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9)
2023(10828)
2022(8814)
2021(7919)
2020(6979)
2019(16321)
2018(16729)
2017(32494)
2016(17920)
2015(20306)
2014(20580)
2013(20199)
2012(18676)
2011(16675)
2010(16940)
2009(16101)
2008(16348)
2007(14584)
2006(12742)
2005(11731)
作者
(51032)
(42653)
(42637)
(41130)
(27387)
(20512)
(19635)
(16542)
(16310)
(15258)
(14463)
(14369)
(13669)
(13581)
(13565)
(13487)
(12987)
(12544)
(12412)
(12332)
(10668)
(10646)
(10600)
(9734)
(9707)
(9696)
(9551)
(9529)
(8640)
(8431)
学科
(77487)
经济(77386)
管理(50295)
(49160)
(40271)
企业(40271)
方法(37401)
数学(33680)
数学方法(33450)
(22862)
中国(21330)
(21002)
(19978)
业经(16832)
(15522)
银行(15496)
(14938)
金融(14935)
(14715)
(14317)
地方(14266)
(14119)
财务(14093)
财务管理(14040)
(13687)
贸易(13684)
农业(13669)
(13580)
企业财务(13463)
(13278)
机构
大学(257389)
学院(253685)
(108554)
经济(106361)
管理(96158)
研究(87361)
理学(81822)
理学院(80950)
管理学(79733)
管理学院(79229)
中国(68692)
(54800)
(54205)
科学(50637)
(44521)
(43477)
财经(42559)
中心(40854)
研究所(39949)
(39571)
(38761)
业大(36123)
经济学(34838)
北京(34502)
农业(34131)
(33565)
师范(33218)
财经大学(31723)
经济学院(31667)
(30924)
基金
项目(163077)
科学(128285)
研究(120400)
基金(118822)
(102963)
国家(102090)
科学基金(87265)
社会(77069)
社会科(73085)
社会科学(73064)
(62358)
基金项目(62357)
教育(57005)
自然(55018)
自然科(53696)
自然科学(53681)
(53085)
自然科学基金(52783)
资助(49137)
编号(49080)
成果(41435)
(37940)
重点(37155)
(34837)
课题(34128)
(33531)
教育部(32914)
国家社会(32359)
大学(31509)
科研(31478)
期刊
(118726)
经济(118726)
研究(79807)
中国(51456)
(44571)
(39333)
学报(38934)
科学(34757)
管理(34041)
(30528)
金融(30528)
大学(30029)
教育(29777)
学学(27825)
农业(25768)
财经(22105)
技术(21220)
经济研究(19728)
(18932)
业经(18562)
问题(16426)
(14673)
(13515)
理论(12833)
技术经济(12594)
统计(12271)
(11981)
世界(11957)
国际(11589)
商业(11563)
共检索到387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隋平  李继伟  
2007-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给人们的印象是由于资产证券化导致的。针对这一流行观点,《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里有一个针对性规定:证券化商应当保留5%的被证券化的债权。事实上,在证券化过程中,按揭贷款发起人和券商等机构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关联性。由于金融机构自身特殊的资产结构,再加上政府提供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的担保,使得他们在证券化过程中敢于铤而走险,并不是证券化本身的问题。《多德-弗兰克法案》不但在立法理念上存在偏差,同时,由于证券化监管方面的立法技术亦存在问题,这使得证券化监管改革徒有其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君怡  
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国际监管改革增强了证券化资产和未证券化资产资本计量的一致性,提高了资本计量的风险敏感性,促进了资产证券化业务标准化发展资产证券化监管是此次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全球金融治理的牵头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勇  刘燕  
金融危机暴露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监管制度的缺陷。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多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留存和加强信息披露两个方面。文章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的内容、难点以及可能的影响,结合正在修订中的监管改革措施,提出了我国改革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  
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漏洞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制定了新金融监管法案,针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提出很多改革措施,包括改革监管机构、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以及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等。这对我国正在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是我国资产化市场很不发达,无需跟风进行监管改革;二是应关注系统性风险,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三是加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完善内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炳熙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出现,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显著标志;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开放。本文从资产证券化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金融稳定和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提高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率,实现金融的长期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云钢  
要鼓励银行机构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的结构设计,以风险收益为导向细分产品层级,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呈现多层次市场创新格局。一是证券公司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如2013年7月,东方证券公司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以重庆阿里小贷的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该业务是证券公司首次开展以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二是出现民间私募形式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如2013年7月,诺亚财富与阿里小贷公司发行首只私募信贷资产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勤宇  张天硕  潘紫宸  
2015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关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注册发行正式起航。2005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依照"边试点边立法"的原则稳步推进,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和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等主要类型。经过试点,我国资产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在通胀预期高企、利率市场化风潮逼近之下,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失衡问题正日益尖锐化,长期回避资产证券化将可能积累系统性风险20世纪70年代前后首次在美国出现的资产证券化,经过80年代的发展之后迅速传到了国内。1992年海南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发行的"三亚地产投资券",被视为国内资产证券化之发轫。经过持续试点,十年之后的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力  蒲成毅  赵云芬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对金融业曾一度实行了严格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但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的变化,各国逐步放弃了严格的分业经营机制。这种变化引发了各国监管体系的变革,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法律监管也出现了统一监管的趋势。保险证券化也面临着一些法律和监管上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蔚华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应尽快完善有关配套机制,具体建议如下:兼顾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会计核算出表规范。资产核算出表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和必要条件,尽管国内外会计准则已经有原则性规定,但具体的会计操作标准并不统一。特别是,我国主要商业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章宏  刘入领  
资产证券化(AsetSecuritization)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如各类应收账等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它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晓冬  
要丰富投资者类型,加快资产证券化一级、二级市场的开发,尽快开发对市场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存在吸引力的证券化产品,建立富有效率的供求机制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第一,市场准备阶段。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失业人口急剧增加。人们无法按时偿还住房贷款,引发房价持续下跌,使得11000多家银行(主要是中小型的)和储贷协会破产。美国政府开始组建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组织机构,并为其提供资金来源。同时,相应举措还有建立保险机制、改变抵押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琦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企业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最优风险自留比例和相关监管举措,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定价和监管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际、国内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置的风险自留比例5%警戒线是合理且适度宽松的;企业资产预留比例与基础资产的质量特征呈两边低、中间高的"橄榄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提高收益,增强资产的安全性;通过比对现行的风险自留方式,我们认为L型的风险自留方式更为合理;在对资产进行打包证券化的时候,相关监管机构应聚焦发行机构的风险规避程度及资产的实际变化情况,合理的监管水平可以显著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韩明智  李文泓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稳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有效管理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的各类风险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实施资产证券化,必然能将银行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