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4)
- 2023(16691)
- 2022(13983)
- 2021(12863)
- 2020(10852)
- 2019(24620)
- 2018(24262)
- 2017(47392)
- 2016(25688)
- 2015(28629)
- 2014(28508)
- 2013(28157)
- 2012(25534)
- 2011(23033)
- 2010(22615)
- 2009(20838)
- 2008(20695)
- 2007(18283)
- 2006(15921)
- 2005(14256)
- 学科
- 济(101257)
- 经济(101145)
- 业(73332)
- 管理(73301)
- 企(59192)
- 企业(59192)
- 方法(49472)
- 数学(43384)
- 数学方法(42991)
- 中国(29369)
- 财(27365)
- 农(27080)
- 银(24868)
- 银行(24720)
- 制(24400)
- 行(23192)
- 业经(23081)
- 学(21588)
- 融(19742)
- 金融(19741)
- 地方(19501)
- 贸(19054)
- 贸易(19041)
- 务(18400)
- 易(18359)
- 财务(18329)
- 农业(18327)
- 财务管理(18294)
- 企业财务(17437)
- 理论(16504)
- 机构
- 大学(365600)
- 学院(361327)
- 管理(144166)
- 济(143854)
- 经济(140812)
- 理学(124672)
- 理学院(123335)
- 管理学(121169)
- 管理学院(120545)
- 研究(120089)
- 中国(96890)
- 京(77635)
- 科学(75484)
- 财(68369)
- 农(65148)
- 所(60481)
- 业大(57636)
- 中心(55477)
- 研究所(55369)
- 财经(55257)
- 江(52527)
- 农业(51612)
- 经(50454)
- 北京(48815)
- 范(45071)
- 师范(44520)
- 经济学(44011)
- 院(43104)
- 州(43078)
- 财经大学(41535)
- 基金
- 项目(251295)
- 科学(196515)
- 基金(183639)
- 研究(177675)
- 家(161940)
- 国家(160604)
- 科学基金(137614)
- 社会(112980)
- 社会科(107152)
- 社会科学(107125)
- 基金项目(97877)
- 省(97134)
- 自然(91736)
- 自然科(89584)
- 自然科学(89558)
- 自然科学基金(87978)
- 划(82426)
- 教育(80949)
- 资助(75933)
- 编号(70891)
- 重点(56243)
- 成果(56183)
- 部(55056)
- 发(52380)
- 创(52044)
- 科研(48774)
- 创新(48627)
- 课题(48282)
- 教育部(47071)
- 国家社会(46685)
- 期刊
- 济(150423)
- 经济(150423)
- 研究(108829)
- 中国(66035)
- 学报(63369)
- 农(58243)
- 科学(55253)
- 财(51257)
- 管理(50632)
- 大学(47261)
- 融(46054)
- 金融(46054)
- 学学(44831)
- 农业(38430)
- 教育(34422)
- 技术(28399)
- 财经(26954)
- 经济研究(24739)
- 业经(24676)
- 经(22795)
- 业(19912)
- 问题(19798)
- 理论(18376)
- 版(17775)
- 科技(17742)
- 图书(17267)
- 技术经济(16945)
- 实践(16749)
- 践(16749)
- 商业(16474)
共检索到527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红玉 郭甦 许争
文章着重梳理和评述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一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该影响的好坏,金融危机前后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三是资产证券化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也未得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最后,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已有的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红玉 郭甦 许争
文章着重梳理和评述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一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该影响的好坏,金融危机前后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三是资产证券化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也未得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最后,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已有的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隋修平 高磊
资产证券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商业银行创造流动性,并将部分风险转移出表。资产证券化创造的收益影响并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并且通过降低表内流动性缓冲和增加风险贷款提高了其流动性风险,为流动性危机爆发埋下隐患。文章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运行机制文献梳理,以期形成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的系统全面认识,对商业银行在实践上形成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邓修英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业样本数据,研究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显著降低银行风险,并且银行流动性、资本充足状况与盈利水平的提高,及加权风险占比的降低是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风险的中介渠道;从不同银行类别来看,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降低非上市银行,或规模较小银行的风险;在纳入政策因素的分析后,资产证券化仍显著降低银行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晓 李佳
基于经济下行背景,本文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在非上市银行与规模较低银行中更为显著;按不同微观特征分组后发现,若银行资产流动性、资本规模、盈利性越低,及风险资产占比越高,资产证券化越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因此监管当局应逐步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空间,并规范业务主体行为,防止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过度使用。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佳
基于信用风险转移的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观点并未统一,并从不同视角展开针对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具体路径的研究。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特殊机制、资产证券化创新边界、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体系等方面仍需继续深入。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资产证券化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佳
基于信用风险转移的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观点并未统一,并从不同视角展开针对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具体路径的研究。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特殊机制、资产证券化创新边界、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体系等方面仍需继续深入。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资产证券化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海霞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银行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制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我国于2005年3月21日才正式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配套的会计、税收规定。本文试图通过国开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分析.提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主要包括流动性需求、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等方面;其次,重点阐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的分类衡量与定价、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金融中介功能、资本监管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动机 经济后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主要包括流动性需求、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等方面;其次,重点阐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的分类衡量与定价、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金融中介功能、资本监管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动机 经济后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孙方舟
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能有效提升资本充足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监管效果,虽然会导致拨备监管指标下降,但近年来随着监管机构监管理念的不断进步,单纯的"高拨备率"已不再是监管部门追求的监管目标。实践证明,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资产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优化了《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指标。然而,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会持续增加监管难度,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明确风险资产是否能够实现真实出表,应维持稳定健康的拨备充足水平。同时,不同风险结构的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应实行差异化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灏
为探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的金融风险及相应监管建议,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入手,在微观层次上,分析其对单个银行风险水平影响,在宏观层次上,分析其对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降低银行信贷监督水平,增强风险承担意愿,给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流动性扩张机制,当外部冲击使投资者信心下降时,金融市场表现为流动性骤然波动;当外部冲击到来时,次级投资者将先陷入混乱,威胁金融稳定,甚至会传染至整个经济体系。最后,给出相应监管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行为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