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7)
- 2023(10364)
- 2022(8241)
- 2021(7454)
- 2020(6225)
- 2019(13983)
- 2018(14147)
- 2017(27471)
- 2016(15150)
- 2015(17262)
- 2014(17623)
- 2013(17082)
- 2012(15925)
- 2011(14131)
- 2010(14335)
- 2009(13372)
- 2008(13621)
- 2007(12566)
- 2006(11038)
- 2005(10085)
- 学科
- 济(66651)
- 经济(66568)
- 管理(45932)
- 业(42876)
- 企(35442)
- 企业(35442)
- 方法(30754)
- 数学(27153)
- 数学方法(26895)
- 财(19766)
- 中国(19716)
- 农(17692)
- 制(17668)
- 业经(14809)
- 银(14063)
- 银行(14033)
- 学(14013)
- 行(13272)
- 体(12847)
- 务(12779)
- 财务(12743)
- 财务管理(12712)
- 地方(12521)
- 企业财务(12226)
- 融(11960)
- 金融(11953)
- 农业(11564)
- 贸(10851)
- 贸易(10846)
- 理论(10759)
- 机构
- 大学(220036)
- 学院(217954)
- 济(89069)
- 经济(87158)
- 管理(79924)
- 研究(73601)
- 理学(68011)
- 理学院(67265)
- 管理学(65932)
- 管理学院(65543)
- 中国(59306)
- 京(46868)
- 财(45649)
- 科学(43941)
- 农(37701)
- 所(37217)
- 财经(35608)
- 江(35126)
- 中心(34748)
- 研究所(33205)
- 经(32371)
- 业大(31209)
- 农业(29609)
- 北京(29352)
- 范(29192)
- 经济学(28765)
- 师范(28756)
- 州(27494)
- 院(26877)
- 财经大学(26433)
- 基金
- 项目(140817)
- 科学(110930)
- 研究(102856)
- 基金(102749)
- 家(89666)
- 国家(88924)
- 科学基金(76088)
- 社会(66105)
- 社会科(62674)
- 社会科学(62660)
- 省(54476)
- 基金项目(53079)
- 教育(48655)
- 自然(48059)
- 自然科(46951)
- 自然科学(46940)
- 自然科学基金(46126)
- 划(45715)
- 资助(43068)
- 编号(41185)
- 成果(35271)
- 重点(32098)
- 部(31813)
- 发(29685)
- 课题(29339)
- 创(28515)
- 国家社会(28071)
- 教育部(27556)
- 大学(26820)
- 创新(26788)
共检索到338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建军 邓芳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在通过特定目的主体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时,首先需要站在集团层面判断其是否控制该结构化主体,在此基础上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应用本准则。资产证券化实务中,如果发起人向结构化主体转让债权的资产质量很高,即使发起人提供较低的增信措施,也可能因为面临所转让债权资产较大的可变回报风险,从而得出发起人控制该结构化主体的结论。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结构化主体 控制的判断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新荣 谢树志
母公司应当将所属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这里的子公司包括非法人性质的结构化主体。由于投资方对作为被投资方的结构化主体的权利并非源自其表决权,而是源自合同或协议安排,所以,有关对结构化主体是否拥有控制权的判断基础存在着一些特殊之处。实务中,在作出该项判断时普遍存在着一些难度。《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其超
随着所有权和经营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公司参与投资、发起设立或管理结构化主体的形式也日益普遍和多样化。由于结构化主体在确定控制方时没有将表决权或类似权利作为决定因素而设计,从而导致审计中是否应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判断的空间。本文通过案例,依据准则对结构化主体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进行了分析、判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审计 结构化主体 合并范围 考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烨 包晓辉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需求的差异化,市场中出现了大量"将包括信贷资产在内的债权类资产进行打包,依据资信情况进行分层"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对此,业界观点各异,有人认为其实质是证券化,是脱离证券化监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有人认为结构化不等于证券化,其在银行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等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为此,笔者从概念、业界应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全心 谢树志
资产证券化属于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之一。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如果基于定性分析的角度,通常情况下的判断结果是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作为证券化资产的基础资产通常为信贷资产或各种经营性债权,通常情况下,转出方并没有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继续涉入 担保 信用增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郝斌 徐兴红
随着我国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资产证券化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原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过于原则,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会计实务指导不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CAS23)进行了修订,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专项计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针对一些人提出的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解决我国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的思路 ,本文提出 ,资产证券化仅仅是一种新型的增强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有效手段 ,而不是解决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灵丹妙药”;并非所有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 ,特别是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特殊形成根源决定了资产证券化运用的有限性 ;资产证券化不是当前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 ;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还十分脆弱 ,制度条件尤其缺乏 ,不要把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希望寄托在证券化方式上 ;目前化解并消除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关键在于深化企业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消除产生不良资产的体制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鲁荣利 于莉 李新杰
当前,我国大力推行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然而由于当前诸多新建高速公路PPP项目难以满足现金流充足性的要求,高速公路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在对高速公路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速公路实现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两个必要条件,进而提出增加高速公路财政补贴,增强项目外部信用等级等措施以扩展高速公路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高速公路 PPP项目 资产证券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岩
将保险证券化与传统再保险市场在统一监管框架下进行规范,有助于实现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提高保险市场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相对于其他金融资产证券化,保险证券化市场相对较新。首宗保险证券化交易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胜昔
2014年我国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首次提出了"结构化主体"概念。作为特殊的金融创新工具,结构化主体一方面在企业筹融资方面发挥着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因长期免于并表而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证券公司的结构化主体规模较大,设计复杂,并表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以29家上市证券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揭示证券公司结构化主体并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规范结构化主体并表的处理:可变回报应同时考虑量级和可变动性;需要考虑证券公司面临的声誉风险而做出的信用增级或支持等承诺;制定相关的会计标准,对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进行区分。
关键词:
结构化主体 证券公司 并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志峰 冒艳玲
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实体合并的会计处理框架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两者均以控制权是否转移作为判断资产证券化实体合并的基本标准 ,但在财务合并条件、控制权确认标准、终止确认的条件和程序、会计处理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且两者在实体合并风险判定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应从强化独立性、转移控制权、会计处理方法和加强监督等角度来有效规避实体合并风险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实体合并 风险隔离 风险管理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郭杰群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发展的非常迅速,并逐步被企业、投资人所认识和接受。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些产品并没有严格遵循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为未来的风险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本文从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的服务效率入手,对比中美实践后,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还可以起到更大的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晓冬
要丰富投资者类型,加快资产证券化一级、二级市场的开发,尽快开发对市场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存在吸引力的证券化产品,建立富有效率的供求机制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第一,市场准备阶段。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失业人口急剧增加。人们无法按时偿还住房贷款,引发房价持续下跌,使得11000多家银行(主要是中小型的)和储贷协会破产。美国政府开始组建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组织机构,并为其提供资金来源。同时,相应举措还有建立保险机制、改变抵押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传华 左盼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集会计、财务、税务、法律、金融等领域知识于一体的新型融资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逐步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实施,但与之相配套的会计处理准则、税务条款却处于滞后状态。与传统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一样,融资成本的高低和税负水平的轻重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决策,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拟结合当前主流国家的资产证券化税务处理方式,分析我国企业在开展证券化业务中的常见处理方式,引导企业合理进行税务筹划;同时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动态博弈论理论,分析当事人双方的行为演进,基于税收中性原则,建议税务部门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制订明确的法律框架,促进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税务 博弈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婷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蓬勃发展,作为新型的资产流转方式,证券化产品具备丰富的内涵及外延,然而在学术及实务中与此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亟待完善,特别是企业类、特殊信贷类或新交易结构状态下的相关会计处理尤其匮乏,因此拓展其确认、计量及披露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及提出相关会计处理规则中的问题和对策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证券化产品的交易设计结构,并提出对应的会计处理思路。其次创造性地从发起机构性质、资产证券化目的、监管规范度及市场接受度等角度阐述发起机构的出表动机,并揭示不同动机下的处理原则。最后结合我国证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会计政策 风险报酬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