施具有特定的历史规定性。按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宏观经济运行分级分区调控逐步过渡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按“中央—中心城市”或“中央—经济区”为主的分级分区调控模式是必然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张靖佳 曹元涛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正由危机应对转向结构调整,"宽财政、紧货币"的调控态势日益明显。目前,国内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相互制约,对宏观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政策的适度性、有效性和退出安排等方面对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进行梳理,认为2010年货币政策收紧态势已定,财政政策稳中有收,汇率政策稳定不变。此外,本文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模型框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乃至于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汇率政策 退出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建国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统计工作者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现评述如下。一、监测、预警的含义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含义,多数人认为,就是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主要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观测、分析和评价,以判断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就可发出警报信号,为宏观经济管理、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一定义简单明了,但似有两点不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旭旦
中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影响、甚至决定股市的基本走势,同时证券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子系统也在能动地改变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态势。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证券市场 协整分析 因果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