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7)
2023(5695)
2022(4451)
2021(4053)
2020(3390)
2019(7953)
2018(7460)
2017(15092)
2016(8087)
2015(8648)
2014(8526)
2013(8893)
2012(8177)
2011(6827)
2010(6904)
2009(6229)
2008(6753)
2007(5813)
2006(4935)
2005(4558)
作者
(21370)
(18018)
(17981)
(17530)
(11624)
(8803)
(8023)
(6820)
(6770)
(6599)
(6172)
(6087)
(6003)
(5994)
(5611)
(5583)
(5421)
(5376)
(5233)
(5092)
(4496)
(4329)
(4313)
(4182)
(4164)
(4084)
(3948)
(3748)
(3636)
(3525)
学科
(36878)
经济(36839)
(31254)
管理(30322)
(30002)
(24875)
企业(24875)
方法(18127)
数学(16910)
数学方法(16857)
(14935)
财务(14934)
财务管理(14888)
企业财务(14434)
财政(12311)
(10874)
(10423)
中国(10068)
(9850)
收入(9485)
地方(9174)
(8395)
体制(7476)
业经(7223)
农业(7206)
(6327)
银行(6320)
(6034)
金融(6034)
产业(5977)
机构
大学(111057)
学院(111055)
(52503)
经济(51757)
管理(43883)
理学(38114)
理学院(37745)
管理学(37248)
管理学院(37042)
(36483)
研究(34913)
中国(28858)
财经(25023)
(22841)
(22684)
科学(19451)
财经大学(18656)
经济学(18251)
(17131)
经济学院(16832)
(16517)
中心(16192)
(15265)
研究所(14780)
北京(14349)
业大(13698)
商学(13279)
商学院(13173)
(12707)
(12618)
基金
项目(73007)
科学(58883)
基金(56363)
研究(51914)
(48326)
国家(47931)
科学基金(42700)
社会(36570)
社会科(35068)
社会科学(35059)
基金项目(29949)
自然(27122)
自然科(26516)
自然科学(26508)
(26377)
自然科学基金(26077)
资助(23456)
教育(23110)
(22366)
编号(18920)
(17142)
国家社会(16190)
重点(16089)
教育部(15249)
(14880)
人文(14861)
成果(14825)
(14707)
科研(14341)
(14142)
期刊
(55063)
经济(55063)
研究(37697)
(35676)
中国(19992)
学报(15617)
管理(15219)
科学(14087)
(13897)
金融(13897)
财经(13779)
大学(12521)
(12341)
学学(12304)
(11763)
经济研究(10566)
财会(9347)
会计(8882)
农业(7897)
问题(7718)
业经(7576)
(7419)
财政(7419)
技术(7013)
通讯(6198)
会通(6194)
统计(5940)
技术经济(5595)
(5375)
(5315)
共检索到169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祚炎  刘朝晖  
本文对 1992~ 2 0 0 2年的经济数据分析表明 :中国股市存在微弱财富效应 ,金融资产的MPC =0 0 4 86 ;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 0 84 %。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有 :股票价值占GDP的比例较小 ;居民在股票等方面的财产性收入较低。因此 ,要采取措施提高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 ,扩大股票资产占居民资产的比重 ,提高财产性收入的比例 ,提高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亚丽  刘剑  
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很不显著。因此,期望通过“激活股市刺激消费”的政策主张目前难以奏效。笔者认为,要尽快培育和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把通过股市“富民”的方略置于重要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剑  
在证券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股市与消费、投资乃至整个经济的关联性日益增强,股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且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1997年下半年以来,面对消费需求不旺、经济增长趋缓的现实,国内不少学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借用股市繁荣的财富效应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那么,中国股市是否具有财富效应,中国股市能否以及怎样刺激消费、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新松  
本文首先运用滚动样本检验了1996—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接着用误差修正(ECM)方法详细研究了有关财富效应的一些争议。文章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发挥股市财富效应的相关措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张筱锋  
股市财富效应在欧美等证券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确实存在。但由于股市规模有限、股市持续繁荣趋势不明显、投资者结构与投资收益分配格局不合理等因素的限制,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很不显著。因此,期望通过“激活股市刺激消费”的政策主张目前难以凑效。笔者认为,要尽快培育和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把通过股市“富民”的方略置于重要位置,并积极采取以下措施:(1)重视股市的作用,调整股市的功能定位;(2)扩大股市规模;(3)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4)构建稳定的、持续繁荣的证券市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段军山  
关于股市财富效应的解释很多,本文从传统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及实证检验角度对此进行了多重解释,并分析了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弱化的行为金融解释。如股市上的套利限制造成了投资者交易的滞后和财富效应的削减,获得性偏误使得他们的财富效应有结构上和时间上的改变,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谢海东  何宜庆  
鉴于单个股票指数无法全面反映股市的状况,文章选取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三个股票指数,应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构建了我国股市的金融状况指数(FCI)。基于1999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表明股市在长期和短期都表现为负的财富效应,即"挤出效应"。然后运用自回归动态分布滞后模型进一步印证了该结论,并发现股市财富负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因此,加强股市改革,改善股市环境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有重大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段进  曾令华  朱静平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动态相关系数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1997年至200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当期及滞后期的实证研究,指出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存在微弱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成学真  宋陈鸽  
文章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股票市场财富、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支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检验经济复苏背景下的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结果表明,与之前国内学者所作的研究相比,经济复苏背景下的中国股市财富效应有所增强。文章认为,根据当前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其职能履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稳步、健康发展,以防止居民所持有的股票财富价值大幅缩水而影响其消费支出;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保障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加,来增加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和减少其预防性支出,从而刺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明华  叶志钧  
股市不仅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它还在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其中,股市的财富效应是人们近来关注的焦点。我国股市不具财富效应,本文就详细分析了制约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发挥的各种因素。并认为股市制度的完善是解决问题之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赤橙  刘建江  
通过消费的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分析,可从不同侧面体现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而把理性预期理论、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综合起来的现代消费函数,则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诠释:即持续繁荣的股市,既增加公众财富,也增强了市场信心,扩大短期MPC,促进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当然,持续萧条的股市所形成的负财富效应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财富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振明  
本文研究了财富效应的存在性 ,并通过回归分析 ,估计了中国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的系数 ,并据此对中国股市 1 999年 5月 1 9日行情后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 ,否定了通过启动股市来拉动内需的主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嘉瑞  朱亚杰  
由于股票价格上涨导致股票持有人财富增加,进而产生消费增加的效应就是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运行过程中的经验证明,财富效应是一个客观存在。由于我国股市规模较小,流通市值较少,投资者结构和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股市波动频率过快、波幅过大以及股市噪声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富效应还不显著。我们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积极稳健的股市政策,不断完善我国股票市场运作机制,做强做大股市,促进股市充分发挥财富效应。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陈红  田农  
股市的功能不仅局限于为上市公司融资,它还会对消费产生影响,健全资本市场的股市财富效应十分明显。由于中国股市规模偏小、股市存在"挤占效应"、上市公司自身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股市价值的持续变动趋势不稳定以及投资者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因此,应从扩大股市规模、消除市场的过度投机以及推行"富民政策"来使得中国股市得以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曲丽清  汪红丽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根据股市周期性波动而发生反转。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在股票投资者人数增长缓慢、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逐步跌至谷底、个人金融服务系统不发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合力影响下,股市下跌时居民消费支出反而增加。但是,2005年6月之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和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股市上涨显著地刺激了居民消费,这一时期股市财富效应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