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8)
- 2023(12043)
- 2022(9877)
- 2021(8772)
- 2020(7257)
- 2019(16391)
- 2018(16168)
- 2017(32691)
- 2016(17699)
- 2015(19916)
- 2014(19981)
- 2013(19466)
- 2012(17960)
- 2011(16222)
- 2010(16364)
- 2009(15569)
- 2008(15562)
- 2007(13995)
- 2006(12548)
- 2005(11697)
- 学科
- 济(78458)
- 经济(78349)
- 管理(60612)
- 业(56703)
- 企(47053)
- 企业(47053)
- 方法(35771)
- 数学(32425)
- 数学方法(32175)
- 财(25842)
- 农(22131)
- 中国(21772)
- 制(20760)
- 业经(17914)
- 务(15944)
- 财务(15905)
- 财务管理(15869)
- 企业财务(15204)
- 银(15131)
- 银行(15119)
- 贸(14844)
- 贸易(14837)
- 易(14476)
- 行(14326)
- 融(14296)
- 金融(14294)
- 体(14084)
- 农业(14080)
- 地方(14049)
- 策(12950)
- 机构
- 大学(254946)
- 学院(254881)
- 济(116471)
- 经济(114261)
- 管理(100987)
- 理学(86182)
- 理学院(85438)
- 管理学(84338)
- 管理学院(83854)
- 研究(82528)
- 中国(66937)
- 财(60647)
- 京(51278)
- 财经(46753)
- 科学(42886)
- 经(42489)
- 江(39700)
- 所(39297)
- 中心(38724)
- 经济学(37663)
- 农(35137)
- 财经大学(34699)
- 研究所(34494)
- 经济学院(34027)
- 北京(32104)
- 业大(31447)
- 州(30854)
- 范(30145)
- 师范(29905)
- 院(29779)
- 基金
- 项目(162091)
- 科学(130861)
- 研究(123895)
- 基金(121133)
- 家(102227)
- 国家(101390)
- 科学基金(89371)
- 社会(83296)
- 社会科(79306)
- 社会科学(79292)
- 基金项目(62628)
- 省(61734)
- 教育(57698)
- 自然(54434)
- 自然科(53168)
- 自然科学(53158)
- 自然科学基金(52297)
- 划(51293)
- 资助(50296)
- 编号(49649)
- 成果(41876)
- 部(38308)
- 制(36663)
- 重点(36102)
- 国家社会(35184)
- 课题(34665)
- 发(34456)
- 教育部(34297)
- 创(33949)
- 人文(33473)
- 期刊
- 济(129086)
- 经济(129086)
- 研究(82749)
- 中国(50613)
- 财(48601)
- 管理(39108)
- 融(35015)
- 金融(35015)
- 农(32750)
- 学报(30925)
- 科学(30583)
- 大学(25696)
- 教育(25123)
- 财经(24659)
- 学学(24202)
- 技术(21470)
- 经济研究(21445)
- 农业(21203)
- 经(21063)
- 业经(20401)
- 问题(17378)
- 贸(15161)
- 国际(12974)
- 理论(12644)
- 技术经济(12594)
- 现代(11759)
- 统计(11681)
- 世界(11651)
- 商业(11450)
- 财会(11161)
共检索到392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勇 吕政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所提高,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对债券市场各期限利率、信贷市场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仍不够畅通。本文首先拓展马骏和王红林(2014)的理论模型,在银行间市场引入短期市场利率,从理论层面分析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随后借助局部投影方法给出关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影响的经验证据,并从替换货币政策冲击、改变资产证券化测度方式、引入更多控制变量、改变估计策略等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内在逻辑是价格风险对冲机制和信贷资产定价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与“低资产证券化”状态相比,“高资产证券化”状态下债券市场的无风险利率、长期利率和信贷市场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冲击具有更大的响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华培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信用渠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华培
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重大改变。在美国原有金融结构体系中,信用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传导渠道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产证券化发展后,原有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相应地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信用渠道 货币传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炳熙
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与资产证券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变动影响资产证券化的范围和规模,在实际中,我们应准确把握两者关系,使之相互促进。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超英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表述。一是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影响 ,指出它并未降低利率政策的实效性 ,但对货币供应量这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实效性会有影响。二是资产证券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指出资产证券化加强了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的实效性 ;三是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实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卓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我国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一结论对于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思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证券市场 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王恩裕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其广泛开展将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金融市场结构,以及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资产证券化通过银行信贷和利率渠道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并且将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难度加大,中央银行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杰
文章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证券市场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到证券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在从资本市场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中,股票市值的变化通过财富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投资渠道影响消费和投资的传导机制并不明显。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彬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已成为金融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影响,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将加大央行监测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难度,降低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目标的相关性,进而探讨了证券投资基金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包括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等的不同影响,并重点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价格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现阶段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尚不充分,其资产价格传导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资产价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国平 李捷 程寨华
从宏观和市场发展层面上,在SVAR分析框架内,结合有向非循环图技术和GRAnGeR因果方法,对2006年至2015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与M2、M0、SHIBOR、股票、债券以及居民存款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居民存款等金融市场和服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对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紧密的因果互动关系,但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还没形成有效联动,表明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市场还处于分割状态。相对于M0和M2,SHIBOR与金融市场中主要指标变量之间相关性更小,反映了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的现状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如彦 崔海亮
本文利用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数据,检验了中国中央银行在应对上一轮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采用利率政策作为信号传导的机制的有效性。解释了作为货币政策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其信号传导机制在某些条件下更为有效的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粤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流动性差的资产,可以增强经济的整体流动性,缓释银行体系存量信用风险。本文将资产证券化产品纳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将差异化风险偏好引入一个简化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进而讨论产品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影响,并试图回答次贷危机后备受关注的金融机构风险自留宏观效应这一问题。模型脉冲响应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部分自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自留比例较小时,风险自留要求对平抑经济波动的效果较为理想,但当自留比例进一步扩大时,由于金融部门利率波动影响逐渐增强,有可能增大经济的反向波动,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冲 庞元晨 刘莉亚
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统筹考虑各类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重要一环,然而鲜有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前述传导路径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本文利用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基于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扩容、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下降,MLF担保品扩容则对目标债券起到反向调节作用,助力其传导效率恢复。本文结论表明,结构性工具有助于疏通利率传导,缓和金融监管冲击,维护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