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1)
2023(12423)
2022(9911)
2021(8867)
2020(7444)
2019(16599)
2018(16326)
2017(32475)
2016(17556)
2015(19602)
2014(19878)
2013(19364)
2012(17541)
2011(15732)
2010(15761)
2009(14721)
2008(14859)
2007(13373)
2006(11638)
2005(10850)
作者
(49751)
(42013)
(41514)
(39792)
(26695)
(20102)
(18953)
(15954)
(15827)
(15014)
(14406)
(14078)
(13519)
(13321)
(13262)
(12960)
(12339)
(12241)
(12161)
(11943)
(10494)
(10326)
(10148)
(9492)
(9450)
(9358)
(9336)
(9200)
(8487)
(8179)
学科
(73933)
经济(73766)
管理(57667)
(55320)
(44943)
企业(44943)
方法(34903)
数学(31180)
数学方法(30915)
(23482)
(23480)
中国(20786)
(19752)
业经(16834)
(15069)
财务(15008)
财务管理(14967)
企业财务(14427)
(14401)
贸易(14395)
(14031)
(14001)
银行(13981)
(13768)
(13491)
农业(13490)
金融(13489)
(13220)
(12867)
地方(12336)
机构
大学(254534)
学院(253614)
(108334)
经济(106213)
管理(96869)
理学(83681)
理学院(82800)
研究(82089)
管理学(81441)
管理学院(80960)
中国(63761)
(55335)
(52053)
科学(46917)
财经(43549)
(41164)
(40246)
(39656)
中心(38378)
(38150)
业大(36167)
研究所(35979)
经济学(35190)
财经大学(32586)
农业(32256)
北京(32245)
经济学院(31860)
(30903)
师范(30535)
(30153)
基金
项目(168922)
科学(134727)
基金(126080)
研究(122907)
(109423)
国家(108567)
科学基金(94198)
社会(81803)
社会科(77746)
社会科学(77730)
基金项目(65905)
(64673)
自然(59844)
自然科(58488)
自然科学(58472)
教育(57520)
自然科学基金(57488)
(54165)
资助(51885)
编号(47487)
成果(39493)
(38820)
重点(38102)
(36110)
国家社会(35133)
(35079)
(34969)
教育部(34063)
课题(33697)
人文(32977)
期刊
(117006)
经济(117006)
研究(75646)
中国(50586)
(44989)
学报(39141)
(38550)
管理(37592)
科学(35584)
大学(31023)
学学(29480)
(28138)
金融(28138)
农业(25615)
教育(24582)
财经(23023)
技术(21392)
(19638)
经济研究(19442)
业经(19159)
问题(16379)
(13268)
(13001)
(12302)
技术经济(11791)
理论(11509)
统计(11441)
商业(11313)
世界(11255)
(11073)
共检索到377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洪艳蓉  
ABS良好的流动性保障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功能的发挥,国内试点阶段ABS的低流动性,已制约未来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提高ABS的流动性要有全局观点和系统的措施,应立足国内实践,借鉴海外成功经验,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和保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军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步从理论的探索、实践的个案走向改革的前台,好的金融产品一定要有好的机制与 之相适应才能发挥其信用增强、风险规避的作用,本文拟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探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倪伟康  
在系统协同视角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被证券化资产的流动性,第二层次指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级市场流动性,第三层次指资产支持证券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前两个层次流动性的成败最终取决于第三层次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的系统协同要素包括市场基础、工具创新以及风险监管。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不足的出路在于层次和要素的系统协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烨  
1999年以来 ,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进入操作阶段。但由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从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的 ,在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 ,不良资产的证券化遇到了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更多的来自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本文就此从资产证券化资产选择和制度障碍的角度 ,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展不仅在于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更有待于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鸿祥  
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背景、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佳  
作为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的功能不断趋同,从而具备了促使流动性扩张的机制。不管从微观视角来看,还是从宏观效应进行分析,资产证券化的诞生为传统融资媒介的流动性扩张提供了有力补充。但是,资产证券化所创造的金融工具是否符合流动性的基本属性还存在争议,同时,这种流动性扩张机制缺乏必要的约束和风险保护,并通过内生流动性扩张导致经济过度"虚拟化"。因此,必须加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和市场的监督,严格控制基础资产的规模,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监管体系,使其更好地发挥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佳  
增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但从本轮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在有些时候还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本文就是依照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两条主线,来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简要的评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廉永辉  张琳  
借鉴流动性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本文探讨了房地产流动性对房价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融资流动性上升导致房屋需求方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市场流动性上升则提高了拥有房屋的效用水平,二者均能促使房价上涨。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资产证券化发展水平作为房地产流动性的代理变量,使用10个OECD国家1994—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房地产流动性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基础货币供给、私人信贷、实际利率等货币性因素和收入水平、人口抚养比、城市化率等结构性因素后,房地产流动性较为稳健地提高了各国房价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隋修平  高磊  
资产证券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商业银行创造流动性,并将部分风险转移出表。资产证券化创造的收益影响并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并且通过降低表内流动性缓冲和增加风险贷款提高了其流动性风险,为流动性危机爆发埋下隐患。文章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运行机制文献梳理,以期形成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的系统全面认识,对商业银行在实践上形成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红玉  高磊  史康帝  
本文采用流动性错配指数(LMI)研究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缓冲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并未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反而通过商业银行逐利特性和形成稳定预期的方式减少了流动性缓冲,从而强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有必要持有一定的流动性缓冲,并且控制资产证券化资产池中的资产质量,避免过度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诗婷  
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度杠杆化加剧了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评级制度作为信息披露手段,在减轻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资产定价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过程中隐含的对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危险则会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负面作用。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竞争,难以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趋势。对此,需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信用评级监管权力的统一和制度完善以及评级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诗婷  
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度杠杆化加剧了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评级制度作为信息披露手段,在减轻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资产定价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过程中隐含的对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危险则会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负面作用。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竞争,难以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趋势。对此,需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信用评级监管权力的统一和制度完善以及评级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完善信用评级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奉军  
开展资产证券化首先要经济主体对其有有效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本文通过对当前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各项制度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的各项制度因素对资产证券化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严重的制约阻碍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应遵循先国际后国内的原则即先行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以规避现行的制度性制约待各项制度保障完善以后再开展国内资产证券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