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2)
2023(10405)
2022(8362)
2021(7355)
2020(6215)
2019(13912)
2018(13702)
2017(27658)
2016(14760)
2015(16768)
2014(16946)
2013(16557)
2012(15089)
2011(13366)
2010(13421)
2009(12851)
2008(13203)
2007(11995)
2006(10723)
2005(10198)
作者
(41093)
(34331)
(34039)
(32863)
(22228)
(16204)
(15674)
(13376)
(12923)
(12394)
(11921)
(11682)
(11112)
(11074)
(10986)
(10755)
(10054)
(10016)
(9905)
(9751)
(8703)
(8486)
(8174)
(7835)
(7770)
(7754)
(7743)
(7663)
(6822)
(6557)
学科
(65956)
经济(65853)
管理(51244)
(48536)
(41636)
企业(41636)
方法(30302)
数学(27049)
数学方法(26919)
(24822)
(22211)
(21872)
银行(21726)
(20265)
中国(18382)
(16899)
业经(15830)
(15714)
金融(15712)
(14745)
财务(14715)
财务管理(14682)
(14283)
企业财务(14130)
(13069)
制度(13065)
体制(12076)
农业(11008)
地方(10673)
(10457)
机构
大学(213438)
学院(211381)
(95369)
经济(93571)
管理(83557)
理学(70746)
理学院(70134)
管理学(69273)
管理学院(68881)
研究(67188)
中国(61271)
(51534)
(44045)
财经(39867)
(36216)
科学(34865)
(33628)
中心(32727)
(32011)
经济学(31619)
(31413)
财经大学(29804)
经济学院(28646)
研究所(28085)
北京(27517)
业大(26742)
(26682)
(26619)
银行(25542)
商学(24391)
基金
项目(134520)
科学(108454)
基金(101804)
研究(100850)
(86520)
国家(85823)
科学基金(75690)
社会(68615)
社会科(65322)
社会科学(65309)
基金项目(53042)
(50790)
教育(46836)
自然(46595)
自然科(45505)
自然科学(45497)
自然科学基金(44758)
(42156)
资助(41921)
编号(39382)
成果(32944)
(31773)
(31715)
重点(30235)
国家社会(29659)
教育部(28526)
(28226)
(27818)
人文(27682)
课题(27235)
期刊
(105658)
经济(105658)
研究(69913)
中国(44191)
(43090)
(39422)
金融(39422)
管理(33489)
(29137)
学报(28205)
科学(26959)
大学(23298)
学学(22122)
财经(21784)
(18455)
教育(17964)
农业(17303)
经济研究(17144)
技术(16836)
业经(16488)
问题(14406)
理论(11506)
(11438)
财会(10614)
国际(10354)
技术经济(10255)
实践(10104)
(10104)
会计(10097)
商业(9991)
共检索到334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耀腾  
文章使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和内部控制等相关数据,构建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资产证券化、内部控制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程度与其经营稳定性负相关,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其经营稳定性。另外,在实证模型中加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程度和内部控制水平的交乘项研究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经营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蓓  张明  邹晓梅  
本文利用美国商业银行2001年至2012年期间的季度数据,系统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总体来说,资产证券化通过降低杠杆率来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其中,资产证券化在发展初期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收益率,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但在发展中后期,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不显著;从产品类别看,资产支持证券(ABS)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著;金融危机对资产证券化越活跃的银行影响越显著,危机后商业银行整体稳定性下降,但从事资产证券化银行的经营稳定性比危机前反而有所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生  邹东哲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经营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稳定性经营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而且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从而达到稳定性经营的目的;同时,提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新常态的发展标准,为未来银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强  孙隆刚  
本文基于美国主要银行资产证券化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和单因素联结模型,研究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个体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银行个体而言,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并不会影响其稳定性,而持有证券化资产则会对其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银行系统而言,证券化资产在银行系统内和系统外不同的配置情况将导致不同的风险结果。市场上的过度证券化行为以及由资产证券化引起的银行间收益相关性的上升可能会导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本文基于美国的研究结果对我国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家华  王瑞  
本文首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进行估算,然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测度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性指数呈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城商行的这一关系则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出银行稳定性拐点,为此需要对影子银行采取适度监管政策,构建影子银行官方数据库,重构影子银行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波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操作复杂、设计精巧的金融创新工具,它的本质和特性非常适合商业银行用于资产经营管理,正确运用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现金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降低资本要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敞口风险,但运作不当也会产生新的风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宏江  王岩  
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经营的必要性南开大学吕宏江天津财经学院王岩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近年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受到日益重视,不仅在欧美国家广为使用,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颇为流行,业务规模迅速增大。1997年5月,重庆市政府与亚洲担保及豪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家华  王瑞  
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破产风险和信用风险三个角度综合考察银行风险,并使用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及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业业务有利于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是会加剧银行的破产风险;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重,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能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会倒逼同业业务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会扩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为此,应将同业业务纳入统一授信体系,并适度计提存款准备金和拨备覆盖率;应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稳定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机制;要加强对同业业务资金投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勇  张琪  雷华跃  
国外开展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经成熟,但国内除在2008年以前尝试过几单外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不良资产的持续上升,商业银行试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这一情况,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巧芳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试行资产证券化之设想□郑巧芳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困境(一)商业银行经营困难目前,我国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不景气,给银行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据资料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大约有上万亿元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能及时偿还,约占各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小平  肖鹏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由于其复杂而巧妙的交易设计,使得发起银行可以通过将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改善自身的资本充足率。本文通过对建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分析,发现在资本监管的约束下,银行被要求按照“证券风险暴露”程度计提资本,这使得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改善资本充足率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  
自19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关于增加流动性和风险转移的金融功能需求,促使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金融创新流程,致使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产生变革,并使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发展态势虽然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平台,但由于监管的缺陷,商业银行主导的资产证券化创新也造成了金融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监管变革的取向。对我国而言,必须对商业银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及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强化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信息披露,并逐渐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金伟  
现在看来 ,始于 1 933年的美国银行分业经营制度给美国的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银行风险的恶化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变得疏远 ;证券发行市场缺乏竞争力等等。而合业经营制度却具有先天的“内在不稳定性” :易诱发“利益冲突”和“内部交易”。出路何在 ?1 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诞生预示着美国恪守了半个多世纪的银行分业经营制度的终结。同时也告诉我们合业经营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在现代的条件下会发生“蜕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蓓  朱安琪  谭小芬  
我国同业业务经历了从传统同业到同业创新的变迁,业务性质也从最初的头寸调剂、支付清算发展为银行监管套利的工具。本文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同业业务的发展变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同业变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从传统同业的正向促进转变为同业创新的反向阻碍。其中,传统同业通过提高资产收益率提高银行经营稳定性;同业创新由于提高了杠杆率,降低了收益率,会降低银行经营稳定性。从结构上看,同业资产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较同业负债更为显著。分项来看,买入返售业务和同业存放由于规模较大,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负向作用尤为突出。此外,同业负债会降低中小银行的经营稳定性,但会提高大银行的经营稳定性。最后,"127号文"会提高银行经营稳定性,但同业创新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并未消失,主要表现在应收款项类投资等新兴业务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吕科  王高望  
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不同,面对经济冲击时的稳健性不同。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使得破产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得以传染和扩散。本文构建了一个三期模型,刻画了银行证券化资产出售与非同质投资者和金融稳定性的关系。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来自中间时段的经济冲击和资产价格波动。资产价格取决于经济中流动性的高低,由市场均衡决定。本文的研究显示,资产证券化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概率。在投资者非同质的情况下,面临较大的负面经济冲击时次级投资者将首先陷入金融混乱,进而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根据不同投资者的资产利用能力,设置不同的投资门槛,以有效促进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