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6)
- 2023(13182)
- 2022(10622)
- 2021(9644)
- 2020(8193)
- 2019(18993)
- 2018(18646)
- 2017(36898)
- 2016(19277)
- 2015(21889)
- 2014(21606)
- 2013(21145)
- 2012(19342)
- 2011(17368)
- 2010(18306)
- 2009(17431)
- 2008(16384)
- 2007(14194)
- 2006(12744)
- 2005(11793)
- 学科
- 济(88196)
- 经济(88100)
- 业(55376)
- 管理(55202)
- 企(46550)
- 企业(46550)
- 方法(43061)
- 数学(38040)
- 数学方法(37428)
- 融(29392)
- 金融(29392)
- 中国(29338)
- 银(26376)
- 银行(26362)
- 行(25431)
- 财(23341)
- 农(21537)
- 业经(19356)
- 制(18418)
- 地方(17143)
- 贸(16274)
- 贸易(16257)
- 理论(16172)
- 易(15824)
- 务(15318)
- 财务(15264)
- 财务管理(15232)
- 学(14943)
- 农业(14782)
- 企业财务(14666)
- 机构
- 大学(274830)
- 学院(273443)
- 济(118824)
- 经济(116548)
- 管理(105180)
- 理学(90198)
- 理学院(89365)
- 研究(89296)
- 管理学(87493)
- 管理学院(87023)
- 中国(76083)
- 财(57811)
- 京(57196)
- 科学(49885)
- 财经(45858)
- 所(43669)
- 中心(43221)
- 经(41746)
- 农(40913)
- 江(40665)
- 研究所(39149)
- 经济学(39045)
- 业大(36566)
- 北京(36218)
- 经济学院(35303)
- 财经大学(34418)
- 范(33745)
- 师范(33420)
- 州(33223)
- 院(32086)
- 基金
- 项目(177887)
- 科学(141357)
- 研究(131255)
- 基金(131123)
- 家(112906)
- 国家(111998)
- 科学基金(97549)
- 社会(85617)
- 社会科(81480)
- 社会科学(81459)
- 省(68701)
- 基金项目(67337)
- 教育(62049)
- 自然(61363)
- 自然科(60059)
- 自然科学(60048)
- 自然科学基金(58960)
- 划(57245)
- 资助(55890)
- 编号(52597)
- 成果(43534)
- 重点(40398)
- 部(40172)
- 发(38105)
- 创(37478)
- 课题(36902)
- 国家社会(36344)
- 教育部(35541)
- 创新(34948)
- 大学(34480)
- 期刊
- 济(124981)
- 经济(124981)
- 研究(84226)
- 中国(54748)
- 财(45208)
- 融(42954)
- 金融(42954)
- 管理(40121)
- 学报(39551)
- 农(37582)
- 科学(35876)
- 大学(31743)
- 教育(30713)
- 学学(29575)
- 农业(24557)
- 技术(24311)
- 财经(23799)
- 经济研究(21576)
- 经(20412)
- 业经(18968)
- 问题(16773)
- 统计(15841)
- 贸(15410)
- 国际(14778)
- 策(14196)
- 业(13738)
- 技术经济(13468)
- 理论(13139)
- 决策(12801)
- 世界(12738)
共检索到41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柳勇 周强
2007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几乎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跨国银行在金融危机国际传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经济状况良好时期,资产证券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得银行私人最优的流动性准备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二者在降低银行融资流动性风险的同时,扩大了市场流动性风险。即使从长期来看银行也是稳健的,短期资产价格波动也可能导致挤兑,引发系统性风险。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维护国内金融体系稳定的启示。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资产甩卖 系统性风险 传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志超 邓翔
采用VAR和BEKK模型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与我国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并通过对比危机前后溢出效应的变化,分析了其是否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传染效应。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股市、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均值水平的传染效应显著,仅通过美国货币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传染效应显著。
关键词:
美国金融危机 传导渠道 传染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飞鸣
论文使用包括美国在内的28个经济体的股票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相关系数及其费雪Z转换来检验美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效应;并运用单因素模型回归来验证纯传染效应的存在以及用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对此纯传染效应进一步判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本次危机中不仅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而且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另外8个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体则不存在纯传染效应。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传染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吕科 王高望
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不同,面对经济冲击时的稳健性不同。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使得破产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得以传染和扩散。本文构建了一个三期模型,刻画了银行证券化资产出售与非同质投资者和金融稳定性的关系。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来自中间时段的经济冲击和资产价格波动。资产价格取决于经济中流动性的高低,由市场均衡决定。本文的研究显示,资产证券化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概率。在投资者非同质的情况下,面临较大的负面经济冲击时次级投资者将首先陷入金融混乱,进而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根据不同投资者的资产利用能力,设置不同的投资门槛,以有效促进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朝印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危机中遭受质疑和约束。在相关国际金融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努力下,资产证券化正在逐步得以恢复。要保障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金融安全,对金融效率、金融自由的追求必须符合维护金融安全的要求。相关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金融安全 资产证券化 监管法律制度 改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阎建军 关凌
本轮金融危机与次贷产品链条及其机理缺陷直接相关。本文对资产证券化中的两种保险机制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做了探讨。研究发现:按揭保险业发挥了逆周期的稳定器功能,减缓了系统性风险对住房金融体系冲击。债券保险业较深介入次贷债券及其衍生品的供需链条之中,是导致本轮金融危机中系统性风险爆发的一环。在对二者不同的风险特征做了比较分析之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完善中国保险业业务结构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按揭保险 债券保险 金融危机 资产证券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杜晓蓉
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阴影至今仍未消散,各国经济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很多国家甚至陷入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考察和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溢出的传染渠道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指标并估算贸易传染渠道和金融传染渠道指数,发现二者均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重要传染渠道。然后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方法,区分了这两个传染渠道对中国溢出的作用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这两个传染渠道确实存在;并且贸易传染渠道对中国的作用程度更强烈,作用时间更长久。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吕科 张定胜 邹恒甫
本文考察了证券价格对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道德风险行为的影响。在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中,由于监管约束和证券化价格高低的影响,银行有选择的将其部分资产证券化,并向其他银行或投资者出售。银行在其区域位置内,有对投资机会进行筛选并监控的相对优势。我们的结果显示,在买方市场定价机制下,不同流动性约束下的银行可以根据相对优势,分享投资机会,道德风险的水平较低,或不存在道德风险问题。而在卖方市场定价机制下,银行有进行策略性资产证券化的激励,道德风险问题较严重。次贷危机中的一些经验事实支持了本文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证券价格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占云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考察和反思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仍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参照经典地图学绝对物理空间的构建思想,通过对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标的分解和再合成,构建了金融危机传染的经济政治制度空间,继而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金融危机传染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空间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在地理空间和经济制度空间中均表现出了空间依赖性,而基于经济制度空间的依赖性比地理空间更为显著和强烈,由此验证了金融危机的净传染效应,即国家间经济、政治制度等的相似性较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更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传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细松
美国次贷危机缘于资产证券化,但资产证券化本身不是危机的主要成因。金融创新还强化了金融脆弱性,使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下降,因而成为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之一。问题还在于,有缺陷的资本市场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负向冲击时它推进了虚拟经济崩溃向实体经济衰退的转化。因此,要防控资产证券化负向功能的快速膨胀,重点是加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及其风险的监管,同时坚持金融市场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建平 高宇
美国次贷危机的逐步恶化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并逐渐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此冲击以及内在高通胀压力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逐渐凸显。本文利用国际主流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KLR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现阶段的金融危机做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KLR模型的预警绩效较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预警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预警分析,认为现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尚未爆发全面的金融危机,但部分国家已出现经济、金融形势恶化的趋势,其自身体系的脆弱性导致未来发生危机的概率较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连飞
当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有必要研究建立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以更有效地应对金融风险。印度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且在经济金融领域和中国有较多相似性,研究印度金融危机预警,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印度数据构建了货币危机预警模型,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宏观数据,利用模型预测印度在未来若干年内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Logit模型分析表明,净储蓄/GDP下降、人均GDP下降、外债/GDP升高、出口/GDP下降,会导致印度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加。进一步利用Logit模型预测表明印度从2020年起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将逐年上升。尽管如此,若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连飞
当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有必要研究建立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以更有效地应对金融风险。印度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且在经济金融领域和中国有较多相似性,研究印度金融危机预警,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印度数据构建了货币危机预警模型,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宏观数据,利用模型预测印度在未来若干年内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Logit模型分析表明,净储蓄/GDP下降、人均GDP下降、外债/GDP升高、出口/GDP下降,会导致印度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加。进一步利用Logit模型预测表明印度从2020年起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将逐年上升。尽管如此,若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萌
资产证券化在创造了市场流动性,满足了消费者和投资者需求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隐患。本文以次贷危机为例说明了资产证券化的过度引致金融危机的一般性规律,并认为资产证券化改变了传统的融资模式,加大了内生流动性收缩的频率和幅度,延迟和放大了风险从而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方向、工具、中介目标选择上的难度。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