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8)
- 2023(15073)
- 2022(12243)
- 2021(11204)
- 2020(9524)
- 2019(21253)
- 2018(20803)
- 2017(40633)
- 2016(21709)
- 2015(24041)
- 2014(23673)
- 2013(22832)
- 2012(20664)
- 2011(17944)
- 2010(17429)
- 2009(15863)
- 2008(15361)
- 2007(13165)
- 2006(11301)
- 2005(9878)
- 学科
- 济(87620)
- 经济(87527)
- 管理(62724)
- 业(60934)
- 企(49906)
- 企业(49906)
- 方法(45864)
- 数学(41797)
- 数学方法(41374)
- 财(24080)
- 中国(23169)
- 农(22713)
- 银(22395)
- 银行(22247)
- 制(21224)
- 行(20806)
- 业经(19277)
- 融(17042)
- 金融(17040)
- 贸(16987)
- 贸易(16973)
- 易(16586)
- 务(16282)
- 财务(16239)
- 财务管理(16202)
- 企业财务(15503)
- 农业(15485)
- 地方(15126)
- 学(14435)
- 技术(13284)
- 机构
- 大学(295259)
- 学院(293010)
- 济(123596)
- 经济(121448)
- 管理(119190)
- 理学(104179)
- 理学院(103199)
- 管理学(101445)
- 管理学院(100933)
- 研究(92310)
- 中国(78667)
- 京(59893)
- 财(57282)
- 科学(55551)
- 农(52339)
- 财经(46875)
- 中心(46285)
- 业大(45961)
- 所(44294)
- 经(43070)
- 江(42562)
- 农业(41471)
- 研究所(40585)
- 经济学(39402)
- 北京(36154)
- 经济学院(36031)
- 财经大学(35523)
- 范(33953)
- 州(33949)
- 师范(33466)
- 基金
- 项目(209905)
- 科学(167093)
- 基金(157391)
- 研究(147268)
- 家(138805)
- 国家(137731)
- 科学基金(119866)
- 社会(97536)
- 社会科(92944)
- 社会科学(92921)
- 基金项目(83507)
- 省(80100)
- 自然(79373)
- 自然科(77640)
- 自然科学(77621)
- 自然科学基金(76280)
- 划(68119)
- 教育(67881)
- 资助(63830)
- 编号(57099)
- 重点(47212)
- 部(46766)
- 创(44246)
- 成果(43939)
- 发(43642)
- 国家社会(42141)
- 创新(41438)
- 科研(41385)
- 教育部(40791)
- 人文(39638)
共检索到421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和胜 费翔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资产证券化的Monti-Klein银行行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多个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欧洲74家商业银行2001—2014年的数据分别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以及实证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活动程度的加深,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响应的敏感度逐渐增强;(2)资产支持证券在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对银行信贷具有不同的影响,并且不同资产证券化产品对不同类型的贷款的影响也不同;(3)发行资产担保债券的银行的贷款能力在危机期间受到的影响较小。据此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是: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将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融资的比例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限制中介链较长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鼓励中介链较短的资产担保债券的发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和胜 费翔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资产证券化的Monti-Klein银行行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多个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欧洲74家商业银行2001—2014年的数据分别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以及实证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活动程度的加深,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响应的敏感度逐渐增强;(2)资产支持证券在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对银行信贷具有不同的影响,并且不同资产证券化产品对不同类型的贷款的影响也不同;(3)发行资产担保债券的银行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禄仕 王璇 宁霄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国内外理论界和银行界普遍认为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有着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流动性和提高收益水平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这些效应并不是必然的。本文选取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最为成熟的美国市场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能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与效率、优化贷款组合构成,但是在降低流动性风险和提升贷款组合质量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格兰杰检验 资本充足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静仪
本文选取17家中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法,从信用及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证实:第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与以上两种风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开展信用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够降低银行的信用及流动性风险水平。第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盈利能力越强的银行经营越稳健,信用风险分散效果更明显;对于流动性风险,变量中仅银行资产规模与资产证券化影响有同步效应。研究还发现,银行可通过"去杠杆化"转移信用风险;并提出监管者在鼓励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发展时,可继续完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提高监管者的风险应对能力的建议,从而保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以提高流动性和融资为目的的金融创新,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一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激烈竞争,以及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迫切需求,使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得到金融界广泛的关注。一、本质:旨在提高资产流动性的金融创新工具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特设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远 薛昶
随着中国金融业2006年12月全面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所有中资商业银行的改革都进入了加速期。而中国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的解决,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竞争力。本文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信贷资产 证券化 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军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步从理论的探索、实践的个案走向改革的前台,好的金融产品一定要有好的机制与 之相适应才能发挥其信用增强、风险规避的作用,本文拟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探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特殊目的载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程锦 潘小军
本文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对第二轮试点以来的三年内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行产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还不够成熟,发行产品与发起银行并未完全实现风险隔离,且投资者群体不足和基础资产种类较为单一等问题导致难以形成完善的定价机制。本文于篇末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定价机制的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通过对商业银行开展动因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结合中国特殊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动机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通过对商业银行开展动因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结合中国特殊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动机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生 邹东哲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经营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稳定性经营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而且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从而达到稳定性经营的目的;同时,提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新常态的发展标准,为未来银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稳定性经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潘虹 彭小泉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几个基本问题1、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资产证券化是一项以提高流动性和融资为目的的金融创新。传统的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融资的中介,存在着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和期限方面不匹配的局限性。一般而言,资金来源流动性高、期限短,而资金运用(主要是贷款)流动性差、期限长。正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和期限上的不相匹配,加之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使银行内部存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迫切要求,这一金融创新在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也很普遍,在我国还几乎是空白。但随着我国资产流动性问题的日益突出,证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专门经营处置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红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以来 ,迅速向全球扩展。这一极具生机的金融创新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我们应积极探索相关的方案和对策 ,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 证券化 金融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涛
针对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各种决定因素,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探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模型在中国应用的现实约束;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风险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找出最需关注的"四大风险",提出解决和控制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红霞 幸丽霞
信贷资产证券化历经多轮试点逐步走向常态化发展,本文基于监管主导与市场选择的对比视角研究商业银行2005年试点启动以来资产证券化行为动机,发现监管推动是商业银行参与的主导因素,流动性充足是导致商业银行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和存款利率逐步放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基于融资成本增加下的盈利性动机增强;资本管理监管新办法出台和风险资产自留要求降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监管资本套利动机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