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8)
2023(7144)
2022(5417)
2021(4788)
2020(3943)
2019(9017)
2018(8801)
2017(18730)
2016(9656)
2015(11147)
2014(11216)
2013(11041)
2012(9969)
2011(8864)
2010(8701)
2009(8174)
2008(8504)
2007(7650)
2006(6825)
2005(6462)
作者
(26590)
(22099)
(22059)
(21226)
(14596)
(10489)
(10171)
(8710)
(8402)
(7933)
(7647)
(7576)
(7203)
(7152)
(7005)
(6919)
(6551)
(6485)
(6484)
(6099)
(5645)
(5624)
(5197)
(5165)
(5054)
(5011)
(4929)
(4835)
(4387)
(4325)
学科
(49439)
经济(49391)
(32244)
管理(30411)
(26653)
企业(26653)
方法(26060)
数学(23931)
数学方法(23852)
(18587)
银行(18441)
(17111)
(16150)
(14464)
中国(14168)
(12666)
金融(12666)
(11691)
业经(10708)
(10522)
财务(10507)
财务管理(10489)
企业财务(10213)
业务(9647)
(9601)
制度(9600)
地方(8405)
银行制(8325)
农业(8317)
(7925)
机构
大学(142114)
学院(140089)
(66411)
经济(65343)
管理(57006)
理学(48706)
理学院(48327)
管理学(47772)
管理学院(47521)
研究(42317)
中国(41607)
(34158)
(28459)
财经(27566)
(25261)
经济学(23179)
(22365)
银行(21401)
(21272)
中心(21259)
经济学院(21203)
财经大学(20984)
科学(20931)
(20141)
(19883)
(19485)
(18978)
金融(18643)
北京(17644)
(17419)
基金
项目(90592)
科学(73633)
基金(69867)
研究(67275)
(58841)
国家(58382)
科学基金(52212)
社会(47227)
社会科(45047)
社会科学(45036)
基金项目(36438)
(33356)
自然(31982)
教育(31396)
自然科(31233)
自然科学(31230)
自然科学基金(30748)
资助(29368)
(27589)
编号(25775)
(21684)
成果(20747)
国家社会(20738)
重点(20056)
教育部(19805)
人文(19352)
(18883)
(18865)
大学(18109)
创新(17688)
期刊
(67520)
经济(67520)
研究(46587)
(33161)
金融(33161)
(27524)
中国(24341)
管理(21022)
学报(17858)
(17786)
科学(17091)
财经(15420)
大学(14882)
学学(14165)
(13040)
经济研究(12087)
技术(10470)
业经(10358)
教育(9883)
农业(9870)
问题(9591)
理论(7783)
(7776)
商业(7488)
国际(7214)
技术经济(7123)
统计(6918)
实践(6831)
(6831)
农村(6402)
共检索到214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小平  肖鹏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由于其复杂而巧妙的交易设计,使得发起银行可以通过将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改善自身的资本充足率。本文通过对建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分析,发现在资本监管的约束下,银行被要求按照“证券风险暴露”程度计提资本,这使得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改善资本充足率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勇  张琪  雷华跃  
国外开展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经成熟,但国内除在2008年以前尝试过几单外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不良资产的持续上升,商业银行试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这一情况,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巧芳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试行资产证券化之设想□郑巧芳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困境(一)商业银行经营困难目前,我国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不景气,给银行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据资料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大约有上万亿元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能及时偿还,约占各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  
自19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关于增加流动性和风险转移的金融功能需求,促使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金融创新流程,致使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产生变革,并使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发展态势虽然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平台,但由于监管的缺陷,商业银行主导的资产证券化创新也造成了金融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监管变革的取向。对我国而言,必须对商业银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及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强化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信息披露,并逐渐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波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操作复杂、设计精巧的金融创新工具,它的本质和特性非常适合商业银行用于资产经营管理,正确运用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现金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降低资本要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敞口风险,但运作不当也会产生新的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张晓怡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能够在实现低成本融资的同时,为银行带来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分散风险及开拓新的收入途径等好处。鉴于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资本约束的沉重压力,本文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发现银行应优先选择风险权重大的优良贷款,避免选择风险权重小的不良贷款。但总体而言,与发行股票和长期次级债券相比,资产证券化对提高资本充足状况的作用有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桂霞  王雯倩  
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和进行资产证券化均可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而二者存在替代关系。但是,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转移资产风险、提高流动性而降低或有资本的触发概率,而或有资本不触发转换时会提高债务成本,触发转换时则会对在位股东产生稀释效应,故发行或有资本债券的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更多,反之亦然,从而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文章建立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债券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均存在,且非常关键地依赖于具体的参数设定。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相关实践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韩明智  李文泓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稳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有效管理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的各类风险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实施资产证券化,必然能将银行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玉喜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的重要技术和方法。相关国家及新资本协议针对资产证券化中的监管资本套利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资本监管成为证券化监管的核心。为了保障我国银行业在实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在相关法律及会计制度、风险计量技术、监管措施等方面及早进行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岳忠宪  熊华强  胡礼文  李一平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二十世纪末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确实不失为成功有效的做法。努力探讨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智敏  郭沛  查雅雯  
本文利用中国91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间的年度数据,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指数具有凹性正向关系,对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商业银行自身应积极拓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升实力;同时,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监管者应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华  罗剑朝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通过对商业银行开展动因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结合中国特殊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晓  李佳  
基于经济下行背景,本文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在非上市银行与规模较低银行中更为显著;按不同微观特征分组后发现,若银行资产流动性、资本规模、盈利性越低,及风险资产占比越高,资产证券化越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因此监管当局应逐步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空间,并规范业务主体行为,防止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过度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