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4)
- 2023(8406)
- 2022(6707)
- 2021(5896)
- 2020(5147)
- 2019(11487)
- 2018(11452)
- 2017(23624)
- 2016(12712)
- 2015(14463)
- 2014(14777)
- 2013(14704)
- 2012(13498)
- 2011(12229)
- 2010(12428)
- 2009(11707)
- 2008(12015)
- 2007(10837)
- 2006(9713)
- 2005(9282)
- 学科
- 济(59715)
- 经济(59640)
- 业(42203)
- 管理(39347)
- 企(33021)
- 企业(33021)
- 方法(29503)
- 数学(26444)
- 数学方法(26204)
- 中国(19639)
- 财(18349)
- 农(15782)
- 制(14111)
- 银(13959)
- 银行(13951)
- 行(13108)
- 业经(12767)
- 务(12624)
- 财务(12587)
- 财务管理(12552)
- 融(12424)
- 金融(12423)
- 企业财务(12093)
- 险(10982)
- 保险(10891)
- 地方(10626)
- 农业(10540)
- 贸(9787)
- 贸易(9780)
- 易(9477)
- 机构
- 大学(187878)
- 学院(184661)
- 济(81959)
- 经济(80324)
- 管理(73762)
- 理学(62055)
- 理学院(61504)
- 管理学(60565)
- 管理学院(60234)
- 研究(58274)
- 中国(53196)
- 财(44392)
- 京(38851)
- 财经(34450)
- 经(31333)
- 科学(31081)
- 江(29056)
- 中心(29027)
- 所(28417)
- 经济学(26789)
- 财经大学(25779)
- 农(25501)
- 北京(25082)
- 研究所(24782)
- 经济学院(24333)
- 州(23364)
- 范(22554)
- 师范(22370)
- 业大(22107)
- 商学(20859)
- 基金
- 项目(113902)
- 科学(91270)
- 研究(85649)
- 基金(85536)
- 家(72057)
- 国家(71442)
- 科学基金(62998)
- 社会(57509)
- 社会科(54586)
- 社会科学(54570)
- 基金项目(44331)
- 省(42271)
- 教育(39658)
- 自然(38980)
- 自然科(38059)
- 自然科学(38052)
- 自然科学基金(37433)
- 资助(36480)
- 划(35466)
- 编号(34398)
- 成果(29408)
- 部(26751)
- 重点(25248)
- 国家社会(24289)
- 教育部(24047)
- 人文(23521)
- 发(23363)
- 课题(23244)
- 创(22883)
- 性(22618)
共检索到292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有关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文献认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等发起者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或是放松对贷款的筛查和监督,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也成为各国陆续推出风险自留政策的原因。依据信号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风险自留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制自留的资金成本和信息损耗削弱了风险自留制度的价值。对于最优自留形式与比例的选择,学者们认为应当依据经济环境、产品结构、资产质量有针对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息不对称 信用风险自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有关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文献认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等发起者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或是放松对贷款的筛查和监督,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也成为各国陆续推出风险自留政策的原因。依据信号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风险自留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制自留的资金成本和信息损耗削弱了风险自留制度的价值。对于最优自留形式与比例的选择,学者们认为应当依据经济环境、产品结构、资产质量有针对性地制定自留政策,而且应当完善豁免条款和反规避措施,以保障自留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息不对称 信用风险自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佳
基于信用风险转移的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观点并未统一,并从不同视角展开针对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具体路径的研究。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特殊机制、资产证券化创新边界、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体系等方面仍需继续深入。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资产证券化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佳
基于信用风险转移的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观点并未统一,并从不同视角展开针对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具体路径的研究。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特殊机制、资产证券化创新边界、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体系等方面仍需继续深入。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资产证券化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灏 杨绍闻
资产证券化对于宏观经济金融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围绕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发展、国内外实践、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应对这三个主题,国内外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后续研究,建议从强化理论研究、丰富微观层面的研究、增加创新业务的研究等方面开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邹晓梅 张明 高蓓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层面梳理和评述了与资产证券化有关的理论文献。在供给层面,信息不对称假说认为打包和拆分有利于克服逆向选择,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监管套利假说认为证券化能够帮助银行规避最低资本监管,优化资本结构。在需求层面,风险重置假说认为资产证券化满足了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而便利收益假说则认为资产支持证券缓解了金融交易中高质量担保品短缺的问题。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揭露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这使得上述假说面临新的挑战。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拓宽融资来源、提高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最主要动机;资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供给与需求 流动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翠
PPP资产证券化的运用过程中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功效,加快资产周转率。目前我国对PPP的重视程度逐步上升,PPP具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优势,因此推动其发展可以为我国未来的建设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PPP项目证券化的定价和风险都是一个未知数,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相关学者对PPP项目及其证券化的研究,包括PPP项目的作用、PPP证券化定价和风险等内容,最后结合我国PPP证券化现状,对我国的PPP证券化做出相应展望。
关键词:
PPP证券化 文献研究 综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红军
信用风险是金融活动中的基本的风险类型,也是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必须正视并应着力控制好的一种风险。信用工程(Credit Engineering) 正是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技术。其代表性产品———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并极大地改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内在结构。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信用风险及其基本特征,信用工程在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中采用的主要技术,资产证券化在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用工程 资产证券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吕凯
2012年,我国监管部门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并制定了风险自留规则,要求证券化发起人自留一定比例的最低档资产支持证券。立法者期望该规则能控制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并促进证券化的发展。目前的风险自留规则能否有效落实该立法目的?本文通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之前的试点项目的经验研究,结合欧盟和美国风险自留规则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的风险自留规则进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道德风险 风险自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红玉 郭甦 许争
文章着重梳理和评述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一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该影响的好坏,金融危机前后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三是资产证券化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也未得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最后,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已有的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红玉 郭甦 许争
文章着重梳理和评述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一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该影响的好坏,金融危机前后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三是资产证券化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也未得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最后,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已有的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纪慧松
2008年后欧盟和美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欧洲议会的修订版的资本要求指令(CRD)及其122a条款和美国的《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第94l章都对风险自留做出了新的规定,并在规则中又设定了复杂的风险自留的豁免条款。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规则及其豁免条款的设定,探讨对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及其豁免的制度设计。文章提出我国在资产证券化中要增加发起自留的灵活性,对一些基础资产质量较高的证券化产品可以部分或全部豁免风险自留,同时强化信息披露。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风险自留豁免 规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明 张元萍
2007年次贷危机后,为缓释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各国监管部门普遍采用了风险自留的监管举措。在梳理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内生逻辑的基础上,对风险自留监管的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风险自留监管规则在自留内容、主体、方式、比例、反规避等五个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凯
"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华尔街这句名言如今在我国正越来越多地变成现实。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资产转换成为可流通资本市场证券的过程,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8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何现实意义?又该如何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确保证券化试点稳步健康推进?本文将近期一些专家对此问题的研究观点做一综述。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