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8)
2023(7916)
2022(6165)
2021(5548)
2020(4701)
2019(10487)
2018(10441)
2017(21049)
2016(11269)
2015(12939)
2014(12978)
2013(12647)
2012(11960)
2011(10531)
2010(10590)
2009(10000)
2008(10419)
2007(9510)
2006(8377)
2005(7632)
作者
(31917)
(26661)
(26583)
(25577)
(17433)
(12896)
(12116)
(10273)
(10269)
(9689)
(9249)
(9061)
(8529)
(8474)
(8431)
(8369)
(8002)
(7846)
(7801)
(7762)
(6852)
(6640)
(6485)
(6116)
(6031)
(6011)
(5981)
(5904)
(5404)
(5223)
学科
(53568)
经济(53502)
管理(37456)
(36876)
(30343)
企业(30343)
方法(27076)
数学(24394)
数学方法(24185)
(17198)
中国(14524)
(14126)
(12316)
财务(12286)
财务管理(12257)
企业财务(11844)
业经(11392)
(10705)
农业(9766)
(9131)
金融(9131)
地方(8954)
(8823)
银行(8811)
(8566)
(8385)
贸易(8380)
(8202)
(8129)
(7867)
机构
大学(168292)
学院(165938)
(70044)
经济(68719)
管理(62982)
理学(53846)
理学院(53351)
管理学(52449)
管理学院(52164)
研究(51966)
中国(42901)
(37181)
(34351)
财经(29362)
科学(29124)
(26772)
(25606)
(25318)
中心(25015)
(24796)
经济学(23040)
研究所(22433)
财经大学(21937)
业大(21735)
北京(21598)
经济学院(20965)
(20464)
(20244)
师范(20242)
农业(19254)
基金
项目(105408)
科学(83851)
基金(78773)
研究(77850)
(67666)
国家(67097)
科学基金(58424)
社会(51882)
社会科(49329)
社会科学(49314)
基金项目(40729)
(39399)
自然(36349)
教育(36319)
自然科(35500)
自然科学(35496)
自然科学基金(34925)
资助(33195)
(32967)
编号(30863)
成果(26269)
(24457)
重点(23531)
国家社会(22367)
教育部(21723)
(21466)
(21093)
课题(21082)
人文(20973)
大学(20662)
期刊
(76311)
经济(76311)
研究(50285)
中国(32459)
(31723)
学报(25665)
管理(23576)
(23344)
科学(22591)
(20924)
金融(20924)
大学(20459)
学学(19264)
教育(16784)
财经(16208)
农业(15198)
(13779)
技术(13381)
经济研究(12562)
业经(11943)
问题(10697)
(9187)
(8397)
统计(8385)
财会(8289)
会计(8279)
技术经济(8232)
理论(7989)
国际(7889)
(7803)
共检索到25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永江  
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资产转让是一个基本交易环节。债权资产的转让必须符合真实出售的法律标准。真实出售的法律标准涉及追索权、剩余索取权、赎回选择权、交易价格的确定、对应收款账户的控制权等基本问题。为了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债权资产转让的司法审查标准逐渐由实质主义向形式主义转变。我国应通过立法确立资产证券化的债权资产转让的标准,以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安全、有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颂华  
本文对金融企业不良债权证券化相关的会计准则与资产证券化试点处理规定做了简单定量描述,对三种情况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做出解释,通过模型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介绍了企业资产证券化下风险报酬转移量化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颂华  
本文对金融企业不良债权证券化相关的会计准则与资产证券化试点处理规定做了简单定量描述,对三种情况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做出解释,通过模型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介绍了企业资产证券化下风险报酬转移量化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健  
可证券化资产的标准有理想标准和法律标准之分。理想标准仅是人们的一种期待,只说明了可证券化资产的经济特性,至于可证券化资产的法律要求并无涉及,这是其致命的一个弱点。在现实生活中,法律上的要求有时更为重要。本文认为可证券化资产法律上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可预见性,二是可转让性。作者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燕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是世界资本市场上倍受推崇的新型融资工具。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在我国适用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华  
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诞生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认为是当今资本市场上最富生命力的金融产品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同样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特殊目的载体(SPV)入手,简要介绍了SPV的法律性质、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着重阐述了SPV的构建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法上的立法障碍,最后提出了我国进行SPV构建的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江伟  
票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作为我国金融创新的尝试,正在金融市场如火如荼的开展,然则其中潜在问题不可小觑。票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选择以票据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实质上是一项规避法律的行为,存在规避法律的风险。又因物权法定原则的限制,票据收益权为一项债权,未能实现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固有财产之间的破产隔离,投资者的投资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但同时票据与资产证券化结合所带来的经济实益不容否认,不能一味排斥两者的结合。为此,需要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票据收益权物权化或者让资产证券化可以直接将票据作为基础资产,以化解目前资产证券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耿启幸  
证券化产品中的基础资产需具备独立性与可转让性等特征。相比较一般资产证券化产品,PPP项目证券化存在偿债风险异化、兼有公益性与盈利性双重属性、较大从属约束性等特殊性。PPP项目收益权的权利属性实为"将来债权",其相对独立性与可转让性特征也可从学理和实践操作中得到论证,具备基础资产适格性要求。然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存在制度缺陷、真实出售标准缺失等因素,导致PPP项目收益权转让无法在原始权益人与特殊目的载体之间实现有效的破产隔离。 因此,通过明确收益权的性质及将来债权的转让规则、引入信托制度并强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地位、构建"SPT+专项计划"双重特殊目的载体模式以及探索建立整体业务证券化新模式等进路完善当前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书松  雷钰迪  
2018年以来,在"去杠杆"的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以资产管理行业为主的影子银行体系受到了抑制。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资产管理业务,近年来发行量不断攀升,即使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依旧态势不减。作为一种非债务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有着能够缓解公司杠杆率上升的特性,能够起到"控杠杆"的作用。文章引入案例,归纳分析了债权类与收费收益权类资产证券化的信用特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理解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本质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为未来更好地发挥其控制企业债务率的作用,期望起到一定理论指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少华  
目前,在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约14000亿元不良债权后,整个银行体系还存在大约20000亿元的不良债权,这部分不良债权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不能采取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处理方法,又由于国内法制环境的制约,也不能采取国内资产证券化的方法,因而应采取国际资产证券化的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和金  
本文从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入手,分析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原理,指出了目前中国法律环境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冲突与缺失,认为信托型SPV是最适合我国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  楼建波  
在资管新政呼吁资管回归本源的同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原理,并与我国的市场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当前对大资管业务中各种乱象的整顿,令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了普遍关注。在资管新政呼吁资管回归本源的同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资产证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绍凯  贺季敏  
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组织形式欠缺法律规定这一现实,文章在分析确定资产证券化SPV组织形式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较详尽地探讨了我国应该引进信托和公司两种组织形式作为我国法定的SPV,以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事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